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文自修》2003,(12):39-41
[一]斯德哥尔摩的诱惑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诺贝尔遗嘱焦点近三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保尔(2001)、凯尔泰斯·伊姆莱(2002)、约翰·马克韦尔·库切(2003)的作品都在2003年的中国图书市场分得了一杯羹。然而今年真正的主角,毫无疑问,却是斯德哥尔摩的失意者——米兰·昆德拉。他的作品曾在  相似文献   

2.
高行健和奈保尔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他们身上具有一些相似点。他们的身份尴尬模糊,是人们眼中的"流亡"作家,且始终充当一种边缘化的角色。这种经历也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创作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于是他们自己或通过作品人物去"寻根",这是"流亡"后的回归,是对边缘角色的否认,同时还充盈着浓厚的宗教情结。  相似文献   

3.
探讨奈保尔的小说《河湾》的流亡主题。V.S.奈保尔刻画后殖民时代非洲丛林河湾地区一群流亡者的形象,如萨林姆,因达尔,马赫士,舒巴,惠斯曼斯神父,雷蒙德,耶苇特和墨迪,同时深刻地展现了他们所处的困境:不能融入周围环境,遭受置换带来的困惑。通过这些描写、刻画,奈保尔拓展了后殖民文学中流亡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香港)《成报》 中国大陆流亡法国作家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首位华人获奖,但个中的政治意味甚浓,高行健若非反共,而是拥护共产党,当选机会等于零。   诺贝尔文学奖带有政治色彩,亦属令人遗憾。为什么中国著名作家巴金、张爱玲、钱钟书俱不能当选,偏偏高行健获此殊荣?前述三人的作品俱反映社会实况,文字技巧亦相当高超,吃亏之处在于中国当时仍是弱国,名家作品也鲜有译成外文,西方对中国歧视加上著述流传不广,致使一代才子才女无缘摘下桂冠。  相似文献   

5.
纵览最近20年的获奖目录,我们可以看出一些规律。比如获奖作家国籍的多元化,获奖者不仅仅局限于欧洲,还有亚洲和非洲;比如作家文化身份的多元化,高行健、奈保尔等人都具有双重甚至多重的文化身份,等等。可以说,诺贝尔文学奖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世界文学的风向标。在这篇文章里,汪剑钊全面分析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奖的机制和原则、百年演变的历程和走向,对我们全面、客观地认识诺贝尔文学奖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6.
奈保尔是一位具有多重文化背景的移民作家。移民知识分子的身份追寻和文化认同一直是奈保尔作品中探讨的主题。他的文学创作生涯是寻求身份的一生,也是知识分子不同心理阶段的一个体现:对自己贫瘠故乡的否定,追求身份的流亡,模仿,最终还是成为一个永远的异乡人。  相似文献   

7.
奈保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连续推出了两部虚构作品,作为他试图重新回归文学想象的一种努力.故事的主人公虽然有着一些与奈保尔类似的机遇,可是却走出一条看似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他所遭遇的一切展示了全球化语境下流亡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作者本人心路历程的一种写照.  相似文献   

8.
瑞典文学院10月12日将200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籍华人作家高行健。 高行健1940年出生于中国江西省,1987年到国外,后加入法国国籍。  相似文献   

9.
信息平台     
英国作家奈保尔获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2001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把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印裔英国作家维·苏·奈保尔。奈保尔祖籍印度,1932年出生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群岛,18岁获政府的奖学金赴英国留学。1953年牛津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定居英国。奈保尔是英语世界  相似文献   

10.
V.S.奈保尔是一个文学世界的漂泊者,只有在他自己的内心,在他独一无二的话语里,他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家。”印裔英籍后殖民作家奈保尔是一位关注现实,富于时代责任与批判精神的小说家。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因在他的文学世界里生命依然,可以说奈保尔秉承的仍然是“伟大的传统”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英国和美国的评论家有时这样品评奈保尔“毫无疑问最杰出的用英语(可能也是任何语言)对第三世界的混乱进行阐释的人”,  相似文献   

11.
席楠 《教书育人》2010,(6):110-112
获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奈保尔(1932-)是一位典型的移民作家。他出身于印度婆罗门种姓,从其祖父辈起移民到非洲一个叫特立尼达的西印度小岛。特立尼达是一个多种族聚居的英属殖民地国家,奈保尔从小在那里接受了英式殖民教育,成年后进入了牛津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大学期间,奈保尔努力研究西方文化,期望能早日融人英国社会。毕业后,因为是有色人种,奈保尔在伦敦求职时四处碰壁。  相似文献   

12.
童年时代跨文化熏陶,为奈保尔成为飞散作家奠定了文化底蕴。青年时代跨文化教育,让奈保尔产生身份认同危机和文化归属困惑,这是奈保尔成为飞散作家的动因。中、老年时代跨文化旅行写作促使奈保尔不断地在他独一无二的话语里寻找身份认同、文化归属和精神家园。奈保尔是后殖民时代典型的飞散作家。  相似文献   

13.
剧作家高行健大学时接触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作品后便深受其"陌生化"理论的影响,其多主题复调现代史诗剧《野人》便体现了高行健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借鉴。本文将从自由的时空观,叙述体戏剧观及复调性三个方面来论述高行健的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14.
“他觉得,对自己这样年纪五十二岁、结过婚又离了婚的男人来说,性需求的问题可算是解决的相当不错了。”这是南非作家库切(J.M.Coetzee)的小说《耻》的开场。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小说讲述的是一个自始至终伴随着丑闻的令人心怵的故事。和阅读戈迪默、奈保尔的作品一样,殖民地的特殊文化背景赋予读者解读库切的作品一个独特的视角,也许对于这种文化的深刻洞察和理解也正是2003年的诺贝尔奖垂青库切的重要原因吧。小说的笔调从容有度,并没有激越的措辞和渲染,也没有宏大的历史背景描绘,初读几页,让人相信这仅仅是对于一个普通人私生活的摘录。  相似文献   

15.
奈保尔的《米格尔街》描写的是米格尔街上的一些卑微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在米格尔街上,形成了类似于巴赫金所说的狂欢化的世界和一种狂欢化的存在状态。奇特是狂欢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所反映的实际上是米格尔街人生命中被压抑的激情。而透过米格尔街人狂欢化的生存状态的背后,体会到的却是米格尔街人生命中那深沉的悲凉。从其中可以体会到奈保尔对人,特别是对故乡的人的生存处境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剧作家高行健大学时接触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作品后便深受其“陌生化”理论的影响,其多主题复调现代史诗剧《野人》便体现了高行健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借鉴.本文将从自由的时空观,叙述体戏剧观及复调性三个方面来论述高行健的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分析奈保尔评论《萨郎波》的叙事伦理缺场策略,认为奈保尔主要从作品的东方主义叙事风格、古代宗教的妖魔化叙事特征和作家伦理关怀缺场的叙事艺术这三方面分析该小说。奈保尔对《萨郎波》的批评反映他对19世纪欧洲小说基于东方想象的解构批判立场,充分体现奈保尔以道德正义为圭臬的世界主义文学评论观。  相似文献   

18.
蒋汉阳 《考试周刊》2013,(68):18-20
本文研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的小说和戏剧代表作《灵山》和《野人》,力图从创作时间、小说情节、主人公、主题思想及艺术表现形式等五个层面发掘这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指出这种相似性的出现乃是作者同一文学意图双重变奏的结果,并结合中国当代作家中较普遍的"重复写作"现象,诊断高行健文学成就为人诟病的症候及其对作家创作生命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堵文晖 《文教资料》2014,(21):36-37
虽然V.S.奈保尔和J.M.库切种族出身不同,但是都流散于母国与异国之间,既无法获得母国的认同,又无法被异国接受,多重的文化身份造成了他们的文化认同危机。通过比较两位作家,有助于理解后殖民流散作家这一群体所面临的困境,找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关于奈保尔的文化身份的论述,始终是奈保尔研究的一个热点与焦点.通过创作,奈保尔建构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奈保尔在后殖民文学界因"无根性"(roodess ness)而闻名,然而"无根性"是评论界对其写作边缘性质的概括,具有混合文化身份的他文化之根是在西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