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业效果的好坏是衡量日常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教师在教学中密切关注的一个环节.可是许多学生把做数学作业看成是一件无可奈何的苦差事.许多学生要在教师、家长的监督下才勉强完成,有的学生是不愿意做,一抄了之;有的学生每天花大量时间做数学作业,尽管做得头昏脑涨、手都酸痛,可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正>“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的重要载体,可以说,如果仅仅是减少作业量,教学质量势必会受到影响。如何把学生的作业负担减下来,把教学质量提上去,增强作业的实效性?本学期,我们做了一些探索。一、细化作业管理制度,心中有“戒尺”制定作业管理总则。我们根据双减政策,从作业量、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讲评五个方面做了规定,制定成作业管理总则。如,1-2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3-6年级平均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不得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杜绝要求家长代为评改作业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里,没有哪一门学科的教师不评价学生的作业,可问题是,教师这样年年月月日日的作业评价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有多少学生每天精神饱满地完成作业,又有多少学生会面对困难的作业仍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呢?现实情况只能是:乖乖学生把作业当作“死命令”——必须完成,“中等生”则是在“玩票”——随便做做,捣蛋学生对作业最不“感冒”——想到就做,不想不做,总是忘做。  相似文献   

4.
一、口语表达作业1.讲学校的新鲜事情、学校组织的活动、与同学之间的交往、教师对自己的评价等等。这项作业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让家长对孩子多了一些了解,可谓一举两得。2.转述教师的话。学校经常有一些事情需要家长了解并配合,教师又不能一个一个通知家长。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话转述给家长听,并让家长把孩子转述的内容写下来,第二天上交。  相似文献   

5.
安风琴 《学周刊C版》2014,(7):146-146
一想到批改数学作业.我们想到最多的就是“√”“×”.尤其是错题多的学生在经常看到许多的“×”之后.也不知道错在哪里.不免对做作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情绪.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改变这种状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作业上的评语和学生进行交流是个不错的选择.有了评语.让学生更清楚自己的作业为什么错.怎样做就可以得到教师的肯定.还可以把它当成师生间的交流的工具.从而达到让学生乐写、乐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镜头一:教室——“啊!作业这么多!老师真狠!”学生们垂头丧气,气鼓鼓地抱怨着。镜头二:家里——“妈妈,我看会儿电视。”孩子请求说。“不行,先把作业做完。”“整天就只知道作业,都成做作业机器了!”孩子小声嘀咕着,不情不愿地回了房间。镜头三:办公室——王老师无奈地说:“辛辛苦苦,加班加点改完的作业,发下去学生就瞄一眼等级,其他的连看都不看,尽做无用功了”。作业,成了学生和教师沉重的负担,家长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到学校学习,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是为了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一些,是为了把技能学得更熟练一些。”因此,作为学生人生成长引路者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个有心人。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及课外布置作业时,让学生来进行有关知识的复习与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综观目前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布置情况,则又不得不让人心忧了。  相似文献   

8.
提起家庭作业,我和许多老师有着诸多相同的困扰,学生完不成作业,或是不认真完成作业的现象经常发生。英语学科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布置学生晨读与晚读作业,而晚读作为一项家庭作业,其完成的质量总是很差,许多学生只是应付了事,有的根本没读,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后来,我又把这项作业做了改动,要求学生读给家长听,并由家长签字,但效果仍不理想。有的家长告诉我说:“孩子读什么,我们根本听不懂,更别说听出什么错。”怎样调动孩子的兴趣,把家庭作业落实好呢?我经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偶尔一次,灵感闪现,我想到了一个方法。首先,我征得家…  相似文献   

9.
吴静 《江苏教育》2008,(8):50-51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而是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应用。”作业作为英语教学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要求教师对作业的总体创意和设计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笔者认为要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需学生主动去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家庭作业。  相似文献   

10.
笔者由于工作性质所定,对课程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数学作业进行了调研。我们通过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小组座谈等方式,对我区不同学校的1500名学生、1395位家长、104名各级教师进行了调查,数据如下:①有32.2%的学生回答“数学作业多”,有28.5%的家长回答“数学作业多”,有12.4%的教师回答“数学作业多”;  相似文献   

11.
幼儿升入大班后 ,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是 :自己的孩子能写多少字 ?能做几道计算题 ?家长们填写“家园联系册”时 ,多半家长都要求老师多留一点作业 ,让孩子回家完成。而家长们所要求的这些作业 ,都是一些“死作业” ,如让孩子多抄几遍生词 ,多做几道算术题。这些“死作业”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讲 ,弊大于利。那么 ,幼儿园该留什么样的作业 ?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一、幼儿园教育不是小学教育的雏形 ,所以幼儿园不宜给幼儿布置一些“死作业”。时常有家长这样问我 :“我几乎每天都看见你们带着孩子游戏 ,为什么不给他们做做作业 ,写写字呢…  相似文献   

12.
减负与增负     
自国家教育部颁发了为中小学生减负的通知和规定后 ,中小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减负”在一些地区(尤其是边远落后地区 ,)尚未得到真正贯彻落实 ,对“减负”这一概念也还须进一步认识。“减负”绝不是一味地“减”,减到师生双方都无事可做。其实在学生“减负”的同时 ,教师相反应“增负” ,具体体现在 :1 .学生作业减负 ,教师“作业”增负。学生的作业减少 ,教师就更应该多做“作业”,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 ,明确究竟应给学生教些什么 ,让他们做些什么。作业减负 ,也不是不给学生布置作业 ,关键是少而精 ,因此教师应加强业务自修 ,多…  相似文献   

13.
陶西平 《成才之路》2011,(29):11-I0006
“减负提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到教学上来,以“在课堂上学会、学好”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尺度,把不留和少留课外作业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重要标准。取消一切“家长作业”,引导家长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业”一直以来是学生、家长和老师口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业成了束缚学生和家长的紧箍咒。如何让“作业”两个字变得不那么讨厌,国家及时出台了“双减”政策,新的课程标准也给我们提出明确的要求:要优化学生作业设计,注重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初中生物学教师要依据“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标准进行优化作业设计,开展新一轮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是全社会普遍关注而又未能解决好的问题。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情况 :某学生因作业太多而挑灯夜战 ,某学生因未完成作业而受到老师批评 ,某学生因作业出错而受惩罚 ,甚至有的学生因作业多而逃学、离家出走。分析小学生的作业 ,普遍存在着三重三轻的倾向 :1 .重数量轻质量。有些教师一味追求作业数量 ,让学生做重复单调的练习题。更有甚者 ,给家长留作业 ,请家长仿“××试卷”照猫画虎。很少出现变式题或一题多解及探索型、开放型的题目。2 .重书面轻实践。有的教师一留作业就是让学生机械地做、算 ,很少布置举实例…  相似文献   

16.
作业是整个施教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上课的延续.检查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纽带:也是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巩固已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而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想到做作业.总是会与“讨厌”,“枯燥”.“无聊”等一些词语联系起来。“抄”、“背”等作业,把学生的兴趣一点一滴的消磨了.残余的惟有“应付”。因此作业的布置应改变老套的方式,注意引发学生的作业动机,  相似文献   

17.
每次和家长面谈 ,话题总离不开学生的学习、生活 ,从众多的家长那里 ,我了解到大多数的小学生 ,在家里每当做事情与家长主张不一致时 ,常常拿老师 ,拿从书本里学到的知识作为反驳的依据。如 :“书本上是这么写的。”“老师是这么说的。”“老师是这么做的。”一两句话把家长说得哑口无言。这也许是我们老师的为人师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 ,也许是书本里的条条框框烙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 ,所以孩子们才如此地把书本上的知识视为“圣经” ;把老师的话奉为“金言” ;把教师的行为树为“榜样”。可是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无论…  相似文献   

18.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采用“家长签字”方式要求家长参与教育。家长签字的对象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类:①经常性不完成作业的学生;②考试不及格或作业准确率不高的差生;③字写得歪歪斜斜,作业质量不高的学生。不难看出:家长签字的目的实质上就是迫使这部分学生较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作业。家长签字往往使许多教师将教育这些孩子的主要任务推给家长,动辄让学生回去喊家长,或者让学生捧着作业本回去找家长签字。我们姑且不谈这是否给家长带来负担,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就实在令人优  相似文献   

19.
现在,部分教师还是爱在学生的作业上批一个“阅”字,且美其名曰“高效率改法”。结果,就算教师改得如何认真细致,作业发回去也没几个学生看。记得有次家访,一位家长举着儿子的作业本问我,“我儿子的作业是好还是差?”我一看,家长所示的作业本上批的全是“阅”字。对此我不敢妄下结论,因为不是我改的,但实感尴尬。家长最后说,“这样的老师,学生做对是‘阅’,做错也是‘阅’,我都会写……”他甚至向我提出要调走那个老师。我为  相似文献   

20.
“五步教学法”就是指教师把一节课依次划分为“教师讲→教师做→学生做→学生讲→总结作业”等五个教学步骤的一种课堂结构设计方法。它不是一种外部形态上的分类方法,在我们中学的物理、化学以及高校的一些专业实验实习课教学中,也时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 二、为什么要进行“五步教学法” (一)是教学规律的需求。我们知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