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组织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是开发、利用图书馆各种资源,发挥图书馆基本职能,提高读效益的一种好形式。是学生读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的好办法;是加强图书馆科学管理的有力措施;是图书馆实行民主管理的好形式;是实施教育职能、情报职能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2.
知识营销与图书馆读者服务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知识营销,图书馆增强了读利用图书馆的能力,培养了读对图书馆服务的认识,提高了图书馆读服务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利用图书馆心理倾向的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在利用图书馆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指出学生读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读印象管理是一种能动的、开放的管理方式。论述了主体对图书馆的求知需求、对美的感知、经济代偿心理是制约读对图书馆印象形成的基本要素,读印象源的设置、调整应符合读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求知需求,以实现最佳服务效益。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内部环境建设与读者情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个现代的图书馆不仅要重视管理与技术,还要为读创造美好的环境。让读置身于美的环境氛围中,可以诱发其更为积极的阅读行为,从而有助于献利用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读服务工作应通过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合理馆藏资源:重视馆内培训和学术研究,有效提高馆员整体的业务素质,结合具体实际,培养读“求真”的精神三个方面来弘扬科学精神。还应通过倡导人关怀,做“活”服务工作;深化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项目及结合服务工作,引导读“求善”三个方面来弘扬人精神。  相似文献   

7.
试论读者的义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读的权利义务中,读的权利是居于本位的。图书馆工作应时刻围着怎样使读更有效、更充分地利用之来进行。“读至上”“服务第一”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在今后图书馆的工作中,这一宗旨仍将继续起指导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宗旨,图书馆在不断加大服务范围和质量的同时,需要得到读的协助,即希望读在充分享受权利的同时,尽量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本从图书馆工作的需要、时代发展的要求等四个方面,着重论述了读履行义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试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现代管理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的含义出发,从馆员和读两个方面论述了“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现代管理理念,同时提出应协调好“以馆员为本”和“以读为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捍卫读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体现人关怀的人性化服务、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机制、合理使用知识产权法、培养与时俱进的图书馆人等方面,对中国图书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中有关国际视野中读服务的新理念进行了概括与综合整理。  相似文献   

10.
知识管理和读者价值的匹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顾客价值理论出发,探讨图书馆如何利用自己的资源———能力体系,实施知识管理,实现读者价值,进而构建现代服务型图书馆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1.
现代图书馆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图书馆资源是多种资源且相关联的有机整体,包括信息、人力和设备资源。社会管理学和信息管理科学从不同学科层和理论层构成了现代图书馆学的科学基础和理论基础。图书馆学原理揭示图书馆领域所具有的特殊矛盾的规律性,而图书馆原理揭示的是图书馆具体工作中所要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规律。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共享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人力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合作的产物,人力资源共享能有效地弥补单个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不足,促进图书馆内部及相互之间的人力资源整合,促进图书馆的发展。合作组织应该利用各种方法消除合作障碍,使人力资源通过共知共建达到共享。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研发、建设和实施,推动了图书馆资源发现系统技术的飞跃性发展。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具有全媒体管理、全流程管理和全网域发现等特点;微服务架构通过统一的互操作标准,实现基于总线管理的多个不同功能模块的敏捷开发和更新;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资源发现系统可以更灵活地实现异构系统、图书馆知识库等多平台资源的发现和获取。本文设计构建了新一代图书馆资源发现系统的架构,系统采用数据层、支撑层、接口层、应用层和门户层的五层架构设计,实现基于Codex检索的图书馆知识库和开源知识库的资源统一发现获取。文章同时介绍了本地化实现和其他功能扩展,包括统一用户管理、界面设计,以及基于关联数据的可视化展示与分析等。基于各个独立知识库的资源发现系统的构建,能更好更灵活地整合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馆藏资源以及开放资源,通过构建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各类APP实现多样化的用户服务。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赠书的低效利用问题,通过对图书馆集群赠书管理和单馆赠书管理进行差异分析,指出图书馆集群赠书管理的优势。继而分别从六方面详细分析图书馆集群赠书管理需注意的问题。最后指出图书馆集群赠书管理只有走创新发展的道路,才能使赠书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纵深发展所提出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认为在我国实施图书馆行业管理制度是大势所趋。图书馆行业管理制度,是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指导和监督下,以图书馆行业协会为行业内部事务的管理主体,赋予图书馆协会以规划、协调、规范、监督、服务等职权,对图书馆行业内的事务进行自主管理的体制安排。政府部门和图书馆协会作为图书馆行业管理的"双主体",两者之间必须形成互补性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国外的图书馆行业协会有明确的职能定位,在行业管理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在我国培育和建立图书馆行业协会组织,是在我国实施图书馆行业管理制度的必备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游戏服务的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游戏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该文研究游戏服务作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可行性,指出图书馆游戏服务在个人信息时代具有招徕用户,提升用户阅读粘性以及提升读者信息素养等积极作用。通过对图书馆游戏服务的类型、组织管理过程的分析,指出图书馆游戏服务面临公众接受程度低、经费短缺、专业馆员缺乏、游戏资源组织和标引困难、游戏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多方面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用户对资源需求无限性和对资源获取便捷性的永恒追求,已成为促进图书馆"转化"和"生长"的两大驱动力。传统单馆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或是数字图书馆联盟的管理系统,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图书馆区域共用平台通过整体规划以及联盟成员馆之间的分工协调,使图书馆之间完全打破限制和阻碍,共享集信息查询、合作编目、协调采购、联合存储、馆际互借、资源发现等为一体的全业务流程,形成覆盖面广、利用方便的生态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本文以香港地区八所高校组成的区域性图书馆联盟JULAC为例,阐述区域图书馆共用平台的建设概况和意义。区域共用平台能够加深资源的共建共享,便于联盟成员在同一平台上进行馆藏开发和深度合作,促进馆藏建设由微观向宏观方向发展,使得资源配置更趋优化合理、馆际合作更加全面深入,在资源共享、管理共享、服务共享的基础上,也更大地促进了图书馆共享理念的创新发展。JULAC共用平台的建设模式、共享方式以及业务、人员整合经验等都可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图书馆共用平台建设提供借鉴。参考文献19。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时代数据意识全面增强的背景下,图书馆作为科研活动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服务和业务管理也应尽快走向数据化和智能化。本文以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实施为契机,回顾我国图书馆业务重组的历史,探索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的方法和主要内容,包括采访流程再造、馆藏模式再造、服务流程重组和图书馆人员再造等。在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背景下,要革新图书馆服务理念,提供一体化的读者服务和资源发现服务,重构学术服务,强化数据管理。从全国图书馆发展的宏观规划来看,图书馆联盟也需重构,要探索向智慧图书馆联盟的转型升级。图书馆整体应该跳出传统的文献服务范畴,以数据智能计算为中心,着眼于数据的搜集、组织、挖掘、应用的全过程,将数据服务作为新时代图书馆服务的主要能力。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资源属性与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价值取向除了受到图书馆职业精神、法律和道德义务的制约之外,还受到了多种社会因素特别是图书馆资源属性的支配。从社会资源基本配置规律来看,图书馆资源具有一般与特殊两种属性,它们对图书馆价值取向产生了两种不同性质的支配力量。  相似文献   

20.
新一代图书馆服务系统:功能评价与愿景展望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近年来国外崭露头角的“新—代图书馆服务系统”是对现有的、以纸质文献为主要馆藏的图书馆业务和服务的一种升级,具有“全媒体”资源管理能力、完整的业务流程管理能力和“全网域”的资源发现能力.从技术上看“新一代图书馆服务系统”的特点是采用SOA(即“面向服务的架构”)和云计算技术.本文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当前各类“复合型”图书馆所面临的管理和服务需求,指出未来图书馆系统应具备资源管理、流程管理和资源发现的功能,其中资源发现是其核心.图书馆员应充分参与到“新—代图书馆服务系统”的开发研制中,使图书馆成为一个知识发现和知识创造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