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赖永波 《图书馆建设》2011,(6):83-85,89
图书会展具有信息交流和集散功能、营销宣传和形象展示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在世界各地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图书会展起步较晚,面临许多问题和困境:图书销售功能日益弱化,缺乏现代化市场主体,管理不健全、企业竞争不规范,设施不完善、服务不配套、缺乏专业人才。为促进我国图书会展产业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明确功能定位,合理规划布局;培育现代化市场主体,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健全管理体制,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2.
书价     
涤尘 《传媒》2003,(5):53-54
早些年,所有商品的零售价格中,最不被消费者埋怨的就是书价,何况那时候也不把图书当商品。书价猛然上扬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事,其时,其它商品价格陡升的事,已经被消费者议论得乱麻一样。气愤之余,人们才发现图书的价格也上去了。于是,书价便自然而然地走进被声讨的行列,和所有商品一起,忍受着消费者的“鞭挞”。想想吧,在上世纪80年代和更早一些时候,区区一册书,定价才几毛钱,上了元就是高的了,也有十几  相似文献   

3.
CIP数据对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对图书馆的采编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在版编目数据不准确、不及时等问题给图书馆采编工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图书的漏订、错订和重订。本文认为,我国在版编目工作管理不力,出版社不重视在版编目数据质量是导致在版编目数据不准确、不及时等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就如何管理在版编目工作及提高在版编目数据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滢 《出版参考》2015,(3):32-33
中国的大众音乐图书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遇到了发展瓶颈。而目前,大众音乐出版物的品质普遍不高,出版的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功利性出版、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这需要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5.
1992年10月,为了给参加第五届全国书市作准备,我馆对图书预订目录进行了清理,将预计出版时间在1987年1月至1989年12月而未到馆的预订卡从预订目录中抽出,这类图书共约2,000余种,按我馆平均3.3的复本量计算,共约6,600册。而我馆这三年总预定最为36,000余册,未到馆的占18.3%。90年至91年的情况也大致如此。预订图书到馆率不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在一些大图书馆也存在,本文拟就此谈谈一些看法。一、图书到馆率不高产生的后果图书预订是图书馆购进文献的主要方式之一,预订图书的到馆率不高给图书馆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1.影响了藏书建设计划的完成。图书采购量的多少,学科之间的比例如何,都是按照藏书建设  相似文献   

6.
王松林 《图书馆杂志》1994,13(4):25-26,34
现行的编目教材中,对多语文图书及其著录问题,有些一字不提,有些点到即止,唯独黄俊贵、罗健雄两同志编著的《新编图书馆目录》正式提到并较多论述了多语文图书及其著录问题。近10年,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对外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出版发行的多语文图书越来越多。作为图书编目部门,对此必须引起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7.
<正> 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击着全国各行各业,图书馆也不例外。图书馆能否及时地把各种新知识、新信息荟集一起,再广泛传播出去,已成为衡量一个图书馆是否落伍的标志之一。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中,闭架借阅的弊病众所周知,尤其在今天的新形势下,更显得封闭落伍。但是,由闭架转为开架,不仅需要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而且开架后因管理不善给藏书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的例子也比比皆是,致使有些图书馆因此望而却步,踯躅不前,依然保留着旧日风貌,书库闭关自守,书架整洁有序,但图书利用率却总在低谷处徘徊。那么,如何在向开架的过渡阶段中,减少闭架借阅的消极一面,做到架闭书不闭,书开架不乱呢?  相似文献   

8.
<正> 在《关于改革“图书馆目录”课程的初步设想》(发表于《大学图书馆通讯》1988年第2期)一文中,我们以GB3792系列国家标准中的《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与《西文文献著录条例》为基础,对比了中、西文文献著录中的相同之处,提出了“图书馆目录”课程改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中,我们仍从GB3792系列国家标准和《西文文献著录条例》出发,分析中、西文著录中的某些不一致现象,再次讨论“图书馆目录”课程改革的可能性,并就文献著录标准化的一些基本原则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分类标引工作中,工作人员经常遇到的一个困难就是对一些疑难图书的归类问题。分析这类问题的原因,一般有三方面:一是对《中图法》类目涵义的理解不深透;二是对具体图书的内容没分析透彻;三是《中图法》本身未列上有关内容的类目。但入馆的图书又必须归  相似文献   

10.
储备是图书流通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因为图书的生产和读者需求之间存在不均衡性,最典型的如大专教材。现在我国根据学校的开课时间,每年有两次集中安排教材的征订和印刷。但是仅仅根据高等院校所需的数量印制,那么很多计划外培训和一大批自学者的需要就不能满足。只有在高等院校的预订数量之外有足够的储备,才能保证社会多方面对大专教材的需要。很多畅销书、长销书也是如此,必须有一定的储备,才能保证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而重印是图书储备的一种手段,它能够不断补充储备,更新储备结构,减少储备风险。本文对出版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市场销售、市场推广、图书印数、出版社经营管理四个方面探讨图书销售信息采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指出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没有常规化和制度化、人员不固定、信息临时整合、信息连续性不强、信息标准不统一等,从而进一步提出问题的解决方式.文章最后提出应当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读者借书逾期不还,是每个图书馆感到棘手的问题.好书在少数读者中长期滞留,不能回到图书馆进行正常流通,短则几个月,长则数年,甚至永远回不来.这不仅降低了馆藏图书的流通率和利用率,而且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工作,侵犯了广大读者的借阅权利.虽然大多数图书馆都制定了借书逾期罚款的制度,但效果不佳.究其根源,笔者认为,图书不能按时归还,除个别情况外,一般并非读者有意拖欠,而是有着主客观上各方面的因素.图书馆应认真分析图书逾期不还的各种因素,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陶范 《出版科学》2003,(4):74-74
空白是图书整体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文字设计相伴而生,有彼不可无此。空白的处置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大有讲究。我国古代山水画最善于留空白,可以说是空白的艺术,没有空白就没有想像的余地,画的艺术性也就大打折扣,甚至不成其为山水画。在图书的整体设计中,如何留空白也是一门不大不小的学问。图书编  相似文献   

14.
依据编目工作中对授权影印图书“一书二出”现象的事例记录,从著作权法角度及相关机构进行的解释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违反著作权法,但由于给图书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国外授权影印图书涉及到的相关机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图书馆图书赔罚款的法律依据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夏建群 《图书馆》2003,(2):67-68
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一个同样的问题,不少读者对因自己借阅违规行为引起的“赔罚款”的处理不理解,甚至是抵触。笔者试从法理、民法学、刑法学角度论证其作法的合理、合法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图书也急速增多,成为出版的热点,1996年全国有100多家出版社出版电脑图书,全年共推出新版电脑图书2 000余种,再版图书也有2000余种.电脑图书的空前繁荣也带来了一些不正常的情况,不同出版社就同一选题重复引进或重复出版的情况日益严重,而一些非科技出版社缺乏懂得电脑技术的编辑人员,不能保证出版图书的质量.有的甚至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使电脑图书良莠不齐,泛滥成灾,令图书馆采访人员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7.
无书可读     
有个统计我觉得很有趣,并且有必要列出来聊供一硒。这个统计是新浪网2004年月度点击率最高的12车书:《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全记录》、《香樟树》、《中国式离婚》、《情定落习桥——70派私人史》、《最爱》、《别看我的脸》、《粉红四年》、《女博士的风流韵事》、《在春天回想一个比我还年长的女人》、《疯子、傻子、色情狂》、《处女:谁说你不在乎》、《梦里花落知多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图书发行体制已进行了若干重大改革,促进了出版事业的发展。但由于改革措施不完善,执行又不力,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又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三难”呼声再度出现。症结在哪里?出路在何方?笔者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图书差错与编辑培训林穗芳【北京】近年图书质量下降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严重关切。由于粗制滥造的书越来越多。“无错不成书”的现象成了日常文化生活中令人感慨的话题。前两年报上曾发表过一篇用词很有分寸的评论,说这概括了“部分”图书质量的现状。这一“部分”到底有...  相似文献   

20.
《出版经济》2004,(1):80-80
有朋友告诉我,某一大型图书会展将在不久举办,当组织者将展馆户外广告权向外招标的时候,竟有广告公司投出向组委会上交三四百万纯利的标书,着实让我等激动万分,在议论广告公司盲目的同时,也深感到图书会展经济蛋糕之硕大。现实是,我们在反复对书市这种图书订货方式进行责疑的同时,却乐此不疲地精心组织和参加各种全国性、地方性以及各社组织的图书订货会,规模是越来越大,名目也越来越多,业内人士也越来越重视在会展上大做营销文章。从营销的角度看,图书会展的策划与组织有诸多不成熟之处。以全国书市为例,无论书市本身的效果如果,书市期间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