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利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无论是趣旨意蕴还是艺术魅力都极富特色。它是现代叙事模式与传统叙事模式完美结合的典范。本文着重从叙事顺序和视角两方而,对《看不见的人》进行艺术分析,旨在探明作品的叙事技巧,并力图从这个侧面揭示出拉尔夫·埃利森创作的整体艺术风貌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艾丽丝·门罗在其短篇名作《逃离》中,用独特的叙事手法叙述了卡拉由于无法忍受丈夫的唯利是图与霸道冷漠,在邻居的帮助下试图离家出走以逃离不幸的婚姻生活,最后却因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对未来的迷茫返回家中的故事。在此用法国叙事学家西摩·查特曼、热拉尔·热奈特和苏珊·S·兰瑟的叙事理论分析小说《逃离》在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和叙事声音等方面的叙事技巧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3.
E.L.多克托罗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安德鲁的大脑》以认知科学家安德鲁与治疗师之间的对话构成主要叙述方式,成为后现代心理学治疗法"叙事治疗"与文学创作结合的典型案例。叙事治疗为转叙、元小说技巧展示及叙述时间的安排提供了创新契机,同时也为疗治作品人物及作家的文化创伤提供了有效途径。基于对小说中叙事治疗机制的分析,论文指出:该作品并不囿于"再现"9·11创伤,而旨在"去9·11化","治愈"才是其最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电影《天使爱美丽》作为让·皮埃尔·热内的经典代表之作,主要描绘了一个怪异的法国女孩艾米丽眼中的浪漫世界以及她的浪漫经历。这部电影色彩特征鲜明,色彩的运用对这部电影的叙事也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本文旨在阐述色彩在电影叙事中的作用,对电影《天使爱美丽》的中色彩的应用进行具体的叙事分析,探究色彩是如何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元素运用到作品中的,希望从业者能够借鉴这部优秀的电影配色,结合电影叙事,使影片在美学和主题内涵层面上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5.
美国作家丹·布朗的力作《达·芬奇密码》自2003年问世以来,销售量突破了千万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和称赞,成为侦探小说史上自柯南·道尔后的又一个奇迹。它充分体现了侦探推理小说的情节特点:悬疑和离奇。同时,在叙事策略上又有其独特的魅力,比以往的侦探小说更有进步,这是本书风靡全球的一个重要原因。小说的叙事研究包含叙事结构、聚焦、话语和思想表达方式、时间、情节、背景和人物等很多方面。本文结合侦探小说自身的特点,主要从叙事结构、聚焦情节发展和人物类型这四个角度来分析丹·布朗《达·芬奇密码》中独特的叙事策略以及这样的叙事策略对侦探小说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英国作家扎迪·史密斯在小说《美》中以文字媒介到油画媒介的跨媒介叙事关系,展现了当代文学与艺术之间建立的新的叙事方式及审美体验。史密斯对五幅油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视觉化呈现,不仅建立了油画与文字媒介间的跨媒介叙事关系,还以油画视觉形象与文本中主人公人物形象的结合,展现着文本叙事中黑人女性与白人男性的凝视与反凝视活动。此外,小说对油画艺术媒介中色彩层次及明暗光影关系的呈现,丰富了原有文学文字叙事中的视觉审美体验,增强了小说叙事中对空间叙事结构的表达效果。最后,作品《美》以跨文化传播形式建立了不同国家油画艺术的跨地域关系,对文学的跨媒介叙事及跨文化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英国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代表之一,被世界文学理论家赞誉为"惊世之作"。小说通过独具特色的叙事手法为读者展现了一段跨越时间、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在小说叙事过程中,作者突破性地运用了预叙、倒叙、重复、停顿、省略等手法,让故事情节在有限时间内得以发展及完成。事件环环相扣、情节跌宕起伏,充分体现出作者独特、大胆的创作手法。结合《呼啸山庄》的叙事时序、叙事时距、叙事频率及中间叙事等特征,探析作者在小说《呼啸山庄》中的叙事时间特色。  相似文献   

8.
斯摩莱特小说《亨弗雷·克林克》的艺术成就之一在其叙事上的创新。小说把人物设置与叙事策略衔接起来,使人物前所未有地具备了叙事功能。借助五位叙述人的梯度设置,无论叙事风格、主题还是节奏都呈现出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兼顾。标题人物与隐性角色则引导叙事全面、有序地展开。两者互助的关系最终帮助小说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9.
张雯 《英语广场》2023,(13):54-58
《敌人,一个爱情故事》是美国著名犹太作家艾·巴·辛格在大屠杀题材小说中的代表作。辛格采用空间作为表征大屠杀创伤记忆的主要叙事策略,空间不仅是创伤记忆再现的场景,还参与到人物创伤记忆的动态建构和创伤疗愈中。本文从空间叙事的视角切入,结合创伤理论,从空间的神圣性、异质性以及时间性三个方面对小说中的空间进行分析,以深入理解后大屠杀时代美国犹太移民群体的创伤记忆以及辛格的创伤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0.
詹姆斯·费伦修辞叙事理论把叙事看作是读者参与的动态进程,叙事不仅依赖作者的叙事技巧和策略,而且需要读者投入情感认知等才能不断推进。"读者"概念的引入是詹姆斯·费伦与此前W·C·布斯修辞叙事研究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是其特色所在。有关"读者"概念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他对四维度读者观的论述中,但是其对"读者"概念的阐释只能算作一种理想的理论模式,不同读者之间缺乏明晰的界限,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血有肉的实际读者的差异往往会渗透作用于其他读者身份,二是参与叙事的不同读者身份在具体转化时复杂难辨。  相似文献   

11.
《所以》运用第一人称回顾性视角来讲述故事。作者零距离的叙事情感,使小说的语言呈现出直白而张扬的特色。《所以》叙事视角与叙事语言的完美契合表现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事视角的运用使叙事语言脱离了冷静客观而带上了鲜明的个人情绪,而且口语化的短句较多。  相似文献   

12.
以德国文论学家伊瑟尔的召唤结构为主要理论框架,对托尼·莫里森的新作《慈悲》从叙事视角、叙事语言、意象意境层共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透析这部小说无限深邃和宽广的内蕴,展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静静的下野地》为例,阐述了董立勃小说的特点:既注重故事本身的趣味性、深刻性——通过好看的故事讲述人性的复杂;又讲究叙述方式的新颖性、多样性——利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诗意的叙述。从董立勃小说的章节标题、开头、正文及结尾语言特点四个方面介绍了董立勃小说的雅俗共赏性。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文坛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这就是底层文学的崛起。底层文学无论是在语言的运用方面,还是在叙述视角的采用方面,抑或是结构的安排和人物的塑造方面,都鲜明地体现了文学的基本属性——文学性。底层文学就是新世纪的先锋文学,其文学性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5.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extent to which preschool classroom supports—relational support (RS) and instructional support (IS)—are associated with children's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whether these associations vary as a function of children's language ability. The language skills of 360 children within 95 classrooms were assessed using an expressive narrative task in the fall and spring of the preschool year, teachers rated RS in the fall, and observations of IS were collected across the year. Research Findings: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 revealed main effects of IS, but not RS, on preschoolers’ development of expressive language skills. In addition,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RS and IS on children's expressive language development were moderated by children's fall language ability. Specificall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S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was stronger for children with stronger expressive language skills, a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RS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was stronger for children with weaker expressive language skills. Practice or Policy: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preschool teachers might focus on aligning classroom supports with the needs of children with weaker language skills who are at risk for difficulty acquiring literacy.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李渔白话短篇小说叙事语言方面的特点,从概述语言和场景语言两方面阐释了李渔白话短篇小说叙事语言的艺术个性及其艺术品格。认为其白话短篇小说概述语言:议论中见个性,叙述中见诙谐;场景语言:涉笔成趣,机趣横生。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小说的创作从叙述语言与人物话语方面表现了其所精通的“现代叙事艺术”。海明威小说叙述语言的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运用语言提示;用动、名词写作;使用情绪语言,让作品情景诗化;对叙述语言进行选择与限制等。而在人物话语(包括对话与独白)方面,海明威用人物话语替代传统小说中的描写、叙述、议论和说明,创造了新的风格。  相似文献   

18.
徐刚是一位专注于生态报告文学创作的作家。其作品植根于敬畏大地和守望家园精神背景,显示出强烈的现实救赎意识和文化批判愿景。恢宏壮阔的生态视野,构筑起有别于此前以及他人的生态伦理观,而宏大的叙事结构、海量的生态信息以及诗意化的言语表达则成为徐刚生态报告文学独特的审美诉求。这一切,铸就了徐刚生态报告文学不可替代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被广泛运用于教育研究领域.然而对于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却存在着误解.教育叙事研究与教育叙事的本质区别在于其具有的研究气质.本文对如何做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操作步骤进行了论述,一般而言做教育叙事研究有三大步骤:做好准备工作走进参与者生活——收集整理叙事材料——撰写研究文本.此外,做好教育叙事研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由理论语言到生活化语言;研究者要与参与者保持交互主体关系;保持做研究的科学严谨态度.  相似文献   

20.
The character of Reagan's rhetoric and the response to it can be explained by its narrative form. The dominance of narrative in Reagan's discourse and the nature of the narrative form combine to differentiate the perspective of Reagan's supporters and his opponents.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narrative form—a story‐based truth, an emphasis on morality, and a grounding in common sense—explain the way in which narrative affects political judgment. The analysis reveals the power of narrative form and, in contrast to the assertions of some narrative theorists, its fragility and moral limit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