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文化兼容性的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正一点点在撕裂,一点点消解,碎片化现象严重,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保留少数民族文化也较困难了,而易地搬迁扶贫策略的实施更加深了这种危机,但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就意味着这个民族文化个性的存在,因此民族聚居区小学便成为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坚守和弘扬的阵地,彝族支系俚颇如此,其他少数民族也如此。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探讨了图书馆职能发挥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民族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教育和提高其民族文化保护意识。通过实例分析了民族高校图书馆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中的优势和重要作用,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起到借鉴、启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的文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关注与研究的一部分,它所展现的气息与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怀,在其欣赏与领悟中,引领着我们感知别样的风采与民族特色,本文就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情怀与审美价值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剖析,为民族文化的探索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人口、生存环境和经济活动产生了影响,针对这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民族地区学校,开展"双语"教学,贵州各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立更多的"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对民族地区的教师进行再教育培训,开办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示范学校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和谐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改善,信息渠道得到了开通,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得到了提高,人口流动速度也日益加快,促进了人才的自由交流和先进文化的传播。特别是进入21世纪,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变得日趋活跃。本文以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和对城市和谐发展为主题,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现状及其特殊性,阐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强调了城市民族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提出协调城市民族关系、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6.
侯江红  唐崧 《学会》2013,(10):11-17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发展民族文化事业需要多元的参与,以研究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社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在繁荣发展民族文化方面无暇顾及亦无力顾及的领域.本文分析了云南民族文化社团在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促进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对其生存困境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少数民族文学分类类目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杰 《现代情报》2003,23(8):201-202
本文论述了少数民族文学和少数民族作家的基本含义.提出了《中图法》对于少数民族文学类目设置及相关说明的不尽合理之处.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化多样性对民族高校图书馆少数民族语种馆藏建设带来的挑战入手,分析了民族高校图书馆少数民族语种馆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文化多样性的视角,对民族高校图书馆少数民族语种馆藏建设发展提出了几种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如何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兴趣,已成为当前民族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和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形势发展的角度,以民族高等教育自身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地方特殊性为依据,阐述了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从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丁渝  刘丽峥 《百科知识》2021,(33):32-33
以中国少数民族图腾文化为对象,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图腾艺术应用现状和象征意义的演变,分析图腾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环境背景下所呈现的特征及意义,是寻求当下民族图腾艺术的发展、演变方向的有效途径.其中,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对认识该民族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深入探寻中国少数民族图腾文化符号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为了鼓励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健康有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民族出版的优惠扶持政策。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出版严格落实国家各项改革举措,进行了一系列革新和优化。同时,依托国家对民族出版的鼓励扶持政策,实现了民族出版的较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是我国一大传统游牧民族,他们拥有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并由此诞生出独特的蒙古族文学艺术.蒙古族文学历史发展悠久,其发展特点和艺术风格与该民族所处的社会环境、地理位置以及人文艺术背景息息相关,大部分文学作品都离不开现实生活,其中20世纪50-70年代的蒙古族文学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和经济发展情况等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出一个独立时代文学的鲜明特点.笔者在参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项目(19XZW033)过程中,通过阅读《蒙古族文学与文化论稿》一书对蒙古族文学的时代特点和艺术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所以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围绕20世纪50-70年代的蒙古族文学特点展开进一步剖析,为全面推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做出有效贡献.  相似文献   

13.
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校是国家专为少数民族举办的一种特殊办学形式。主要在少数民族牧区、边远山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设立,面向农村、牧区、边远山区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民族教育的一种重要办学形式。当前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办学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生源问题、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脱离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将寄宿制学校之根扎于民族文化之中,不仅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家长对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认同水平,还要加快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速度,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水平与家校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马凌云  徐东明  冯云 《现代情报》2012,32(4):124-127
本文阐述了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要求、内涵和策略,探讨了图书馆职能发挥与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指出了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民族观教育、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校是国家专为少数民族举办的一种特殊办学形式。主要在少数民族牧区、边远山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设立,面向农村、牧区、边远山区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民族教育的一种重要办学形式。当前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办学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生源问题、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脱离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将寄宿制学校之根扎于民族文化之中,不仅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家长对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认同水平,还要加快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速度,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水平与家校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徐亚荣 《科技风》2013,(15):196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这其中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为中华文明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是从文明的角度,还是从民族的角度,少数民族文化都应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留给子孙后代无价的精神财富。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体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逐渐繁荣发展。多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媒体一方面时刻牢记自身的宣传使命,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另一反面,积极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节目,为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以延边朝鲜语广播电视为例,分析广播电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对民族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运用及如何借民族文化打出旅游特色牌展开讨论,通过对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的概述,分析土家族文化对长阳县旅游业的影响因素,得到文化资源是少数民族旅游业发展的优势这一结论。提出应把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主线,形成一条具有民族特色,集旅游地形象、旅游项目开发、旅游配套设施构建及旅游产品研发于一体的少数民族特色旅游产业,以期为其他民族地区提供旅游发展的一些良策。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首饰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我国是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在各少数民族中首饰与服饰一样,可以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符号,用于同一民族中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并能为本民族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少数民族首饰的民族特征少数民族的首饰(包括发饰、头饰、佩饰和佩物)具有显著的民族特征,它可以作为区别民族成分的形象性  相似文献   

19.
整合与利用边疆少数民族丧葬习俗文化中的声音与影像资源,是保护和传承中国民族文化、构建民族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文章主要阐述边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丧葬习俗音影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分析和探讨如何利用新的音影技术,收集和利用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以促进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研究,积淀民族特色信息资源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民族预科教育是党和国家为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更多地培养少数民族各类专门人才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措施。本文针对目前预科物理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基于BOPPPS教学模式下的民族预科物理教学设计,此模式对改善民族预科物理教学效果、提高民族预科物理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