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苏格拉底“助产术”在西方教育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至今天其现代教育教学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助产术”所蕴含的教育教学思想:平等的师生关系、主体性的凸显、践行启发式、教育教学生活化与苏格拉底的独立人格和知识观肾密相连。“助产术”在现代教学中的有为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知识观和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然而在中国教育实践中,这种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的教学方法却遭遇难产,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  相似文献   

2.
在“苏小妹三难新郎”的传说故事中,秦少游之所以能给苏小妹所出的“闭门推出窗前月”对出下联“投石冲开水底天”,关键在于苏轼的“投石”启发。教师讲课,引导学生学习,不妨也学学苏东坡的“投石”之法,真正在实践中体现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启发式教学经过漫长的教育教学实践,已演变成具有巨大的生命活力的教学思想,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外许多教育理论家都重视并致力于启发式教学的研究。布鲁纳要求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创设问题的情境,去点燃学生好奇心之火,…  相似文献   

3.
《广西教育》2006,(7A):16-16
西方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发问、学生答,其教学过程是始于教师的设问,而终于教师的结论,具有“以教论学”的特征。东方启发式教学则是学生首先提出问题,再由教师答题解难,注重教学的针对性,体现出“以学论教”的特征。回归东方是世界启发式教学在演进过程中实行自我扬弃的必然结果,追求孔子启发式教学所固有的学生主体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创造观等思想蕴涵是当代西方启发式教学发生转换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启发式”教学是先进的教学思想之一,成功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这种教学思想在诸多学科教学中已普遍被教师接受并运用,而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现的影响,许多教师认为它与“精讲多练”的教学要求相矛盾,而依然采用“注入式”教学.有些教师即使接受.但由于运用不当反成了“放羊式”教学。因此“启发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是否可行成了近年来体育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教学观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有着非常重大的实践意义。比如:毛泽东教学观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调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思想;注重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建设;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教育以及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当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启发式综合教学”要求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综合运用各种启发方法使学生爱学、会学,从而让学生自己学会。“启发式综合教学”的启发观源于传统的启发观,又不同于传统启发观.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它不是把启发式教学仅仅视为教学方法,而是看作一种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思想,这一教学思想的着眼点在于引导学生爱学、指导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7.
顾云军 《学语文》2014,(1):29-30
过去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论语》包含的领域何其广泛,蕴含的哲理何其深邃。语文教学中挖掘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以及能给人教育的道德与情感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情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浅谈"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以启发式为主的“三力”教育的教学过程可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组织协调、督促和咨询作用。文章提出了现代教学观念中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分析表明“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  相似文献   

9.
我国启发式教学的历史演进与当代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启发式教学的研究是对传统教育中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继承。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在组织形式、教学内容诸方面都已有所不同,传统教育中论述启发式教学是“由学论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现代教育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更需要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使其处于“愤悱”的状态。启发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要求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相似文献   

10.
甘民 《益阳师专学报》2000,21(3):107-109
“学学半”是傅说对教学中师生双方作用的论述。要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发挥师生各自的作用。它闪耀着教学辩证法光芒,是教育史上最早的双主体教学观。  相似文献   

11.
承担社会赋予的教育使命是学校赖以生存的起点。为完成教育使命,教师与学生需要在合作中分别承担教与学的不同责任,同时形成特定的师生主体间关系。师生双方是受社会法律保护、人格与尊严平等的公民主体间关系,在此关系的基础上,师生之间又具有在知识地位上不平等的教与学的主体问关系;师生中公民主体间关系是教学主体间关系的逻辑前提;在教与学的认知过程中,师生既是教学主体同时又彼此被客体对象化。因而,师生之间是双方既为双重主体而又彼此互为认知客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摆脱以“教师为中心”,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多媒体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英语教学,能使英语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就如何利用多媒体开展英语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定位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论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异化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师生关系。知识形态的迁移带来了师生关系的异化。而以"人本主义"教育哲学观为基础,以"交互性主客体观"(主体间性)为内涵,以教学相长、民主平等的师生对话与互动为基本特征,以导学关系为载体建立起来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将成为缓解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也将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开放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传播媒介的数字化教育,是飞速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建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在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全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以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有机结合。一方面要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另一方面要培养他们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的高效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使其行之有效地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提高对远程开放教育的认识,改变学习方式,体现开放特色,教师变“教”为“导”,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6.
“设计”教学情境,以高昂的教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创设和谐、欢欣的教学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教师适当把握和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能唤起学生对崇高理想的需求。注重启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发展智力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教学环境与教育资源及各教学要素之间关系与结构三个方面对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质进行认识,对基于网络——导学结合——师、生、资源、媒体四维互动的教学模式的表述与内涵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教育环境——导学、助学、督学、自学、互学结合——学生、资源二维互动新的开放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review, we explore the notion of teaching science to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ELLs) as a balancing act between simultaneously focusing on language and content development, on the one hand, and between structuring instruction and focusing on student learning processes, on the other hand. This exploration is conducted through the lens of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embedded in the Science Writing Heuristic approach, an approach exemplifying immersive orientation to argument-based inquiry. Three learning processes (learning through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learning about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and living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and three classroom structures (collectiv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symmetric power and trust relationships and teacher as decision-maker) are explored in relation to learning theories and empirical findings fr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cience, multicultural and teacher education bodies of work. Three themes – negotiation, embeddedness and non-threatening learning environments – to inform ELL science education emerged from the review.  相似文献   

19.
课程教学——论教学的另一种可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教学的缺陷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日益凸显,改革的关键在于人们的观念及其相应的教育行为的转变。为此,我们应该重新考虑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在师生关系、教学过程及意义创生三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主体间教育实验的理论基础和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主体间教育实验以主体间指导学习教育本质理论为依据,目的是在基础教育研究性学科教学、科学发展新学校建设和知行统一高校教育学专业改造实验和教学活动中,通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促进学校改进、师生全面素质提高和创造性发展,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全面发展——教师全面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四位一体的师生主体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提高师生主体性,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深化教育教学研究,创新教育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