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我曾经在师大附中工作,给我一些在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启发.即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两条信念,一条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另一条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我们现在的父母,我们的老师都爱学生,但是我感觉很多老师、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去爱。爱学生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学生,父母爱孩子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孩子,  相似文献   

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提前。如果说教师的榜样作用来自于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的话,那么教师的爱心则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核心内容。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都需要老师的爱。如何用爱心去滋润学生心灵,结合多年的教师生涯.谈一下体会。  相似文献   

3.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战线广大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师爱更多地温润在平凡的日子里。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的主题就是“爱的教育”。霍懋征老师从教六十年深刻感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邹有云老师提出,“让爱的阳学照亮深山”;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盘振玉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林崇德老师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这说明老师必须重视情感的作用,要用爱去激发学生、感染学生。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情感可以缩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情感可以让班主 任与学生相互用心灵去对话。我从教 17 年来,在班主任工作 中的情感核心是“爱”。没有老师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育。只 有热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好学生。在工作中用爱浇灌,用心 栽培,以爱为纽带,以爱心点燃爱心,努力做到“以爱换心”。  相似文献   

6.
大家都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怎样才算真正的爱?有的父母每天逼着孩子学习.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使他将来能考上好的大学,找到一份舒适的工作,过幸福的生活。可是孩子不理解,他需要的是现在生活的幸福。有的老师给学生布置很多的作业,说是“为你好,将来能考上好的学校”。有的老师因为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就动手打学生,受到批评还觉得很委屈,  相似文献   

7.
“爱学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又有人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爱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爱是迷惘的灯塔;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正如此说,老师爱护学生,学生才会敬爱老师.也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学生,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呼唤真爱。但是,对于教师而言,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爱,还要会爱,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爱如春风化雨,才能使学生把老师的爱转化为学习与生活的动力。我认为爱学生应该从“欣赏”学生的缺点开始。善待学生、“欣赏”学生、特别是欣赏有缺点的学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8.
《湖北教育》2008,(6):52
学生需要爱,更需要“会爱”他们的老师,“会爱”学生是老师需要认真学习的一门功课。  相似文献   

9.
几天的师德师风学习结束了,可是教育的主心骨——“爱”却留在我的头脑里,成了我教育活动的指南针,调适着我对学生的一颦一笑。霍懋征老师用她的一生谱写了一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乐章:黄静华老师33年的从教生涯,可用一个字代替——爱。所以她称得上是一位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的老师。  相似文献   

10.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 ,教育之不能没有爱 ,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一语点破了爱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 ,只有对学生怀有真诚的爱 ,学生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 ,才会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常言道 :“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后进生也不例外 ,他们也希望老师多关注。可往往班主任教师就会忽略这一点 ,他们对优秀生比较喜爱、器重。大家知道 ,得不到爱的人更需要有人爱 ,后进生比优秀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爱护。教师应该把关爱的目光投向后进生 ,从“爱”字开始 ,以慈母般的爱去关怀、鼓励后进生 ,…  相似文献   

11.
“爱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没有爱,便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便是爱。在教师道路上,我一直在摸索怎样做个好老师,陶行知的理论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生活即教育。走进孩子的生活“爱学生.学生才会爱老师”。爱是相互的,所以第一步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孩子的生活。我们班上曾有个学生小卢,他在“零花钱”上从来都无顾忌,爸妈给多少就花多少。记得刚开学的时候.他一天花了十几块钱。得知这一情况后,我找到了他。在了解基本情况后.一件令我吃惊的事浮出水面——用钱买作业抄。因为小卢的学习基础比较弱,很多题都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因此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找成绩好的同学借作业抄。为了每次都能顺利得借到作业并不让老师知道,便每次都给那位同学一块钱作为交换。这样的“买卖交易”有时候一天就花去他好几块钱。小卢把寒假的压岁钱用完后便常借口买学习用品问家里要.为了更多地了解小卢的情况.我也去了解了小卢的家庭。  相似文献   

12.
近日,我用近乎虔诚的心拜读了《新时期师德精神的颂歌》一书。掩卷沉思,感慨万千,久久难以平静。五位师德高尚的老师的爱的教育,让我这个自认为热爱学生的教师,顿时觉得无地自容,他们的高大师德之光深深地刺到我心灵的深处,照出我心底的那个“小”来。霍懋征老师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邹有云老师提出“让爱的阳光照亮深山”;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盘振玉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林崇德老师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这五位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高尚的人格、伟大的人…  相似文献   

13.
人文素质最基本、最本质的精神就是“爱”,这种爱是广博的、本真的、自然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艺术就是善待学生的艺术。作为班主任,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必须要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用真诚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博大的人文之爱去温暖学生稚嫩的心灵。才能谱写自己绚丽的教育篇章。  相似文献   

14.
倾听了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的报告以后,我的内心受到了触动,产生了众多的想法,并且有一种立刻把这些想法运用于班级工作实践中去的冲动。“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班级工作的开展需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向原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池塘里没有水一样。”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的老师都是神圣的人,我要用自己对孩子的爱,为孩子们创设一个精神的家园,也使自己成为学生们的知心人。  相似文献   

15.
彭弢 《今日教育》2007,(7S):84-85
引子 一天.语文老师给我看一篇学生周记.上面写着:“我爱老师.我爱同学.我感谢你们!”这是一句极为普通的话.然而.却是一个没有双手的残疾学生.用脚写出的心声!  相似文献   

16.
爱心、细心、耐心,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没有爱就没 有教育’教师的爱如同阳光普照大地’如同雨露滋润万物’全心 全意地去爱所有学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但在实际 教学中’老师总是容易接纳成绩好的学生’他们是老师的荣誉 和骄傲;相反,老师往往很难接纳后进生,他们调皮捣蛋,学习 成绩差’是班里的“后腿”。因此’老师在经过多次教育仍不见 好转之后,就会对他们逐渐失去耐心,失去信心,直至失去爱 心,对他们不能进行有效的教育,从而严重影响了全面育人目 标的实现。因此’充分认识后进生形成的原因,用教师的爱去 激励他们,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 的现实。  相似文献   

1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一种职业情感。只有充满爱心的老师,才能真正关心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同样,只有爱教育的老师,才能用心研究教育教学,才会把教育当作终生挚爱的事业,假如没有对教育的热爱,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所以,教育需要爱。  相似文献   

18.
师爱是一门很深厚的学问。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每一个学生,才能赢得所有学生的尊重.才能建立起“尊师爱生”的和谐关系。这是因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也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而这些,都需要“爱”的关怀,下面从“宽容之爱”、“信任之爱”和“倾听”三个方面浅谈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今年在北京市“迎 50年大庆做跨世纪先锋”活动中被评为首都楷模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她在自己潜心的教育实践中“以师者的爱去培育学生的爱。”这种“以爱育爱”的教育思想不仅给予了她的学生以师者的关爱。如今已升华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种教育理念。一、爱学生情驻童心李烈常说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 ,在学校尤其需要老师的尊重、理解、赏识和支持 ,老师要睁大眼睛找学生的优点 ,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把教师的心血、才智、热情都凝聚在对学生的爱之中 ,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教师的爱中 ;孩子们在爱中学会的是爱 ,在尊…  相似文献   

20.
情感教学充满了教师对学生的爱,这是师德的核心,是搞好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很多教育学家都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他们,时时处处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励。这就体现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即“期待效应”、“情感效应”,也就是“爱的效应”,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和热爱,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