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学案的产生,标志着教学正在由传统的"师本"课堂向现代的"生本"课堂转变,由教师主体在向学生主体转变,由教中心在向学中心转变.其巨大价值在于它将教师、学生和课堂有机融合在一起,将课前、课中和课后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自主、合作、探究有效结合在一起,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实在发展. 一、导学案使教师、学生和课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传统教案是教师个人主观意志的产物,是教学实施和知识单向传递的工具,学生在这样的教案里没有主体地位.这就从根本上注定了教案无法让教师、学生与课堂有效融合.而导学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的学生主体思想和它本身的结构、内容使三者的有机融合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程文欢 《学子》2014,(5):38-38
正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由"导师"向"学友"转变教师要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例如中国食品遭遇贸易壁垒,学生  相似文献   

3.
"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作为新时期学校工会工作理念和实践的价值追求,其意蕴是:工会既要关注教师生活,又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其价值是:"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是生命发展的本质追求,是学校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工会工作的开展需求;其策略是:引导师生在架构目标、建构课程、开展活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实现"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互相沟通的一个过程,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抓好课堂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笔者现就在教学中所涉及的课堂教学的问题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营造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教师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教师要注意只要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只要  相似文献   

5.
“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作为新时期学校工会工作理念和实践的价值追求,其意蕴是:工会既要关注教师生活,又要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其价值是:“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是生命发展的本质追求,是学校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工会工作的开展需求;其策略是:引导师生在架构目标、建构课程、开展活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实现“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授大学英语翻译课,最好采用"逆向全过程"的方法,此方法是先让学生自己翻译内容,再由学生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概括,最后再上升到翻译理论。这种教授是以学生自己为中心,学生能主动参与整个翻译教学的全过程,而教师的任务是启发、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和总结,最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再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育和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一种生活,这个生活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他们在这个生活中组成一个共同体,他们一起生成和推进教育和课程的改革,实现经验的改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与学生和谐的双向交流中不断加深对他们的了解,从而影响学生对教师所教课程的兴趣、学习情绪、学习行为、学习效率,影响  相似文献   

8.
人的变化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的成长,也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素质教育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依据笔者长期在教育岗位上对于教师成长和人的成长的观察与思考,结合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形势,我想在此谈一谈学生的“反作用力”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在信息时代,“学生文化”  相似文献   

9.
一、教师鼓励,大胆问 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应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平等的形象,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在和学生一起探索、研究,一起学习。  相似文献   

10.
远距离教育(DE:Distance Education)是在教师和学生受时间、空间及其他因素的制约而不能集中在一起进行课堂教学的情形下,由专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要教育好一个孩子,必须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所以,教师、学生和家长应该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2.
宋亮 《教育》2011,(16):30-32
教师的积极融入是打开学生幸福大门的钥匙。当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思考的时候,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施教者,而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伙伴。  相似文献   

13.
宋亮 《教育》2011,(6):30-32
教师的积极融入是打开学生幸福大门的钥匙。当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思考的时候,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施教者,而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伙伴。  相似文献   

14.
一、教师角色的变化是建立师生互动关系的前提条件新课程的实施,必将推动教师观念的更新,也需要教师行为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教师在新课程中最大的变化是角色的变化。首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笔者的体会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再以一个支配者、说教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应作为学生的“对话者”、“商谈者”走进课堂,和学生一起探讨学习的苦与乐,感受学习中的乐趣,体会拥有学习机会的快乐。通过师生的互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其次,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  相似文献   

15.
教师要正确把握好学生的情绪、思想等心理因素,把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结合在一起,将物理教学活动和人才素质的培养融合在一起,这是当今教师的重要任务,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下面是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自2017年9月出现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下两册教材,这样的新举措旨在通过学校、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来抛砖引玉,由课堂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由教师教学生阅读放权给家长们和孩子一起阅读。它不仅带动亲子阅读、拓展课外阅读,还推进了全民阅读的步伐。学校管理者作为总策划人要充分发挥指挥棒的作用;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具体执行者要巧用支架,即以课题为支架、以环境为支架。以大人为支架,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构建开放、有活力的课堂;家长作为课外阅读的参与者、支持者发挥其作用,落实"和大人一起读"栏目。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秋季,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山西省与河南、扛西、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起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教育过程是展示学生的过程,是让学生展示的过程。新课程的实施核心是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回答老师的问题走向解决自己的问题;由记识和理解知识走向探究,在探究中产生知识;课堂教学由中心地位走向学习过程的一个环节;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企盼结果走向体验过程。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教的方法也要改变。同时,要想使教师自身和学校走向可持续发展,彻底改革才是唯一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学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学科内容与素质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习的能力,具备全面的素质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观察、转变教学观和学生观,抛开以往单一文化教学的陈旧教法,  相似文献   

19.
刘慧兰 《湖南教育》2005,(12):35-3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次大考验。面对新的挑战,教师不但要更新观念,而且要转变角色,以全新的形象登上教学的舞台。1郾由“绝对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教师虽然是学生的老师,但不是所有的教师对所有的知识都十分地了解和熟悉,因此,教师应大胆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学生请教。这样,在帮助教师的过程中,学生消除了学习中的“神秘感”,他们也懂得了教师不是“知识的权威”,不容丝毫冒犯和怀疑,从而有利于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样,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体验成功的快乐,能让学生…  相似文献   

20.
由上海市教育党委组织的第四届上海市高校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优秀征文答辩会,日前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的作法,是把各高校分管领导和教师、学生代表以及撰写征文的同学一起请到会场,由八位长期从事高校邓小平理论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青年专家教授组成评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