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有许多爱好:弹钢琴、唱歌、画画……但是我最喜欢的是“剪纸”。我会剪好多好多的花样:有窗花、“喜喜”字、鲤鱼……记得我6岁那年,就喜欢用剪刀剪纸。当时只剪一些糖纸或包装纸上的图案。我把那些花呀,鸟呀,小兔子呀的图案都剪下来夹在书本里。后来,我就用白纸剪,我拿着白纸瞎剪一通,发现经过折叠后能剪出对称的图案,虽然是乱剪,花样还是挺不错的。上幼儿园大班时,老师教我们剪窗花。我当时别提有多兴奋了。回家后就一直在剪。剪出了许多漂亮的图案,我的作业老师还在课堂上表扬我呢!从此,我就喜欢上了剪纸。有一次,我在剪一个有些难度的…  相似文献   

2.
我最喜欢一个词:"心灵手巧",剪纸就是妙手生花的一项活动,每一个孩子都是母亲用心剪出的窗花,她们剪空了自己大半生的时光,十二生肖就在吉祥的空间里长出翅膀,凌空飞翔。  相似文献   

3.
剪纸作为中国的一种民间艺术,一直受到大家的钟爱。但是,对于小年龄的孩子来说,要像艺术家一般去剪出那些活灵活现、富有生气的事物实在有些难度,光是让孩子怎么学会剪,剪的光滑已经让老师伤透  相似文献   

4.
郭莉 《福建教育》2007,(3):36-39
师:这些剪纸漂亮吗?(边说边展示课件。)剪纸艺术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今天老师也想动手剪一个,看看老师会剪什么呢?(教师拿出一张红色的纸,先对折,然后剪出了心形的一半。)这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自从美术老师教我们剪纸后,我的课余生活就多了一项内容,也多了一份喜爱。每天中午、傍晚,我都要剪纸,剪些字、图案呀,有时自己也不知剪出什么,可看到自己剪出的东西和拿起剪刀的感觉就是兴奋,就是好。我的桌子上、纸篓里都是剪下的碎纸,花花绿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公开课上,我作为客人老师来到了一(1)班,坐在一个小女孩身边。小女孩扎着羊角辫,两只眼睛忽闪忽闪的,我想她一定是个活泼,伶俐的孩子吧!果然,课堂上听到了小女孩多次精彩的发言。每当这时,我总会拍拍她的小脑袋,好像是在表扬她,又好像是在鼓励她,小女孩更“专心”了。  相似文献   

7.
去母亲那里,打开抽屉,会发现一本泛黄的画册,里面一幅幅都是剪纸方面的范图。这本小册子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是我的伙伴,那时候没有玩具,空闲的时候就缠着大人讲故事,而父母工作繁忙,根本没有时间坐下。于是拿出一片纸,递上一把小剪刀,再把这本画册扔在面前,命我在纸上剪了又剪,剪出好的给予表扬,不好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幼儿剪纸技能的培养是一个渐进过程,离不开兴趣的持久性支持。在教学中,如果忽视了幼儿剪纸兴趣的启迪和投入,虽然同样可以落实技能训练的目的,但时间一长就会使幼儿感到压抑、厌倦和畏惧,枯燥中诱发抵触情绪。能剪出一件令外人满意的作品,却剪没了自己的好心情,心理上与剪纸的距离越拉越大,倘若没有了课堂和老师的约束,剪纸艺术可能会像断了线的风筝淡出幼儿的视线。  相似文献   

9.
徐莉 《师道》2010,(9):1-1
小意的画大小不一。起初她几乎把全部的注意力倾注在正画着的人与物上,纸的边沿仿佛不存在。画完之后,她再用剪刀剪出一个她觉着合适的尺幅。画得好好的画儿.剪了多可惜。可仔细看过小意的画,我发觉她有自己的理想框架,只是并不按照老师所教授的,一开始便把画画到纸的框架内,合理布局,而是通过事后裁剪纸张调整框架的大小和样式。看似胡乱的裁剪,却说明孩子非常清楚框架的重要性.这种意识管理着她分布形状和空间的方式,它不是毁坏,而是创作的继续。是因为有了这一层的理解,我才能乐滋滋地看着她画完画再把画纸剪个七零八落。  相似文献   

10.
宝宝如此娇嫩,怎么给他剪指甲呢?万一剪出了血如何是好?剪还是不剪,迷惑中…… 虫虫刚出生的时候,指甲就有点长了,但我们都不敢剪。后来她1个多月大了,两只小手老是四处抓抓的,经常会把自己抓伤,我和老公就计划着给她剪指甲。平时老公就笨手笨脚的,这活更是干不了,大家都不敢上,我就想我是孩子她妈嘛,我不上谁上啊。等虫虫睡着了,我拿着一把小剪刀就上了。剪得很快,所以第一个指甲的形状……呵呵,真的是很怪的样子哦。 虫虫妈  相似文献   

11.
<正>剪纸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趣味剪纸也是孩子们喜欢的手工游戏。幼儿教学中,引导小朋友剪出变换出各种生动可爱、富有情趣的可爱小动物、小树、花朵等造型来,让他们获得成功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一、创设良好的剪纸艺术环境——爱上剪纸让孩子学习剪纸,首先老师要给孩  相似文献   

12.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肖峰在一次家教咨询活动中,有位母亲向我说起了她刚上小学的女儿。她说其女儿聪明伶俐.因而深受老师的喜爱。于是老师做什么事都爱叫她,动不动就表扬称赞她一番,弄得她成了老师的“小红人”。按说自己的孩子得老师的宠家长应该高兴才是,可这...  相似文献   

13.
今天刘婉凝的妈妈来送孩子时告诉我,婉凝昨天回家见到谁都说:“今天王老师表扬我了,还奖给我一个小苹果!”我知道表扬对于幼小的孩子意味着什么,但真没想到婉凝竞这么在意我对她的表扬和鼓励,因为在这以前我几乎没怎么注意她,更谈不上什么表扬了。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平谷县乐政务乡中心幼儿园的老师充分运用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手段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孩子们看到什么就剪什么,让观摩者在感慨其高超技艺的同时,更为他们的大胆、自信、专注所折服。对该幼儿园孩子们剪纸的精彩表现,本刊今年第1期《乐政务,剪出一片天空》一文已作了详尽的描述。那么,何以使这些农村孩子的剪纸技艺达到这种炉火纯青的程度呢?下面这篇文章或许能帮助我们更进一步走近乐政务的老师和孩子们,了解他们所走过的轨迹。  相似文献   

15.
一只纸篓     
在幼儿园里,女儿特别爱上剪纸课,她的“作品”也经常被张贴在黑板上展览。如果哪一天在幼儿园上了剪纸课,她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我们老师又教他们剪什么了,然后找出纸和剪刀一个人默坐着剪起来。我看到她这样心里很高兴,毕竟是女孩子嘛!可她有一个坏习惯,就是会将废纸扔得到处都是。每  相似文献   

16.
一天,我去幼儿园接孩子回家,老师交给我一张纸,说:“这是茜茜的手工作业。”我高兴地接过女儿的“作业”,只见白纸正中央歪歪斜斜地贴着一盆涂过色彩的剪纸花。我问女儿:“这盆花是谁剪贴的?”她歪着小脑袋,得意地说:“是老师剪的,我自己贴的。”就是这件并不象样的“作品”鼓舞了我,从此我每天晚饭后,都教她剪剪贴贴。初开始,我找一些简单的图画,如苹果、桃、桔子、萝卜等,让她观察它们在图片上所处的位置,接着剪下这些实物图,教她仿照原来位置用浆糊把它们贴在白纸上。后来,我有意把某个实物图一分几块,让她自己再拼成一个完整的。等到女儿基本掌握了粘贴简单实物图的方法后,我又  相似文献   

17.
我有一个大妈妈,她是一所小学的美术老师。她特别喜欢剪纸,给我剪了很多剪纸。有动物造型的,还有一些造型很有寓意,比方说"喜上眉梢""四季平安"等。动物造型都是一些活泼可爱的小鸡、小鸭、小猫、小狗。"喜上眉梢"是一只喜鹊停在梅花枝头上,"四季平安"是四朵花插在一个花瓶里。  相似文献   

18.
花婆婆剪了一辈子的剪纸。她会剪会笑的人、会哭的人;她会剪跳舞的动物、唱歌的动物;她会剪房子、道路、森林、河流;她最会剪花,各种各样的花,华丽的玫瑰、牡丹、海棠、芍药啦,朴素的杜鹃、雏菊、米兰、蒲公英等等。她剪得太好了,一朵朵花像在她手里盛开。人们不住赞叹:“太美了!别人是妙笔生花,你可是妙手生花呀!”于是人们亲切地叫她花婆婆。其实,她不姓花,她最初的梦想也不是剪纸。她想当一名画家。画画颜料很贵,家里穷,买不起。她就学了剪纸,每天用剪刀画画。她一辈子没有结婚,就陪着自己的剪刀过日子。冬天来了,北风吹得紧。花婆婆已经…  相似文献   

19.
一、动手操作———剪剪师 :同学们 ,你们看见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吗?一枚硬币?(对 ,)它是什么图形?是圆形的。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一张长方形的纸。现在请同学们拿起剪刀 ,剪一个圆。生1 :老师 ,我剪出来的图形怎么不圆?生2 :老师 ,我剪出来的图形也不象圆?生3 :老师 ,我剪出来的图形好象是圆的。师 :那为什么有的同学能剪出圆 ,有的却不是一个圆?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二、小组研究———画画师 :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对折的小正方形拿好 ,你们以小组为单位 ,研究一下剪出来的图形 ,为什么有的同学一下子能剪出圆 ,有的却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剪纸图案,了解对折次数和剪出图形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从而感受图形的平移和旋转。2.在剪纸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及合作意识。能力目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能剪出并排排列的图案和围成一圈的图案。情感目标:欣赏有规律的剪纸图案,提高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教学重点:在剪并排排列的图案过程中,明确每增加一次对折的次数,剪出的图形个数是前一次的2倍。教学难点:利用图形的旋转剪出围成一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