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前哨》2008,(2):9-9
黄和节在2007年12期《新闻实践》上撰文说,当下的中国,风险社会已经成为特别现实并必须直接面对的社会形态。“风险”将作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影响着包括中国传媒在内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
孙振虎  张驰 《现代传播》2013,35(8):51-54
当下我们正处于风险社会之中,而新兴的网络媒体放大了风险的可能性,这对于当下社会管理和政府的形象塑造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使用政务微博应对风险,进行危机公关,成为了当下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以2012年"7.21北京大雨事件"为案例,研究北京市公安局微博"@平安北京"在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探讨政务微博应对风险、塑造政府形象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谁来扶正公民的道德从"老人倒地无人搀扶"到"小悦悦事件",一系列与道德缺失有关的事件被频频"曝光",使得公民道德——一个牵动社会神经的话题,在当下不断被提起。社会公众面对道德乱象时的义愤和面对好人好事的感动,尽管显示社会道德的主流是向善的,可是"道德饥渴症"也直接反映了社会成员普遍的焦虑。  相似文献   

4.
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离不开信息的畅通,而信息的准确是必须的。尤其在当下的“风险社会”,对信息的要求更加严格。每一个社会组织都应该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出贡献,组织内部信息的有效、准确、畅通是一个重要前提。高校面对风险应该怎样进行信息的有效传递,构建和谐校园呢?建立信息应急机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危险是是真实的,而风险是社会建构的。作为风险社会表征的舆论,在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反转的新特征。本文以"庆安枪击事件"为例,来分析传统媒体报道和新媒体参与下这种反转的必然因素:传播无序化、受众媒介素养不高、社会价值断裂。基于此,笔者认为,重建当下的舆论生态和媒介秩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东>作为贾樟柯近年的"艺术家系列"电影之一,用绘画和影像语言交织构筑了一幅现代风险社会中的东方影像.本文追溯"盲人寓言"的艺术母题,分析影片中的"身体"文本意涵以及绘画与电影的异质同构关系,试图揭示艺术家面对当下个体生存状态之悲悯与立场.  相似文献   

7.
面对社会风险,人们首先谈到的是媒体的作用.其实,媒体所报告的是事件、公众的态度以及公权力部门的处置措施.当然,媒体在报告过程中也有自己的态度.也不可避免地会对事件的处理与发展有所影响.在构成风险与对风险有直接影响的--政府、公众与媒体--"三角"结构中,政府是关键,也是化解社会风险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当下中国已经处于风险社会。在一些环境风险议题中,出现了民众的感知风险高于技术风险的现象。本研究以西方"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为理论出发点,以山东民众反对建设荣成石岛湾核电站和乳山红石顶核电站事件为案例,探讨在中国语境下环境风险放大过程中的公众认知与舆论特征。通过深度访谈和内容分析,发现环境风险主要经由信息过程、制度结构和个体反应等三重机制的影响而得到放大。具体而言,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专家和意见领袖的意见争夺决定了风险的信息过程。利益相关方的暗箱操作、信息控制和社会团体缺失等制度结构因素,导致民众对信息缺乏信任而进行"对抗性解读"。另外,民众接收信息时的愤怒情绪及对风险项目的 "污名化"过程,也促进了风险放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传言事件对我国的民众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本文以风险社会的视野,通过对"广元蛆橘"传言事件的文本分析,以谣言心理学为分析进路,对传言事件的产生与传播条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对风险社会的流变,大众媒体需要通过建构风险事件报道意识.以应对易轻信于人的受众心理新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3·11"东日本大地震中,日本社交媒体在整个赈灾过程中的广泛使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对当下日本社交媒体的使用状况以及在地震灾害中的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归纳,从"风险社会中的媒体"这一视角对社交媒体在灾害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考察,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以风险社会的视角看媒介恐慌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媒介如何面对风险、如何规避在报道中误导或引发更多的危机,已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以风险社会的视角,在媒介恐慌论的基础上研究媒介如何引发恐慌以及媒介引发恐慌的三个层次,并提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2.
在大众媒介高度发达的当下社会,运用政府新闻实施社会管理已成为政府执政的重要手段.而这一执政过程遭遇的直接挑战,是政府新闻的非均衡传播所导致并存在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知沟",这种"知沟"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结构中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财富、权力和知识"鸿沟".社会分层的四个指标--财富、权力、职业声望和教育程度分别导致不同程度的政府新闻"知沟"效应,其中以财富指标导致的"知沟"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媒介化社会不仅是人的"媒介化"也是社会的"媒介化",当我们享受媒介化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相应的风险。大规模流行性疾病本身的传播特点在媒介的加持下变得更为迅速,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更大。因此大规模流行性疾病中的媒介作用与策略便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传统客观性新闻、公共新闻和建设性新闻等新闻理念的变迁为线索,考察了不同新闻理念所支持的媒体功能的变化轨迹,发现媒体功能发生了两次重要转型:一是从客观性新闻所支持的"监察功能"到公共新闻所支持的"民主促进功能"的转型;二是从"民主促进功能"到建设性新闻所支持的社会"建设功能"的转型。文章分析了这两次转型存在的困境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建设性新闻强调赋权和弥合社会分裂的媒体功能更加适应当下的风险社会。  相似文献   

15.
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研究了传播与风险扩大之间的复杂关系,而媒体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传播路径之一。本文试借鉴这一理论框架,从"放大"的视角来观察微博在传播行为和传播效果方面的特点。并以"陈永洲事件"作为案例,宏观上观察事件在微博中的放大途径,微观上观察微博文本中的"责难信号"以及信息流等问题,试图发现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媒体是如何报道的,受众又是如何与之互动的。  相似文献   

16.
李小龙 《新闻知识》2012,(10):107-108,68
近年来国内微博用户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微博在社会发展、大众传播以及个人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微博传播中"把关人"角色的缺失,微博也成了虚假信息肆意传播的平台。2011年底,北京市公布将实行微博实名制的信息,再一次将关于微博社会功能的探讨拉进人们的视野。本文将从若干微博事件入手,对匿名制和实名制下微博发挥的社会功能进行比较,探讨当下实施微博实名制将要面对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确、适度地报道社会中的负面新闻不能仅停留在客观与真实层面,而是要继续思考如何以人为本,将受众的接受放在重要位置,并尽可能还原并传达事件的真相。本文以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分析当下中国媒体在报道负面新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社会青年底层群体日益成为公共事件的参与主体,而传媒信息对其记忆的打造直接影响了该群体的社会认同,且逐渐成为众多社会事件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基于"云南昆明炼油项目"发生地的实地调研,以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传统主流媒体片面化的报道正在丧失其公信力;与此同时,新媒体却逐渐替代传统媒体,成为建构当下记忆的主要来源。而集体记忆的建构下使得环境认同、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发生转变,并不同程度地助长着隐性风险乃至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周静 《今传媒》2012,(8):25-26
现代社会下的风险由于其不确定、不可预知等特性,一旦爆发便对社会有极强的破坏。作为风险本身是无法自我呈现的,它总是通过一些中介得以表达,然而最重要的中介莫过于传播媒介。因此,从本质上来说,风险的形成、产生、爆发过程可以看做是一个传播和交流沟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传播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风险的爆发值得关注和深思。本文将从新浪、腾讯关闭微博评论说起,结合当下新媒体传播的实例对风险社会下传播的方式方法进行简单初探。  相似文献   

20.
社会进化论认为,社会处于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之中,而价值理论起源于经济学领域,意指客体对主体的满足。本文试图通过社会进化论和价值理论的跨学科视角,分析当下传统报纸在面对新媒体挑战时是如何应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