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正基督教与印度有着悠久而古老的联系,这种联系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1世纪。印度基督教传统认为,公元52年,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圣多马在南印度的喀拉拉邦登陆,并在那里建立了七个教堂,基督教因此传入印度。此后历经叙利亚东正教、葡萄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三个十分显著的时期,发展至今。三个时期印度因受不同特征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产生过不同的基督教艺术形式。基督教初传印度时,正值印度佛教鼎盛期,印度艺术与佛教的关系太过紧密,基督教艺术发展甚微。因此,印度早期的基督教艺术作品,只有极少量得以流传下来。最早也是最能代表印度基督教艺术符号的是所谓的"圣  相似文献   

2.
<正>印度基督教传统认为,基督教早在公元1世纪中叶就由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圣多马(St.Thomas)传入印度,并发展至今。在大多数国家,基督教进入被传教国家后,都会不同程度地介入当地的文化传统之中,印度也不例外。基督教传入印度经历过叙利亚东正教、  相似文献   

3.
奥地利的埃尔文·勃哈文、赫伯特·布兰德、贡特尔·达米希、胡伯特·沙伊贝尔、瓦尔特·沃帕瓦和奥托·奇特科等6位艺术家今年夏天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了他们的近期作品。这些画家1948~1959年间出生,上世纪70年代就读于维也纳两所艺术大学。正是他们的老师,二战后的那代奥地利艺术家们,将西方艺术世界已具规模的抽象艺术和非具象绘画带回祖国,而影响了年轻一代抽象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实践方向。抽象绘画在20世纪20年代的巴黎、慕尼黑和莫斯科所激起的第一次浪潮擦肩而过,与奥地利艺术家失之交臂,当时兴起的两个绘画方向在奥地利都未留下显著…  相似文献   

4.
于涛 《世界文化》2012,(11):22-24
21世纪以来,世界视觉艺术的先锋派艺术家和设计师们通常借助期刊来展示他们的作品,作为艺术探索的实验性平台。这些2000年以来创办的杂志涉及绘画、摄影、设计等艺术形式,展示了新的图片编辑及绘画技法,为我们提供了第一手的直观资料。它们是艺术家表达自我的最好媒介,以独立、创新、开放的姿态推动和促进艺术发展。通过这些媒介可以窥见到当代艺术发展的前沿动态。  相似文献   

5.
波兰的招贴画艺术发展始于20世纪初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及波兰1918年重获独立之后,招贴画作为单独的艺术门类逐渐形成。招贴画艺术家在诸多领域里寻觅着创作灵感,包括从民间艺术中提炼其简单化的形式和许多装饰成分,并将这一切运用到招贴画艺术中。这一时期招贴画的表现形式仍属绘画作品。后来  相似文献   

6.
<正>摄影艺术创作在"一战"与"二战"期间尤其丰富而多样,艺术家们在图像设计、抽象表达和构图形式上投入了极大的创作热情,充分发挥了创新潜能。托马斯·沃尔特收藏的148位艺术家的300多张摄影作品记录了这些创作时刻,现今由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呈献给公众,展现20世纪20至30年代这一变革时期的现代摄影艺术及我们所处的影像世界。这次展览集中展示了这些作品的拍摄地及拍摄手法,从摄影历史和起源及摄影材料、技法和传播方面对现代摄影艺术进行了深入探索。不管出自街拍还是工作室,这些先锋摄影作品中透露出摄影  相似文献   

7.
绘画创作如果没有经过艺术家自我感化的过程,停留于对生活表象的模仿与复制,是无法打动观众的。绘画艺术的本质是对人类或个体情感的揭示,这种情感与精神对应的是艺术家的情感投入和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8.
刘晓敏 《世界文化》2009,(10):15-17
20世纪是西方当代绘画最为风起云涌的一个世纪.非理性思潮得到进一步扩张和发展,观念艺术思潮普遍融入架上绘画艺术之中.使得当代艺术家对传统绘画的思想、观念及具体的形式、表现方式进行思考,和谐的观念受到极大的挑战和质疑,绘画手法和构图原则不断被颠覆。在这段期间涌现出埃里克·菲舍尔、大卫·萨利、安塞姆·基弗、约尔格·伊门多夫、格哈德·里希特等西方当代绘画大师,他们的作品或是具有各种各样的创造手法.或是离经叛道的非和谐构图。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德国为中心的表现主义艺术,以北欧和斯拉夫精神的悲剧方式,构成了流派的特色。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奔放不羁而又优美抒情。艺术家们以自然率直而又原始天真的想象作画,形成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梦境般的视觉效果。上世纪80年代末,许江留学德国,在那期间,他进行了大量的跨媒体实验,体验了观念艺术的多种形态。显而易见,许江的艺术创作受到最现主义风格的深刻影响。然而,穿过许江作品视觉形式的表层,进入他艺术的理智世界,我们便能深切地感受到艺术家恢弘而深厚的民族精神的品格。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80年代的早期,来自澳大利亚中西部沙漠的土著艺术家,创作了大批绘画,改变了人们对土著艺术的印象。土著艺术是澳大利亚艺术的重要“流派”,是值得世界关注的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绘画,观者可以了解,当地居民如何通过艺术表现其生活、历史及文化的 。《澳大利亚土著艺术展》由《帕潘亚绘画:来自澳大利亚沙漠》和《宝歌:澳大利亚当代原住民艺术》两个展览共计92件展品组成。——编者  相似文献   

11.
于涛 《世界文化》2011,(9):30-31
最近大卫·史密斯的雕塑作品在纽约现代博物馆展出,使这位艺术家再次获得人们的关注。大卫·史密斯(1906—1965)是最早创作金属焊接雕塑的美国雕塑家之一,被公认为同代人中最伟大的美国雕塑家。他创造了20世纪最值得纪念的作品,以使用工业材料,特别是焊接钢铁以及探索开放性、直线性结构为特征,对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的雕塑艺术进行了变革。他的作品体现了美国从乡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转化的精神实质。面对这个机械化控制的新时代,史密斯深信艺术家也应接纳工业材料和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和扶植政策,儿童艺术教育前景很不乐观。一场名为"我的孩子能行"的展览希望借展出24位当代著名艺术家儿时的作品来强调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艺术家不是一出生就具有艺术天赋和创作能力,但他们大多数在儿童时期就已显现出远超同龄人的好奇心、观察力、探索精神和审美个性。儿时的艺术经历为他们日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展览承办者"艺术计划"组织一  相似文献   

13.
高更:变形记     
于涛 《世界文化》2014,(11):22-24
<正>近日一些保罗·高更珍贵而出众的版画和复写素描作品出现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里,从中可以窥见其著名绘画、木雕和陶瓷作品的痕迹。此次展览汇集了艺术家的150件作品,如此深入全面地赏鉴高更的作品还是第一次。这些出色的作品创作于1889年至其卒年1903年期间,反映出高更的艺术表现方式涉猎之广,从最原始的木刻浮雕到珍贵的水彩单版画及大幅玄妙的复写素描。这次展览再现了高更生活和创作的重要时刻及其艺术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文化大潮中,观众企盼一支富有实验性与创造性的艺术新军。可喜的是,在近日一个绘画展览上,我们见到了这一类型的青年艺术家——李永安及其作品。“实验室艺术”的概念,是西方评论家在后现代信息社会中提出来的。西方的实验室艺术沿着西方的文化传统在20世纪显示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的今天,中国画家面临极大挑战。如何发展我们的“实验艺术”?如何使中国百姓接纳我们的“实验性艺术”?如何摆脱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桎梏,又创作出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国际化的“实验性艺术”?青年画家李永安用她的艺术实践回答着上述重大的问题。李永安…  相似文献   

15.
马月兰 《世界文化》2013,(12):22-24
提香威契里奥(TizianoVecellio,1482—1576)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鼎盛时期“威尼斯画派”最杰出的艺术家。其绘画《基督与法利赛人》(又名《纳税钱》)创作于1516—1518年。据记载,该画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乔托《犹大之吻》壁画的启迪,情节来自《新约马太福音》第22章耶稣与法利赛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中外文化交流》2008,(2):97-97
西方艺术评论家肯尼斯·克拉克在其著名的《裸体艺术论》中提出:赤裸,指的是踏出浴缸后的你我两人,而裸体(THE NUDE)是一个艺术范畴。艺术史作为一门学术种系,在过去的60年中已经累积了数千篇关于身体、裸体及躺姿裸女的作品以及如何定义艺术与艺术家的文章。西方绘画雕刻艺术在人体中也已探索了数千年,翻来覆去地表现着人体,在裸体的刻画中透露出不同时代的审美情趣、思想感情和社会思潮的变迁;同时也呈现不同艺术家裸体表现的独特趣味与风格。  相似文献   

17.
张林初 《世界文化》2011,(10):48-52
西班牙画家、雕刻家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是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也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一生共创作了近37000件作品,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在世时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法国卢浮宫的画家。  相似文献   

18.
乔治·席格尔(1924~2000),美国20世纪最重要且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其艺术生涯起于绘画,自上世纪60年代起他由平面转向立体,以家人和朋友为模型,创作无数真人大小的塑像,并以椅子、长凳、窗框等实物,组合成独一无二的装置艺术。  相似文献   

19.
正18世纪的京都在日本艺术史上大家辈出,诸如伊藤若中、曾我萧白、圆山应举??这一时期,艺术家们百家争鸣,被誉为"京都文艺复兴"。其中,江户时代的与谢芜村,在用短短十七个音节咏叹百感人情的俳句世界中,与松尾芭蕉并称泰斗。不过,芜村的本职并非创作俳句,而是绘画,在他留传于后世的绘画作品中,有多达三十件被指定为国宝级文化遗产,可谓当之无愧的大师级  相似文献   

20.
在伦敦与中国人合伙经营中国当代绘画的朱丽亚·克尔曼说:“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艺术家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中国的当代艺术家正在大量崛起,其作品思路越来越开阔。”[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