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都说理科生好就业,从大形势来看是没错,然而现实中,依然有很多人走出校门后没法找到满意的工作,甚至没有工作。理工科专业怎么选?奔大热门去?可能这边报考人数多,那头就业市场也已趋饱和。奔冷门去?有的冷门专业就业率倒是挺高,可那是因为单位招的人本来就少。不过,同学们也别太担心,只要在圈定一个或几个"目标专业"后,去深入了解相关行业近几年来的发展、未来的趋势,孰"热"孰"冷",也就不难分辨了。  相似文献   

2.
拒绝套话     
同学们的作文中常有套话,这是需要克服的.这里说说这个问题. 什么是套话?套话就是说话有"套子",说的是套子里的话.那么什么是套子呢?套子就是"公式".比如学"数理化"就有许多公式,无论碰到什么情况,拿相关的公式一套,题目就做出来了.所以套子就是公式.作文也会有好多"公式",无论碰到什么题目,都可以找到一个相关的公式,只要用那公式一套,思路就有了,文章很快就完成.  相似文献   

3.
张晓燕 《辅导员》2013,(26):28-29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读英语故事和英语小文章吗?有的同学会回答"yes",也有很多同学会说"no"。究其原因,同学们会说英语篇章太枯燥乏味,常常对里面的内容理解不透。刚接触一篇文章时,感觉无从下手,做阅读题出错率较高。我在课堂上做了大胆的尝试,以"阅读中"和"阅读后"为切入点,以"三环四练式阅读学习方法"让学生体验"快乐阅读和科学阅读"的妙处。下面,我就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文章主要阐述了数学阅读的相关内容,包括数学阅读的概念、数学阅读的重要意义、数学阅读的层次划分及数学阅读的四步法则,其中数学阅读的四步法则包括"导、疑、溯、拓"。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常见的数字连接词有"又(有)、单(丹)、零"。"又(有)"主要用于上古汉语中;"单(丹)"最早见于唐代,存在但并未用于专业的数学著作中;"零"最早见于南宋时期的专业数学著作中,在明清时期进入口语,并开始替换"〇",出现在专业的数学著作中,经历了由行业用语到口语,再到书面语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亲爱的同学们,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经常要收集、整理资料。你们会收集资料吗?大家肯定都说会,网络搜索谁不会呀?可是,你会整理资料吗?当你在搜索引擎输入一个关键词,可能会搜索到成千上万的信息,怎样较快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陈老师给大家归纳了收集整理资料的"四步曲",相信你读懂了,在今后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就会觉得轻松不少。第一步:找准主题有意思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知道算术与代数的区别吗?看看下文就知道了. "算术"可以理解为"计算的方法",而"代数"可以理解为"以符号替代数字",即"数字符号化".用字母表示数是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由算术跨越到代数的桥梁,也是代数与算术最显著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正>"互联网+"是个严重时髦的词儿,因其时髦,于是官员的讲话、行政的文件、媒体的表述便频繁地出现,不管何种行业,无论哪个领域,一律不加区别地套用。没有人思考:加号前面的数字与后面的数字有无主次之分?它们能否换位?它符合数学上的交换律吗?没有多少人细想!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是"唯上、唯书、唯文件"的结果。还是说说教育吧。就教育和互联网而言,到底是谁加谁呢?"互联网+教育"啊!不少人不假思索也就脱口而出了。既然其他行业是"互联网+××",那么,教育岂不也如此?这是简单性思维、童稚化思维的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9.
片断一:师:同学们,我们周围有着各种各样的物体,请大家看看这些是什么物体?(电脑出示长方体砖块、正方体木块、国旗、篱笆、电脑显示器和楼梯的扶手等)它们表面的形状也是各种各样的。(电脑抽出每种物体的某个面的形状,让学生逐一说出它们的形状后揭示课题)。师:看到这些图形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我想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生2:我想知道这三种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生3:我想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它们的特点?……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多,极有价值。相信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同学们就可以解决多数的问题。老师也想…  相似文献   

10.
胖叔叔茶座为什么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欢迎?许多老师都迷惑不解。其实,除了胖叔叔是孩子们的知心朋友,热心为孩子们排忧解难外,茶座里还设有"阅读角",配备了丰富的最新的书报杂志,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中午休息的时候,下午放学以后,都有许多学生在这里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和报刊,品一杯清茶,静静地阅读。最近,更是有同学建议胖叔叔在阅读角配备电脑,以便同学们上网浏览信息。这个建议好不好呢?胖叔叔请来了部分同学,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正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学生阅读一篇课文,能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到文章意涵,而有些学生读几遍课文,却把握不了文章要旨,感受不到文章意蕴呢?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有学生善于"咬文嚼字",能抓住文章字眼、词眼等关键词句进行品味、揣摩、欣赏。"咬文嚼字"是语文阅读的一项基本功,能让我们通过字词将文章读形象、读生动、读厚重,从而品赏出文章之美。一、咬文嚼字,边品味边阅读文章旨趣往往蕴含在字里行间,有时甚至体  相似文献   

12.
文章指出,在阅读写景抒情类散文时,学生可以采用"读赏悟体"相结合的"四步阅读法",这样便不会漫无目的地读,从而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平板电脑凭借其良好的性能进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成为了有效的教学应用智能终端之一,它促进了学生的课堂体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技巧,也提升了数学学习的效率。文章就平板电脑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下面的文字将带你进入电脑的高级应用世界。刚刚接触电脑的"菜鸟"可以阅读本文提高自己的电脑知识,但不要轻易在自己家的电脑主机上尝试。已经能够熟练使用电脑、熟知电脑各种配件的"小虾"可以按照本文的提示进行初步尝试。至于"骨灰级大虾",欢迎你与丢丢讨论CPU的超频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语文教学中的规律,那么数学教学要不要重视"阅读教学"呢?一定要重视,尤其是我们这些偏远的农村学校。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早就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一个理念是:"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数  相似文献   

16.
曾有人这么形容数学老师的出场,"一支粉笔,一把尺子"就可以粉墨登场了,科学课有有趣的实验,英语课有惟妙惟肖的情景,语文课有高深的文化底蕴,那么我们数学课有什么呢?其实数学课有美妙的"将军饮马"引出的最短路程问题,有蕴含着唯美爱情故事的笛卡尔心形线,也有神奇的"费马点",这些都是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数学文化。美妙的数学文化,让同学们喜欢数学,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7.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启发、引导同学们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探索新知、认识世界、指导生活.七年级华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有一段阅读材料"供应站的最佳位置在哪里",下面就谈一谈该阅读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同学们进入高中学习所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其实只要同学们弄清以下5个关系,就可以学好"物质的量"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9.
进入高中,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数学就像一盆冷水一样兜头泼向了众多学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优异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了数学上,其中相当多的学生不是不明白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在数学上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等多种因素,学习成绩与付出的艰辛并没有成正比例关系。上网搜搜,有关讲述数学学习方法的文章布满屏幕,很多文章都给同学们提供  相似文献   

20.
安冬 《高中生》2012,(2):28-29
非谓语动词是高考常考查的一个语法点,也是同学们较难掌握的一个语法点。本期文章希望通过对非谓语动词的要点、用法的介绍以及非谓语动词与从句间的转换的分析,既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非谓语动词的相关考点,又可以为同学们进行英语阅读与学习打下良好的语法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