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以全新的视角全面超越了传统智力理论,对教学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从分析成功智力理论对教学改革的影响入手,提出教师应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评价观,旨在帮助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培养教学行为,为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多元智能理论扩充了智力的内涵,并超越了传统的智力概念,加强了智力理论与教育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使智力水平突破了传统智力理论的范畴。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智力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提出了挑战,对我国中学美术教学改革有着极为有益的影响。中学美术课程改革应当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应当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应当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应当树立多元多维的评价观。  相似文献   

3.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基于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大量实验研究,于1983年出版了<智力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一书.多元智力理论是对传统的智力论的反叛和变革,也是当今世界上对传统智力理论挑战最彻底、最有影响的智力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智力理论被引进学校、引进课堂,被广大教师广泛地应用于基础教育教学中,取得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巨大突破.借鉴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丈章在详细阐述成功智力理论与传统智力理论的区别及其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成功智力理论为中、高职学生职业指导带来的启示,指出增强职业指导实效性,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应以成功智力理论为依据,着重加强两方面内容的指导:将职业理想教育与人生目标的确立结合起来,为学生走向成功提供方向和动力支持;将职业能力培养与成功智力培养结合起来,为学生走向成功提供实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多元智力理论是我国近年来关注较多的国外教育思潮之一。多元智力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引起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多元智力理论赋予学校教育教学新的功能和价值取向,并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多元智能:呼唤教师行为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元智能理论不仅是对传统智力理论的挑战,而且从根本上影响了教育观念的转变,也对教师的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了解自己的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对学生实行多元化的评价,还要求教师善于反思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成功智力是用以达成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方面,它对我国教育侧重分析性智力的培养提出了置疑,对我国传统的成才观提出了挑战。文章立足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从教师自身反思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对成功智力理论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发展,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成为成功的人。  相似文献   

8.
成功智力理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智力观中,成功智力理论可谓独树一帜,对传统智力理论是一次全面突破和超越。成功智力理论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智力观,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并对新课程的教育教学以启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智力成长;以“人人都能成功”为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智力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有效地发挥教师的正面期望,消除成功智力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祁海英  郎晓叶 《考试周刊》2009,(19):170-171
成功智力理论从广度和深度上超越了传统智力理论,对传统的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本文结合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提出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注重创造性智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性智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要对学生有积极的期望等,以期帮助中小学教师改进教学。  相似文献   

10.
一、成功智力理论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是有别于传统教育的全新教育模式,强调的是教育的多元性,培养的是会学、会用、会创造的创新人才。我们认为,促进智能与人格的协调发展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如何促进学生智能与人格协调发展的思考中,我们注意到了美国学者斯腾伯格(RobertJ.Sternberg)提出的智力概念———成功智力(successfulintelligence)的有关理论。斯腾伯格于1996年提出的“成功智力”理论,是心理学界关于智力研究和定义的较新一次尝试。所谓成功智力,在斯腾伯格看来,就是“能导致个体以目标为导向而采取相应的行动,用…  相似文献   

11.
多元智力理论对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多元智力理论是我国近年来关注较多的国外教育思潮之一。多元智力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引起教师角色、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极大的影响,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多元智力理论赋予学校教育教学新的功能和价值取向,并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探讨多元智力理论,汲取多元智力理论的合理内核,对指导和反思教学实践、丰富教学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正风起云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那么,在政治教学中如何创新?这是我们每位政治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的学习需要有相应的智力因素支撑.智力体系理论为我们如何分析开放教育学习者的智力对开放学习行为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此,作为办学机构的教师和管理者在强化开放教育内涵建设中,要充分意识到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可塑性,强化他们的学习风格,客观评价他们的优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意识,为又快又好培养应用性人才积极寻求一些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策略和措施,以提升开放教育的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现代智力观及其对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时代变迁,传统智力观的弊端日益明显,新的智力观应运而生。现代智力观中以多元智力观、成功智力理论和情绪智力理论最具代表性。这些现代智力观,对我国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启示:培养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应成为我国当前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教育课程改革应以创新教育为核心;要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理念;正确的评价观应建立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基础上,要有“因材施教”的教学观;智力培养可以培养情绪智力为“添加剂”。  相似文献   

15.
斯滕伯格认为:"人的成功主要不是靠智商,而是取决于成功智力。"成功智力是一种超越传统智力观念的智力理论,它是一种为实现个人或群体的目标而能够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成功智力并非遥不可及,它完全可以加以培养。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实践中开发与培养学生的成功智力,可点亮学生的人生。  相似文献   

16.
学困生的教育问题是教师应该研究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素质教育的宗旨下,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成功智力与成功品质.是应该引起我们教育者的关注.论文结合本人的多年教育经验,提出了坚持情感原则、鼓励原则、个性化原则等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多元智力理论把智力的本质看作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把这种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置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看待,把智力的结构看作是多维的和开放的,把智力看作是有待于环境和教育激活及培养的潜能.生成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感受、兴趣与需要等互动状态作出判断,对教学行为与思路进行调整的教学形态.生成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建构,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多元智力的教育理念与课改、生成性教学理念相统一,形成有效的英语课堂生成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育教学改革,这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关键,那么,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现在经济和科学技术都在飞速的发展,无论哪个民族,哪个国家都面临着经济和科学的激烈竞争,其焦点是人才素质和智力的竞争.在人才的素质和智力中,创新精神和动手创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创造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创造能力应该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并把它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我们认为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上.可以肯定地说,在现在的教学改革中,没有做到这一点的任何改革都是不成功的.本文将从以下三点进行论述.   ……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意义越来越突出,培养创造型人才,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目标,而这场变革对教师工作的创造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教育改革和教师全面发展的理念之一,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我国教育工作者所认识。该理论对于智力观、人才观、教学观、考试观(评价观)、学生观、课程观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教育界尤其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那么,教师该如何正确认识多元智能理论?如何科学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关注学生本身的发展,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我们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该文结合成功智力理论以审视当前我国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该理论在化学教学论课程中对师范生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