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工伤损害救济问题备受各国关注,如何设计合理的制度,充分对劳动者实施救济也成为法学界的研究重点之一。我国工伤问题非常严重,对社会、国家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如何有效地对劳动者遭受的工伤损害予以救济和预防,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外国工伤救济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工伤损害救济制度存在的不足及如何完善提出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现实中,许多用人单位认为,只要为职工办理了工伤保险,因工伤造成的一切损失便与单位无关。而相当一部分的劳动者也认为,自己也不应就工伤所受损失再向单位"找茬"。实际上,缴纳了工伤保险费,如果出现工伤,单位仍要担责。怠于申请工伤认定要担责  相似文献   

3.
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伤认定是给付工伤待遇的前置程序,工伤认定申请时效是工伤申请主体申请工伤的期限,超过其期限。有关主体便丧失工伤申请的权利。因而,工伤认定时效的设置合理与否关系到工伤职工切身利益的维护,而我国工伤认定时效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对其性质做出界定,然后对其起算点、中止、中断等问题作出新的规定,以符合工伤立法的目的和宗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t工业生产规模和个体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剧增,劳动者在工作中损伤赔偿案件也日益增多,工伤事件,职业病所致的赔偿案件也相应增加。一方而企业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利用各种手段躲避法律的制裁。另一方面由于有些工伤人员及受害者因保护个人意识淡薄,对自己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失。通过此文本人对解决、处理工伤赔偿案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大企业在工伤赔偿问题上陷入困境:一方面是普通法原则下的工伤赔偿已愈来愈对企业界不利;另一方面是企业现有的自愿赔偿计划难以解决企业面临的工伤赔偿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明智的大企业雇主选择与联邦政府及改革者合作,通过支持工伤赔偿立法来改变自己的处境。结果证明,工伤赔偿法的通过不但缓解了工人的处境,同时,企业利益在新颁布的工伤赔偿法中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嘉应学院学报》2019,(2):65-68
工伤认定是获得工伤救济的前提条件,是启动工伤赔偿程序的首要环节。2014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台,对工伤认定的相关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补充,在现实中有关工伤认定问题的关键因素如"工作时间""工作地点""上下班合理路线""因公外出"等还存在一些争议,对工伤认定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工伤保险法是社会保险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伤保险条例》中对劳动者的工伤赔偿范围和力度都作了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工伤保险在具体实施中有很多弊端和缺陷,工伤职工不能及时得到赔偿金,有的无法得到赔偿金。实践中应从工伤保险基金征缴、工伤赔偿维权程序、工伤认定时适用法律三方面保障工伤职工的权益。  相似文献   

8.
理论和实践中对见义勇为致伤能否纳入工伤争议不断,最高法指导案例94号明确了单位职工因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受伤应视为工伤。但是,见义勇为工伤认定与视为工伤认定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厘清,前者在"三工原则"上均存在特殊性。因此,在中国工伤制度下,理应进一步从单位职工、用人单位以及工伤保险行政部门三个方面来审视见义勇为工伤认定的必要性。因而,职工见义勇为,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积极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而受伤应当视同工伤,进而完善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的社会救济机制,此举将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9.
根据目前比较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必须加强对工伤事故及其基础行为的研究。工伤的基础行为是工伤发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属于工伤事故的过程载体。只有牢牢把握住工伤基础行为的目的合法性和结果意外性、偶然性这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才能准确把握工伤基础行为的法律建构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阶段工伤认定法律条款已渐趋完善,但仍存在视同工伤情形中"48小时"的认定、单位超出工伤认定申请时限的惩罚条款缺乏实践意义、工伤纠纷解决程序复杂等问题,且在实践运用中,有"伤情相对稳定"的标准机械、工伤认定决定结果生效时间影响劳动能力鉴定的进行。在此种现状下,应取消视同工伤中"48小时"的时间界限,惩罚条款要名副其实,简化纠纷程序。在具体操作中,应当根据实际残情恢复程度来判定伤情是否相对稳定,且工伤认定决定的生效与否不应影响劳动能力鉴定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
工伤保险关系到工伤职工及其家庭的生活和生存。工伤保险争议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发生的频率也较高。如何处理工伤保险争议?本从工伤保险争议的性质,以及工伤保险争议处理的依据、原则和法律适用等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以期对工伤保险争议处理的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工伤赔偿救济从一元制向二元制发展,形成了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赔偿并存的局面.现行法律却对工伤赔偿法律适用问题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司法实践适用不一,严重影响了法律的统一性.在私法和社会法适用并存时,应在兼顾公平合理的基础上,树立以社会法优先适用的立法理念和司法理念,工伤赔偿采用补充模式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在最大限度内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真正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3.
第三人侵权引发的工伤事故责任,认定时往往出现工伤保险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竞合,并由此形成多种损害填补制度并存的局面,选择何种救济模式关系到劳动者、用人单位、社会等多方主体的利益平衡。通过介绍国外解决此问题的四种不同模式,结合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确保全面赔偿和不违背"受害人不应因遭受侵害获得意外收益"原则的前提下,对工伤保险待遇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时的救济模式进行探讨,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侵权的多元化救济模式导致了工伤保险责任与民事赔偿责任的竞合难题。在评述理论界的相关观点,分析我国现行立法规定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应当从工伤保险制度设立的目的和初衷进行考量,并据此提出了以替代模式为主、补充和选择模式为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责任保险的出现对传统的侵权行为法理论形成了巨大的挑战。除否定了传统侵权行为法所隐含之吓阻或预防损害发生之功能外,责任保险还改变了人们在侵权事件发生后的行为方式,从而在责任性质和赔偿金额以及侵权诉讼等方面影响了民事侵权责任的最终认定。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供给的公共政策议程背景、经济失衡背景以及现实问题背景三大背景,从农民工、政府及企业三方契约参与者理性选择角度,展现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供给中应有的基本战略认识。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险信息系统(SOCIAL INSURANCE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套包括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等社会保险一体化的计算机网络软件本文主要对该软件的子位组成、功能及网络设计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District costs for teachers’ health insurance are, on average, higher then employer costs for private-sector professionals. How much of this is attributable to collective bargaining?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question using data from the National Compensation Survey (NCS) of the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BLS) and the state of Wisconsin. In addition, the impact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on employer costs is decomposed into the impact on total premiums and the employer’s share of those premiums.  相似文献   

19.
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表现是判定大学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根本依据,基于此,本文引入了外部认可视角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这一概念,即根据外部用人主体在人才遴选和使用过程中的认可程度来评估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而设计了评估模型,从国际、国内和用人机构三个层次,通过定性调查和结构化访谈对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估,克服了已有各类评估对毕业生的实际表现缺乏考察的局限。评估结果表明,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在专业技能上得到了国内用人单位相当程度的认可,但他们在获取国际认可上还有很大的提升余地,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也暴露了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在现实中,因第三人侵权引起的工伤事故时有发生,比如在上下班途中或在履行工作职责时被他人违章驾驶的机动车撞伤,就是典型的因第三人侵权引起的工伤,这就是使工伤保险与第三人侵权常常产生竞合。那么在产生竞合时,如何使用法律,对于受害职工或其亲属究竟应该得到怎样的赔偿,在司法实践中常引起大的争议。因此,就这一问题做出探讨,以期在司法实践中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