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儿童的绘画过程是儿童依照自己的意愿,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主动表现自我,不断创新的过程。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幼儿美术作品大都在技法上做文章,童趣被所谓的抽象所代替,想象被大块面的色彩所取代,作品失去了儿童画本应具有的内涵,犹如一个抽去鲜活生命的美丽躯壳。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是教师片面追求画面效果,过于注重绘画形式和绘画技能。针对这一现状,我认为教师应把着眼点放在选择合适的绘画内容并引导幼儿大胆表达上,从而使幼儿绘画作品表现其应有的内涵,展现童真、童趣。1.贴近幼儿生活案例一:妈妈的发型教师把发型…  相似文献   

2.
赵洁 《宁夏教育》2014,(6):28-28
绘画活动是孩子们较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真正放手让幼儿自己去画画、去表达,充分表现自己的情感、兴趣和愿望,真正画出幼儿心中的画。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育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儿童经过启蒙教育到儿童开始有一定的自己思维,有着一种表现自我、展示自己心灵感受的强烈欲望,并有着与人共享的愿望.  相似文献   

4.
好奇是幼儿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儿童心灵之处都存在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幼儿由于受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这种愿望虽然很强烈,但很难表达出来。教师要帮助幼儿把这种愿望表达出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主动性和深刻性,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可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问题意识对于发展儿童的心智,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培养问题意识就是保护和张扬儿童的好奇天性。  相似文献   

5.
儿童的绘画过程是一个主动表现自我,不断创新的过程。根据儿童心理学,我们知道,孩子对绘画的热情是与生俱来的。如何才能让这份热情继续延续,进行提升呢?对于幼儿来讲,绘画就是一种游戏,一种能获得快乐的活动,他们全然不知要画得怎样才好,只要自己快乐就行,那么如何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就更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6.
幼儿因美术教学是培养幼儿想象力,激发其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儿童是借助想象来创造的。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把想象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产生发自内心的表现、感受、体会、求同和求异的思维。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表现美的意识,创造美的愿望,自由自在的表现客观世界,发挥自己独有的个性和创造性呢?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我国的幼儿美术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较深。教学内容基本上以认知、技能为中心。教学方法上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评价幼儿作品往往以教师范例为标准来衡量。幼儿绘画是儿童借助画笔表现自己对现实社会、事物的认识态度、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手段。幼儿的绘画教育不应只是为绘画而绘画,绘画是手段,目的是要促成幼儿心理因素的有效发展,使幼儿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思维、创作有机地统一起来。而教师  相似文献   

8.
《指南》艺术领域的前言部分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有别于成人。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同伴和老师经常会看不懂孩子的作品,嫌孩子的作品画得乱糟糟的,一点儿都不像。36岁的幼儿正处于象征期,他们只是通过图形符号表征世界,就像角色游戏中幼儿用一根木棒表征一匹马一样,尽管不像,但满足了幼儿自由表达的愿望。当孩子的绘画作品被同伴看不懂时,教师要根据《指南》的教育理念,深入观察幼儿的绘画过程,分析幼儿之间的对话内容,采用有效的观察应对进行教育策略跟进,真正尊重幼儿的艺术创造与表现。  相似文献   

9.
绘画应该是儿童自由探索和表现世界、自由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活动。幼儿园绘画教学的指导思想应该坚持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创造条件让幼儿自由自主表现;二是启发幼儿审美和创造;三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幼儿绘画(视觉艺术的一种)是幼儿思维的一种形式,因为幼儿在绘画创作中要进行大量的视觉思维活动。即使幼儿绘画不能成为其思维的复制品,却也能充分表现出其思维的创造性。幼儿在绘画中表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思维特点:  相似文献   

11.
侯志芳 《成才之路》2012,(36):92-93
一、“读懂”幼儿的作品 绘画是一种内在无声的语言,是自我表达的一种工具和方式。对于幼儿来说,无论是绘画还是游戏,他们都在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在辅导幼儿美术作品之前,我觉得我们应该了解幼儿,了解他们思维的特点是直观形象性,倾心熟悉和尊重他们的学习方式,要懂幼儿,要站在他们的立场观察他们,用幼儿的眼睛去看世界,更要了解怎样的画才是好的儿童作品。  相似文献   

12.
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和物,会在自己的绘画内容中表现出来,幼儿自己对此乐此不疲;另一方面,幼儿绘画有不同于成人绘画的个性的观点且具有一定的绘画符号,幼儿看到哪里,心里想到哪里,就画到哪里,对绘画工具也没有一定的要求。另外,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应该是以科学、客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以儿童自身健康的发展为主。  相似文献   

13.
水墨画是中华民族传统绘画形式之一,它简单、概括,符合儿童的思维,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幼儿通过学习水墨画有利于促进手眼协调的运用及各种能力的发展,培养艺术兴趣,产生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的强烈愿望。鉴于此,我们开展了有趣的水墨画特色教学,通过水墨画的学习,幼儿在绘画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使教师自身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主题墙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展示学习内容和信息交流的作用。以往的主题墙主要由教师设计,用简要的语言提示主题过程,辅以幼儿作品或活动时的抓拍图。为了凸显幼儿的主体性,我们大胆引入儿童海报,逐渐取代以教师的思路为主的主题墙设计。儿童海报以儿童自身为叙述视角,用儿童自己的图像、符号、绘画及手工作品等表征手段记录并呈现他们对主题活动的认识。随着大班幼儿思维的发展,他们在主题活动中的合作、探究更多,每名幼儿的想法和表现手段也更为丰富。但是,如何通过海报条理清晰地呈现所思所想,却是幼儿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我们积极引入思维导图,让幼儿在对思维导图的认识、了解与应用中提高海报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5.
曹爱君 《快乐阅读》2013,(11):75-75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儿童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见解、愿望,倾诉自己的感情,参与社会交往活动。首先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其次通过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自我的机会、说的机会,来逐步消除幼儿独立表现的恐惧,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最后在孩子想说、敢说的基础上就要引导孩子说好话,也就是把要说的话讲清楚、讲完整、讲得生动、贴切些。  相似文献   

16.
王晓玲 《教师》2015,(10):61
从“班级自然角”绘画课的优秀案例反思,正确地参透儿童绘画的思想。幼儿艺术教育强调“感受与表现”。要尊重儿童,提倡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创作。  相似文献   

17.
幼儿早期绘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幼儿早期绘画是幼儿早期感觉经验对外界的反应,这种反应是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完成的,其实质是一种创造过程。因而幼儿早期美术活动本质上也是一种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创造出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能满足其自我表现需要的符号系统,这就是象征性游戏。在游戏中,象征性“语言”能够按照儿童自身的需要而加以改变,能使儿童唤起过去的经验而使自我得到满足,而不是被迫去适应现实,从而解决了对客观世界适应过程中的感情冲突。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对幼儿的人格健全、大脑发育、一般智慧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儿童绘画具有二维的平面化特点,但这种二维是重叠的二维,即其形式虽是二维,但其内容却是超时空、多视点的,表现出一种带有强烈主观意见的多维性,反映了儿童对世界的独特认知与丰富感受,是儿童天马行空的想像与随心所欲的表现结果.通过对比正常普通绘画教学与依据幼儿绘画多维空间表现特点实施的教学实验干预,本研究发现成熟和教育都是影响儿童绘画多维空间表现水平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儿童的知觉水平、情感体验、老师创设的自由表达环境、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与策略等.为促进儿童绘画多维空间表现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充分利用和激活幼儿与绘画主题相关的经验,应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材料调动幼儿一切感官,挖掘其艺术直觉,应注重幼儿的自我表达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幼儿富有个性的艺术情趣,应多让幼儿欣赏现代艺术作品,鼓励幼儿发现自己的作品与大师作品的相似之处,增强他们自我表达与表现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3岁至6岁的幼儿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想像大胆,是个体创造力发展的良好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对美术有一种自然的需求,他们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感通过绘画、手工等美术活动表现出来,使不具生命的事物生命化、动物人格化。所以,教师就应根据幼儿这一特点,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一、解放幼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在40年代就提出培养幼儿创造性要做到“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然而,令人堪忧的是我们有些教师的观念还没转变过来,在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农海燕 《广西教育》2014,(13):124-125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应让儿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自我,自己的思想,以神圣的劳力依照自己的情感去创作,让孩子学会驾驭自己的才能。"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人是创造之人。"他强调,解放儿童,让幼儿自由地、主动地学习和创造。因此,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每一个幼儿机会,挖掘幼儿在绘画中的潜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解放个性,发展智力。那么,在绘画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