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在一本教育刊物上看到一位教师改革了作业方式,让学生自主性作业。当时我顿觉眼前一亮,于是我仿照他的做法尝试一番。那天上完了一节语文课,我按照刊物上的做法,宣布课后作业让同学们自行设置,同学们没有欢呼雀跃,也没有惊喜交加,而是一脸茫然的样子,小声说:“那可怎么办?”我给同学们提示了一番。第二天上课前,我走进教室,期望能看到百花齐放的景象,可当我收上作业来看时,却大失所望。学生的作业竟然还是老样子,更有几个爱偷懒的学生竟然只写了两三个字。为什么会是…  相似文献   

2.
记得曾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这个星期没有作业!”当时,我就在想一个问题,那位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者真的忍心一个星期不给学生留作业吗?他为什么不用“这个学期没有作业”来吸引更多人的兴趣呢?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我却为这样的理论而惶恐。一是因为,我们的学生不能个个是神童,也不能个个是天才;二是因为在教育改革的今天,这种做法或者说法是不是有些矫枉过正之嫌。  相似文献   

3.
正孩子忘带作业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这其中不只有那些学习上让老师操心、不善于归整物品的孩子,也不乏一些习惯好、成绩优异的学生。每每看到办公室里的老师跟孩子要作业,或是打电话给家长核实情况,甚至让家长把作业送来的时候,我都在想:谁没有个忘性呢?不要说孩子,就想想我们自己,谁又没上班忘带手机、出门忘拿钥匙的经历?正是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一直以来我的班上都有这么一个做法:每学期每个人都有一次"无条件"  相似文献   

4.
一名学生拿着刚做好的作业让我批改,我定睛一看,作业本上赫然写着:3 2=(5小明)。看到这样的结果,我不禁哑然失笑:单位名称原本是“小时”,他竟然错写成了“小明”。面对这样一个可爱的错误,我没有作任何评价,只是让他重新订正了了事——我清楚地记得自己上小学的时候也曾经犯过  相似文献   

5.
画饼告诫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班中有些学生互抄作业,彼此的答案对错都一样,严重影响到班风学风,必须及时制止。那么,用什么方法让同学们深刻认识互抄作业的害处,彻底改掉这个毛病呢?在一节班会课的最后10分钟,我在黑板上画了个圈,又在旁边写了个“饼”字。同学们迷惑不解地轻声议论:“老师在黑板上画饼干什么呀?”“大家上了一天课,肚子都饿了?”我这一问,同学们都感到很奇  相似文献   

6.
程言峰 《师道》2006,(1):36-36
今天的事情令我非常震惊:在进行全班的作业检查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个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竟然是我班的班长!很少量的一点抄写,班长竟然没有完成,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事!在检查到他时,他似乎很镇静地对我说:“老师,我记错了作业内容,你看,我也做了,只是和您的要求不一样。”说着拿出作业本给我看——显然,那是前几天布置过的作业。拿这个来搪塞我?!一种失望和恨铁不成钢的悲伤情绪涌上我的心头……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呢?我心绪不宁,在没有找到最佳教育途径之前我只有不露声色地让他坐了下来……我反复地告诫着自己…  相似文献   

7.
上小学以来,我还没有做过不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马虎之类的事情。因此我在老师的眼里是个好孩子,在同学们眼里是个好学生。可今天却偏偏把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忘了,这可怎么办?真是无巧不成书,老师又偏偏让每个组的组长来检查作业。我们这个组的组长恰恰是我。我不由地暗自庆幸,总算过了一关。放学后,我马上回到家里准备把没  相似文献   

8.
近闻,某小学的一位教师,在中午放学期间,对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罚写作业100遍。被罚的学生写了近3个小时,也只完成了五分之一。好不容易完成交卷,这位教师却忘了有这回事了。这种做法,究竟能达到什么教育目的呢?我看,有百害而无一利。  相似文献   

9.
成语的妙用     
在一节晨会课上,一位教语的班主任老师平静地对学生说:“同学们,刚才校长叫我去了一趟校长室,他让我朝窗外看了一下,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0.
自3月20日美国对伊拉克进行了第一次空袭以来,我发现同学们课余时间谈论的焦点话题都是伊拉克战争。我想,新世纪的儿童确实也应该关心国内外大事,于是我布置每天晚上的作业是“关注伊拉克”。没想到同学们对这项作业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有的查资料,有的看电视,有的上网浏览,还有的读报刊杂志,忙得不亦乐乎。课间,看同学们一个个谈得很投机,有时还会为某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我决定召开一次班队会,让学生聊一聊美伊战争问题。班队课上,我刚来了段开场白,同学们便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美国总统布什也太无耻了,为了石油,竟然不经联合国…  相似文献   

11.
记得曾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这个星期没有作业!”当时,我就在想一个问题,那位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者真的忍心一个星期不给学生留作业吗?他为什么不用“这个学期没有作业”来吸引更多人的兴趣呢?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我却为这样的理论而惶恐。一是因为,我们的学生不能个个是神童,也不能个个是天才;二  相似文献   

12.
兴趣在教育中的作用,是教育界和心理学界长期以来所注意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提高学生作语文作业的兴趣,近年来,我试着变更作业的要求和方法,效果较好。其做法有两点: 一、把一些有实际意义的作业移至假期完成。例如第四册一单元的作文训练是练习写书信。课堂上我讲解完练习提示后,并未马上让学生到作文本上去写一封信,而是对他们说,同学们平时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与别人通过信,这样对有关书信的知识就难以掌握好。老师想把这个作业留着让大家暑假去完成。因为暑假我将去我爱人部队探亲,我把地址留给大  相似文献   

13.
在一节习作公开课上,教者没有牵动学生视觉、听觉的多媒体画面,也没有其他独具匠心的教学手段,但这节课演绎得很真实,拨动了学生心灵深处的那根弦,促使学生吐真言,抒真情。上课伊始,老师检查学生的作业。师:经过两个礼拜的生活体验后,昨天我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一篇不低于300字的习作,你们完成了吗?生:(齐答)完成了。师:你们谁愿意读一读自己的作品,和大家一起分享?生:(抢着喊)我来,我来……  相似文献   

14.
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有两节语文课。正当我准备上课时,急匆匆地跑来几位同学,气喘吁吁地说:“老师,这节课让给汪老师(化学实习老师)上吧。我们刚把她从家里请来,我们想让她再上一节课。”看到这种情形,我很爽快地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我想,应珍惜学生这份真挚的感情。就这样,实习老师上了这节课。在这节课上,汪老师没有带书本讲课,也没有让学生做作业,而是让同学们就化学中不懂的问题尽管问,并告诫同学们要发愤学习。还谈了自己的愿望:很想回来。同学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她不厌其烦地一个又一个地解答,同学们静静地…  相似文献   

15.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能看到同学们求知若渴的目光,能听到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发言,整个课堂能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但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那种老师一言堂,沉闷的课堂气氛却屡见不鲜,课后老师常常发出这样的慨叹:这个班的学生上课发言一点都不积极,显得死气沉沉的,提一个问题竟然石沉大海!我也常常思索怎样才能让学生动起来,为此,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清澈眼睛     
在实习的时候,我给学生留了造句的作业。有个孩子的作业这样写道:“在运动会上,我看到同学们像野驴一样地奔跑着。”我不禁哑然失笑。我问那个孩子,见过驴吗?他说见过。我问既然见过,为什么还这样写呢?他将小脑袋一撇,眼睛眨着问:“这样写不好吗?”我说这样不好,不能将同学比喻成野驴。他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拿回去重做了。半小时后,他将改好的作业交给了我。上面这样写到:“在运动会上,我看到同学们像野狗一样地奔跑着。”我又笑了起来,告诉他也不能将同学们比喻成狗。小脑袋又是一撇,问我为什么不能呢?我问他你不觉得驴和狗都是很丑的吗?…  相似文献   

17.
“撑起人生的风帆,载学生驶向知识彼岸”是我当班主任的感悟。2005年新生开学伊始,我任154班班主任,第一次面对新入中学大门的学生,我没有搞严厉的约法三章,给学生下马威,而是和蔼地对同学们说了一番热情洋溢的欢迎辞,随后让同学们自由地自报家门,交流各自情况。课堂上出现了无拘无束、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  相似文献   

18.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现在我已是四年级的学生了。打开厚厚的日记本,我看到了我的第一篇日记。这篇日记是我在二年级的时候写的。刚开学不久,在一节语文课上,我认识了一些树木,有杨树、松树、柏树、桦树、枫树、榕树、梧桐树、木棉树等等。下课后,老师要求同学们从这几种树中,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树,写一篇日记。我的家乡最常见的是杨树,我家屋后就有一棵,所以,我就想用华丽的词语把杨树赞美一番。可是我积累的词语并不丰富,根本无从下手。这可怎么办呢?为了第二天能交作业,我只好把心里话写出来,可是没想到老师竟然给我批了“好”,还在课堂上点…  相似文献   

19.
给学生一片自己的天空○昌黎县马坨店乡康艾庄小学/胡艳梅一次因为有事,上课时我晚到了一会儿,刚请同学们坐下,他们就告诉我:班长王玉丹已经给他们布置了作业。我很高兴,同学们的这段时间没有白费。还有一次上思想品德课,我正想让学生背诵刚学过的几句谚语,一个同...  相似文献   

20.
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待第三节课下课,我像往常一样,来到了教室,同学们看到我,异口同声地问:“施老师,这个双休日的作业是什么?”我没有回答学生的问题,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句话:“课外作业:明天早上跟你的爸爸或妈妈到菜市场一起去买菜,看看别人在买菜时是怎样讨价还价的。”同学们看到这样的课外作业,欣喜若狂。看到这一幕,引起了我的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