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服务性新闻也称服务性报道,或实用性报道。服务性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讲,传播新闻信息本身就是为读者提供基本的服务:从狭义讲,是指一种特殊的新闻品种,即专门的服务性新闻,其特点是针对性强,切实可用,无偿服务。《新晚报》市民消费版面就是市民消费的指导,属于服务性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1995,(6)
想都市读者所想精心经营社会新闻齐宇强晚报与都市报的读者是广大市民,市民特别关心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因此,只有刊登质量高而又数量可观的社会新闻,才会使晚报和都市报办得让市民爱不释手。社会新闻,是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具有一定新闻价值、包含一定偶然和...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党报而言,都市报在读者定位、报道内容、新闻文风等方面与之存在很大的区别,这就对都市报地方新闻稿件的选择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本文将对这种"特殊的要求"加以分析,尝试寻找都市报地方新闻稿件选择的一般规律。一我们的报纸在为谁服务这是我们在谈稿件选择之前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众所周知,都市报是市民生活报。那么它的读者是所有的  相似文献   

4.
颠覆还是重建--市民新闻学的兴起及其应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传播科技的日益发展,借助以往仅为媒体专业传播人员所占有的传播工具,涌现了大量由市民记者采写、编辑和发布的市民新闻和博客专栏。市民新闻学具有突发性、遭遇性、开放性和非正式化等特点。面对市民新闻学的兴起,我们应建立起健全的应对机制,包括规范对传播工具的使用,树立传统主流媒体的正确心态,尽力提高市民记者的自身素质,以使市民新闻与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互为补充,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常州晚报是一份面对市民、服务生活的报纸,民生新闻是其主打内容之一。民生新闻的重要标志是,新闻视角对准普通市民,新闻内容反映市民的冷暖和需要。关注弱势群体并进行新闻扶助,是民生新闻的重要内容。2007年,常州晚报开展了一项旨在“帮助社区贫困家庭完成一个心愿”的长年性报道活动—“周末关爱”行动,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新闻什么是新闻?新闻就是像骨头一样光滑”的事件描述,没有细节,没有背景或含义,新闻是人们所需要或感兴趣的信息。对于一份地域性较强的市民报纸,新闻的内容包括,为市民提供一定量信息的内容,包括人们的商务活动、体育、教育、娱乐、科学、医疗和技术。一张优秀的市民报必须是一个信息的巨大超市。  相似文献   

7.
<正>如何参与数据新闻?如何使用市民数据服务于社会服务的改善?市民,极客与记者如何配合?看看NBC5,School of Data和Internews的经验。在Beyond crowdsourcing:How to get citizens involved in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众包之上:如何让市民参与到调查新闻之中)的主题演讲中,市民、记者分别站在他们的角度,谈到了这个问题:众包新闻的最新发展以及市民个体如  相似文献   

8.
张新雄 《新闻前哨》2003,(11):16-17
一、民生新闻是市民综合类报纸的重要方面军 1.民生新闻与它的勃兴 民生新闻是记者以普通市民的视角,对市场现象、经济活动、经济事件、经济成就等进行报道、解读的一类新闻。它关照的是市民的吃、穿、住、用、行、就业等。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主体出现多元化,出于竞争的需要,报业市场被不断细分。市民综  相似文献   

9.
《江城晚报》的定位是市民生活报,宗旨是一切为了市民,为了市民的一切。近年来,晚报的本地新闻,如时政类、社会类、经济类、文化类等新闻都有了很大改善,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以及舆论监督新闻的快速反应能力,一直是晚报新闻当中的一个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0.
市民新闻的兴起与媒介接近权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民新闻的兴起与传播景观的变动 市民新闻也称公民新闻或草根媒体,是一种崭新的新闻理念和操作实践,它不同于传统的以媒介社会责任理论为代表的新闻观,也不同于西方近些年兴起的公共新闻和民主参与理论的新闻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杨伟  江南 《新闻世界》2014,(6):27-28
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的传播空间进一步扩大。受众不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新闻传播不再是记者的特权,而是每个人的权利。市民新闻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分析市民新闻产生的背景、原因及其特征,来探析市民新闻。  相似文献   

12.
对新闻记者来说,采写时政新闻挺考验功夫。这样的新闻大多来自政府部门,涉及面广、影响巨大。采写不好,行文太庄重,语言不活泼。市民读着枯燥乏味,甚至读不下去。而采写的好,市民爱读,政府的政策又能深入人心。咋样让时政新闻更吸引市民眼球?站在市民角度采写时政新闻,是个好方法。把时政新闻变成实用新闻以往,进行时政报道的记者以参加会议、访问领导甚至拿材料为主。拿回来后,把材料或领导的讲话进行刊登。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这次与市民互动、创新实践,在奥运会期间媒体的激烈竞争中,充分调动了市民的参与性,获得新闻、活动和广告三赢的效果,为新闻策划、广告营销开启了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是新闻媒体站在社会民众的角度,从普通市民的需求出发,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播报方式,来报道与市民生活、工作和学习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民生新闻要想成为主流新闻的一部分,就要在题材选择上拓展广度,在采访报道上挖  相似文献   

15.
一、市民报如何强化本土特色1.坚守本土为王的新闻理念本土新闻在市民报的新闻架构中,要始终放在核心和最重要位置,这是攻城拔寨的利器。任何一家成功的市民报莫不是通过有影响的本土新闻确立地位。其实,本土新闻在报纸上分量越来越重要,西方发达国家从上世纪90年代已出现了这个趋势,这个趋势可以归结为娱乐化、本土化、亲近化。本土化,指的是地方新闻比例大幅上升,地方新闻是中、小新闻媒体(无论报纸、电台或是电视台)在超级巨型媒体挤压下能够赢得受众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的报道就是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疾苦,站在民众的角度,从普通市民的需求出发来报道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民生新闻隶属于社会新闻范畴,但较之一般的社会新闻,民生新闻报道更加注重理顺受众情绪、解决实际问题、保障普通群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因此,做好民生新闻报道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的失语现象广泛存在,本文将民生新闻的兴起置于城市化背景和农民特质向市民特征转化的过程中来理解,比较了农民和市民作为受众所存在的差别;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民生新闻中农民失语的现象,从定义上对民生新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红梅 《记者摇篮》2006,(5):8-10
“民生新闻”、“百姓新闻”,就是有关人民生计、市民生活、三贴近的新闻。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以服务城市市民、报道都市生活为特色。在宣传各项改革、引导热点问题时,民生类新闻善于把观察点下移,从工作和生产经营的层面,下移到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层面,生动而权威地把握好引导工作,自然而然地服务百姓生活。民生类新闻,报道的是百姓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吃喝拉撒方面的新闻,为百姓提供资讯和服务,对市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社区新闻看似琐碎,却涵盖着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结构体系。如果我们认识到并尊重社区新闻的规律,从凡人小事入手,以小见大,在充分体现新闻报道“三贴近”原则的同时,增强社区新闻的服务性、实用性,这样既能让新闻触角延伸至每位普通市民身边,又能为政府部门和市民提供沟通的桥梁,使社区新闻成为党报民生新闻报道中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