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马雅可夫斯基讽刺诗中 ,有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讽刺手法如戏拟讽刺、独白讽刺、怪诞讽刺等 ,这些讽刺手法的运用 ,使马雅可夫斯基诗歌的讽刺意味更浓、讽刺效果更强烈 ,从而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杂文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讽刺手法的运用独具特色。文章认为其讽刺艺术特色有如下几方面:夸大讽刺对象、恰到好处运用多种修辞格的讽刺、以夷制夷的讽刺、不失幽默的讽刺和尖锐泼辣的讽刺用语。  相似文献   

3.
张天翼的小说富有鲜明的讽刺色彩,他将讽刺的锋芒指向社会、人生,着重刻画了三种庸俗的丑态。辛辣的讽刺贯穿其作品的始终,他的讽刺之作,在现代讽刺文坛上具有特殊地位。幽默、诙谐、夸张的艺术手法,使张天翼讽刺小说的语言特色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的作品中,所采用的讽刺手法,会因讽刺的强度不一样,致使讽刺的程度不一样。而这种讽刺手法是建构在语言文字板块之中,其讽刺意义也是来自不同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5.
讽刺是《围城》的主要艺术特点。本文试图从讽刺的范围、力度、手法、艺术效果等方面来探讨讽刺艺术在《围城》中的体现。从讽刺的范围看,讽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讽刺的力度看,既有表层意义又有深层意义;从讽刺的手法看,灵活多样,主要运用了比喻、心理刻画、漫画法、戏谑法等;从讽刺的艺术效果看,入木三分、切中肯綮,达到近乎完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宋永晖 《考试周刊》2014,(43):25-26
钱钟书在所著的《围城》一书中,充分运用了讽刺艺术,包括:对教育制度和教育状况的讽刺;对民情世风的讽刺;对交通状况的讽刺;对"并肩作战"的盟国的讽刺;对其他方面的讽刺。  相似文献   

7.
《围城》里的讽刺艺术特色浓厚,可谓无处不在。深刻的讽刺主题,广泛的讽刺范围,通过故事情节和入微的细节描写自然体现的精深讽刺意味;讽刺的手法多样灵动,比喻、借典、比较、推理等顺手拈来;讽刺的语言更是或泼辣尖锐,或幽默诙谐,令人拍案。  相似文献   

8.
《围城》的讽刺艺术不仅表现在讽刺的广度、深度,更重要的,这部讽刺作品体现出作家对于讽刺艺术的不懈探索,塑造了独特的讽刺形象,形成了独特的讽刺风格,显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小说是语文教材中的重镇,讽刺小说特色突出,尤为学生所喜爱. 教师要讲出讽刺小说的特色却并不容易.很多以讽刺著称的小说,学生往往感受不到讽刺的效果,有时甚至会一脸茫然地问:“怎么讽刺了?” 要讲出讽刺小说的特色,就要知道讽刺效果到底从哪里来.很多文学作品都会用到讽刺,但能够称为讽刺小说,一定是从整体而不仅是局部体现了讽刺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讽刺艺术是《围城》的一大艺术特色,它讽刺范围的广泛性、入骨的讽刺意味是通过故事情节及精雕的细节描写自然流露;讽刺手法灵活多样,比喻、典故、比较、推理等随处可见;讽刺的语言更是诙谐幽默,尖锐泼辣,令人赞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宏观地比较了中西方讽刺小说巨匠吴敬梓和斯威夫特在世界讽刺小说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讽刺艺术上的异同,指出《儒林外史》和《格列佛游记》的出现,实为世界讽刺小说历史变迁的两个重要标志,预示着世界讽刺小说成熟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2.
讽刺喜剧中究竟应该如何运用“讽刺”? 笔者认为莫里哀喜剧堪称讽刺喜剧创作可资借鉴的一面镜子和某种范本。本文从将讽刺崇奉为喜剧创作之核心原则、以讽刺作为喜剧创作赖以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讽刺在内涵底蕴上富有的审美特征三个方面,就此问题展开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13.
王世立 《华章》2007,6(9):184-184
作为明清小说名作的代表,《镜花缘》除了具有生动离奇的故事情节,光怪陆离的想象世界之外,其艺术价值还表现在小说的讽刺艺术上.和古典讽刺小说巨著《儒林外史》相比,《镜花缘》的讽刺技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戚而多谐;婉而多讽;寄寓讽刺和现实性讽刺相结合.其中,寄寓性讽刺和现实性讽刺相结合是《镜花缘》的独创.  相似文献   

14.
张天翼以独特的讽刺风格在他的作品中采取了夸张、对比、细节、反讽等漫画化讽刺手法,勾勒出被讽刺人物的嘴脸,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达到讽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早在"讽刺之书"《儒林外史》出现之前,蒲松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里已有不少堪称精品的讽刺短篇。在这些小说中,蒲松龄采取了既不同于西方讽刺小说的笔法,又异于中国其他讽刺小说的艺术手法,即把中国古代的俳优讲说滑稽故事、讽刺喜剧、笑话以及相声艺术诸种手法掺合进小说,因而形成蒲松龄式的独特讽刺风格。《聊斋志异》中的许多篇什,都可以当作一幕幕讽刺喜剧来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讽刺的生命、讽刺的高度、讽刺的方法三个方面,就真实、典型、自描等具体事例,对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讽刺的运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影响很大的笔记小说。自清末以来,学者对该书的评价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而对其讽刺艺术则鲜有人论及。本文试就其中四个方面:讽刺的客观真实性;讽刺的深刻性;讽刺的分寸感;讽刺的具体技巧,略加讨论,希望有助于读者对《阅微草堂笔记》的讽刺艺术作些适当了解。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个性、人生观、创作心境和创作内容的不同,萧红小说的讽刺里晃动着寂寞的影子,而张爱玲小说的讽刺是打着苍凉底色的。她们的讽刺多用反讽,温和、有情致。讽刺是萧红的手段,目的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寂寞是萧红的心灵,也是时代造成的群像人物的精神无助。讽刺是张爱玲悲剧人生观、虚无人生观的补充,讽刺里有理解的宽容和悲悯。  相似文献   

19.
《斩鬼传》是《儒林外史》之前的一部特色鲜明的寓意类讽刺小说。作者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将讽刺的锋芒直指人类的道德缺陷和丑恶癖性,使众多"人鬼"穷形尽相。小说善于运用对比、衬托的讽刺手法,在衬比之中彰显讽刺对象;作者秉持冷静的态度,不加半点评述,让人物尽情地表演,在冷静客观中呈现人物的言行、刻画讽刺对象。此外,小说还使用了主观直斥和合理夸张等讽刺手法,讥刺了人类诸多弱性。《斩鬼传》的讽刺艺术和风格,对后世讽刺性小说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捧尘土》是一篇以讽刺手法著名的长篇小说。讽刺手法贯穿小说的始终,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环境描写,作者都用讽刺表达了主题。这一手法使该小说成为讽刺小说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