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日报从5月13日至6月9日连续发了三条重要新闻:一是海南省扎扎实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发挥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作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明风貌。二是苏州市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城乡出现经济建设迈上新台阶、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的好形势。三是江苏省东海县几年来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找准结合点,形成共振潮,精神文明建设跃上新  相似文献   

2.
6月4日人民日报一版《凡人新事》专栏,发了一篇饶有趣味的小通讯《姊妹易嫁》。讲的是姐姐应苏凤,曾爱上一个“敦厚诚实的小伙子”陈乾南。后来她“世面见得多了,觉得  相似文献   

3.
6月15日,《经济日报》头版发了一条消息,报道地处西部边陲的乌鲁木齐铁路局,“截至6月15日十八时,胜利实现安全生产一千天,创全国铁路安全生产最高纪录。”这条报道不准确。 众所周知,全国铁路安全生产最高纪录,不是1000天,而是2000天。这一纪录是柳州铁路局于6月2日创造的。柳州铁路局的安全生产天数,比乌鲁木齐铁路局高一倍——多1000天。当时,这条消息,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6月5日)都报道了。6月3日的人民铁道报,不仅在报眼显著位置突出报道了这一消息,还在四版发了一个版的广告专页,热烈祝贺柳州铁路局实现安全生产2000天,称赞柳州铁路局“创造了共和国铁路局安全生产之最”。 那么,为什么把乌鲁木齐铁路局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建设两个文明的宣传,应密切注视观念的更新,准确把握新闻的主题思想,展示出鲜明的现代意识。让我们看几个例子。“在有关‘两个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中,为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搬出了‘中国物质文明低,精神文明高;西方物质文明高,精神文明低’的老调,实际上否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见1986年7月28日《人民日报》)“所谓‘人生的意义在贡献而不在索取’的  相似文献   

5.
林涵  李立峰 《新闻记者》2003,(10):36-37
生态环境的优劣,既制约可持续发展,又关系城镇生活质量。不少人视其为继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后的又一个文明: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建设,是中国所有新闻传媒共同关注的主题,人民日报有环保专版,新华社有环境新闻报道,保护生态环境是央视的必报内容。沪上三份综合性报纸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日均发表4条以上生态环境的报道。其中,新民晚报每周一版的《绿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三个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三个文明建设完整全面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各单位和全体公民实践活动共同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7.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构成同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时代精神的内涵以及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活动中所发挥出来作用的大小.可以透视其国民的理性程度与成熟水平,因而成为衡量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通过拜读第21届中国新闻奖报纸消息获奖作品,进行归纳整理,笔者认为,消息精品站在时代高度,写出时代特征,主要方法有三条: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统一的奋斗目标,政治、经济、文化,必须协调发展。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所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但是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 为此,新闻单位要在把经济建设的宣传报道搞得更好的同时,力求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报道方面有新突破,认识要到位,报道要升位,真正体现“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文明一起要”的思想,努力营造建设精神文明的良好舆论氛围。 回顾近两年的实践,我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报道方面,重点抓了以下四个环节:宣传典型人物,树立学习楷模;深入一线采访,总结新鲜经验;强化舆论监督,净化社会环境;各方协调配合,造成宣传强势。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全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针对民族地区特点,根据民族地区实际,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新闻宣传措施,这是民族地区新闻媒体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新课题。一、要正确处理好两个文明建设宣传的辩证关系,对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但是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这是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辩证关系的科学阐…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方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闻宣传工作应当适应这种要求,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的力度。这是当前新闻宣传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的力度,首先要解决好认识问题。有的同志认为,经济宣传是中心任务,精神文明宣传可有可无。这种认识是不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足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先进国家。为此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新闻宣传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突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这个主题,这无疑是正确的。现在的问题是,如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6月15日发表章,就领导干部该如何讲话提出三条:一是不讲假话;二是要讲短话;三是讲自己的话。单就这几条而言,似乎如今很多领导干部不会讲话。  相似文献   

12.
坚持“重在建设”南方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把长远目标同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这是《决议》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出版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出版事业也是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3.
有一些报道,象开“中药铺”,滥用序数现象比较严重。人民日报去年10月21日一、二、三版的头条新闻,全都使用了序数,另外还有6条新闻也是用序数来表述的。去年解放军报10月8日一版本报讯的6条消息,其中4条是用序数表述的。新华社去年10月3日发的《解放军各部队组织团以上干部带头学习十二大文件》的消息  相似文献   

14.
全国文明城区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区。全国文明城区是反映城区整体文明、和谐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北京市朝阳区是北京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区。2009年,朝阳区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三年规划,以此为抓手践行"人文北京"要求,提升区域软实力,塑造城市品牌。2011年9月,中央文明办对朝阳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进行了检查测评。档案  相似文献   

15.
十四大以来,舟山新闻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舟山日报把经济建设宣传作为重点,做好“开发海洋,振兴舟山”这篇大文章,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活动作强势宣传。1992年,组织《千岛行》活动,有25名记者、通讯员参加,分批到4县(区)10余个岛屿进行采访,全方位宣传舟山群岛的政治、经济、文化、风土、风貌。在精神文明宣传中,开展了以“三个一百”(百名先进人物、百个先进村镇、百家先进单位)为重点的先进典型宣传报道和“文明在舟山”、“搞好扶贫解困、再就业工程”等系列报道活动。  相似文献   

16.
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是在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科学形式和有效载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开展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的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树立行业新风的必然要求,是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职工文明素质、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 农发行团风县支行成立三年来,始终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在加强粮食收购资金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不断探索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的新思想、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规划了今后15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在强调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特别要把提高青少年素质作为工作重点。强调必须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两个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回忆录》是由人民日报史编辑组为纪念人民日报创刊40周年而编辑的,将于6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由现在和曾在人民日报工作的60多位新闻工作者撰写文章。从不同侧面反映人民日报1948年6月15日创刊以来不平凡的经历,实际是新中国的一本生动具体的报史资料。  相似文献   

19.
参与和指导相结合──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的成功经验肖莹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是由中宣部组织实施的精神产品生产示范工程。回顾五年来的建设历程,大体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为探索阶段,即将经济建设重点工程的实施方法引入精神文明建设,走出一条...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发展史和文明发展程度。博物馆事业发达的国家应该是文明程度很高的国家,或者至少是真正崇尚文明的国家。尽管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尽管我们也十分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就中国目前而言,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社会文化环境还不够成熟等诸多原因,客观限定了博物馆建设的发达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