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辰晨 《出版参考》2007,(21):18-19
不断传来的中文图书搜索百度与google的战略计划进展,让出版人不能不感到数字出版的逼近.Gooole以免费技术支持,广告赢利分成的政策,已经与20多家出版社签约,而百度则以提供合作方的相应链接的条件,有超星图书、书生电子、北大方正等数字图书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加盟.  相似文献   

2.
余军 《新闻前哨》2007,(7):55-56
网络出版,是指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以国际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并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与传统的出版方式不同,网络出版物是与通过印刷机在纸张上印刷而生成的有图、有文字、装订成册的图书完全不同的读物。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一天,资源碎片式传播方式被界定为数字出版,百度文库、百度词条这样的平台都纳入出版发行机构中,碎片式出版之树将长青。不同的是,其形式将从一本本图书演绎为一篇篇文章、一段段文字、一个个文件、一幅幅图表等。在这样一个开放的传播环境下,人人是读者,人人也都是作者。  相似文献   

4.
NFT在图书出版领域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NFT对图书出版领域产生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分析了NFT赋予电子图书的新特性:实现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等同的所有权、“智能合约+NFT”实现利益即时分配和转售、实现数字稀缺性等,结合这些新特性阐述了NFT在图书出版领域的现实和潜在应用:限量版NFT图书、具有差异的NFT图书、图书中艺术创作作品的NFT数字版、链接数字资产和实物资产、创建新的数字对象、图书数字衍生品NFT等,并探讨了NFT在图书出版领域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内容重要,还是渠道重要?这就像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谁都有自己的答案.在纸书出版的时代里,关于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我曾和一位图书公司的负责人聊天.我说,这没有什么好争论的,因为有的公司属于内容驱动型,比如磨铁,自然内容为王;有的公司属于渠道驱动型,比如日知、唐码,自然渠道为王. 那么,在数字出版时代呢?在数字出版还没有成熟的赢利模式,还没有谁能够通吃天下的时候,谁又有能力驱动着数字出版的发展?打个比方,无论是内容还是渠道,在数字出版的大潮里,其实很像两人三腿游戏里的两个人,在内容与渠道尚不能达成和谐、举案齐眉的时候,谁的力量大、谁的步子大,谁就占主导.而另一个人,就像瘸了一条腿,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似文献   

6.
丁洪玉 《中国传媒科技》2023,(2):134-137+158
【目的】在信息化时代,社会关系展现出“宅”与“云”的双向态势,图书出版业面临严峻的产业变局。图书出版业须加强图书出版策略研究与实践,以更好地满足读者大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求。【方法】文章深入分析了当前社会关系的两个特点——向内的“宅”与向外的“云”及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图书出版的五个实践策略。【结果】在信息化时代,图书出版业需在变局中开新局,加强在品牌建设、数字出版、创新营销、数据挖掘、物联网络等方面的实践探索,进而推动行业的整体战略转型。【结论】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对出版机构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挑战在于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大潮中生存下来,机遇在于如何利用时代的发展趋势倒逼自身适应新的形势变化,从而实现行业的整体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7.
出版泡沫是一种因图书生产能力大幅提高而形成的以图书品种数迅猛增加而造成的表面繁荣,实质则造成图书库存大幅增加,出版企业利润率下降甚至亏损。要对出版泡沫有全面的了解并进行反思,必须将其放在传播媒介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出版企业要走出出版泡沫的困局,必须在纸质出版上做减法,在数字出版上做加法,尽快实现数字转型。  相似文献   

8.
综合类大型出版社具有优质的学术内容资源、丰富的作者资源、广泛的目标读者群和较强的营销能力,对于新出版技术的变化有敏锐的应变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这些综合实力的优势决定了他们在数字出版环境下,针对学术图书出版的特点,通过制定学术类图书数字出版方面的战略和规划,在"五个建立"方面下足功夫,就可以在数字出版的浪潮下,为学术图书的出版增添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一、数字出版面临的问题 1.资金问题 数字出版与纸介质图书出版是两套完全不同的运作体系.目前,数字出版在业内还没有形成一条较完整的产业链,比较健全的数字出版平台也未形成,许多图书出版社还处在观望阶段.  相似文献   

10.
章永宏 《出版广角》2011,(11):25-28
在不久前落幕的第十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数字出版平台高调亮相。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盛大文学、百度、华为、淘宝等移动运营商、技术商纷纷出击,分食数字内容市场。中国移动今年上半年的手机月收入高达2.85亿元,  相似文献   

11.
澳门图书出版业市场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图书出版产业面临发展危机,需要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本文通过对澳门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现状与核心优势分析,为澳门图书出版业提供发展建议.研究发现,澳门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利用国际化的城市文化资源,能够提升澳门的出版业竞争力.澳门出版业需要调整出版产业结构,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变,依托国家文化输出的新战略,将出版业定位于文化生产、文化服务与文化贸易的发展方向,在教育产业化发展的背景下探索教育图书出版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2.
赵洁 《出版广角》2013,(10):46-47
作为旅游活动的导向,大众旅游图书要有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时尚性和引导性,这是大众旅游图书的五种特性。大众旅游图书与一般图书不同,它不仅有一般图书的共性,还具有区别于其他图书的鲜明特点,因而大众旅游图书要想出版必须有鲜明准确的性质与特点以便读者阅读。大众旅游图书以详述旅游景点的文化为主体,为游客的行程提供帮助。根据百度百科对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者商务目的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可知旅游活动具有娱  相似文献   

13.
正在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和机遇下,数字出版成为全球范围内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新媒体的出现、普及对传统图书出版有着深远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机遇及挑战,传统图书出版编辑应积极面对竞争,抓住当前的有利发展时机,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转变工作方式和方法,不断创新编辑思路,做好数字出版这一生态环境下的编辑工作。数字出版环境下传统编辑的主动转型随着各种新型出版形式的不断涌现,图书出版不再是传统纸质出版的天下,数字出版逐渐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出版  相似文献   

14.
数字出版,作出你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跻身数字出版:你将面对的七大问题作为出版企业的经营者,首先要弄清技术与经营战略之间的关系。数字出版(digital publishing)的投入成本巨大,能有多大的赢利,投资回报周期需要多长时间,目前尚无人可以给出明确的回答。大家都知道不做是等死,但是对于不同的出版企业在制定自己经营战略时要认真研究、综合分析:什么时候开始做?怎么做?和谁一起做?能做多大?1·能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在三类业务———现有主业、成长性业务及风险性业务中寻求最佳平衡点。柳传志说得形象:碗里的、锅里的、地里的。没有长期的规划和运营投入,数字出版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5.
王娟 《东南传播》2013,(7):58-59
近年来,传统出版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经营滑坡的迹象,然而新兴的数字出版业则发展迅猛.面对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变化,我国出版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出版将成为未来出版的主流,数字出版是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图书数字出版的变革必然带来图书数字出版贸易的发展,图书贸易产品的内容、形式以及交易方式等相对于传统出版贸易必然发生质的变化.本文以数字出版的基本概念为研究出发点,通过分析美国及中国数字出版发展现状及趋势,对中国图书数字出版贸易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传统图书出版与数字出版是两个水火不容的冤家,还是可以和平相处、相互促进的合作伙伴?MPR技术的出现,使传统纸质出版实现了与数字出版的结合,既能保持人们千百年来的阅读习惯,也使纸质图书有了数字多媒体图文声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综合类大型出版社具有优质的学术内容资源、丰富的作者资源、广泛的目标读者群和较强的营销能力,对于新出版技术的变化有敏锐的应变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这些综合实力的优势决定了他们在数字出版环境下,针对学术图书出版的特点,通过制定学术类图书数字出版方面的战略和规划,在"五个建立"方面下足功夫,就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视野下的小学教辅图书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悦悦  赵莹 《新闻世界》2009,(12):118-119
随着数字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我国出版业已进入由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期,小学教辅图书的数字化出版势在必行。本文将从小学传统教辅图书出版的困境入手,仔细探讨小学教辅图书数字出版的必要性及优势,指出小学教辅图书数字化出版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陈世华、韩翠丽在《中国出版》撰文说:书籍优先数字出版的形态就是电子版图书。图书的数字化趋势不可逆转,图书出版商不能作为优先数字出版的旁观者。在国外出版界,有一种特殊的出版形态: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图书出版合同有效期采取较短的固定期限方式存在的弊端;认为延长合同有效期有利于发挥图书的市场价值,使作者和出版者获得更多利益;按需印刷、数字出版技术的推动,使延长合同有效期更显必要。文中提出了在兼顾作者与出版者利益的前提下,恰当延长合同有效期的合理表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