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汉语史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诗经》的语音状况反映了上古的语音状况。《诗经》中有许多特殊的韵字,它们的语音与后世有比较大的区别。文章主要分析上古之部、文部的部分韵字在《诗经》及相同、相近时代文献中的用韵状况,略与中古比较。  相似文献   

2.
从毛传和郑《笺》来看,前人已认识到《诗经》中“不”字作为语词的大量存在。从汉语构词的特点、《诗经》造句的特点和语音特点考察,《诗经》中大量“不”字都是语词,而非否定判断动词。  相似文献   

3.
蒲霏  郑绮 《现代语文》2009,(11):50-52
本文对《诗经》中的双音节联合式复合动词性结构的成词情况进行了考察,并初步探讨了其内部组成成分的语音和意义关系与这种结构成词的关系。通过各种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诗经》中的双音节联合式复合动词性结构的成词率很高;而其成词结构中一半以上是由两个语音有关系的音节组合而成,两个音节之间的意义联系也较紧密。“意义相近,但其中一个动词比另一个动词更具体或更具有描摹性”的两个单音节动词组合而成的双音节联合式复合动词性结构最易成词。由此可见,《诗经》中双音节复合动词性结构中两个音节的语音和意义关系都对其成词情况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诗经》衬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术界对《诗经》衬字的研究处于零散、不系统的状态。本穷尽统计了《诗经》中的衬字,共有46个,使用1193次。《诗经》衬字的语音与诗歌体裁紧密相关,声类中以舌、喉音居多,韵部中阴声韵居主体地位,韵腹以[e][a]居多。《诗经》衬字是在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由于长期处于某种结构中,有些衬字的用法逐渐稳定而具有了某种词性,保存在后世的语言中。  相似文献   

5.
用保存有丰富古代汉语特征的方言分析古代诗歌,有助于克服语言障碍,探索作品的本原形态。本文利用分散留存于闽南语及赣方言中的古汉语语音特点、特殊词汇、语法现象,分析了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宋代朱熹《观书有感》和上古时期的《诗经·东门之池》、《诗经·何彼秾矣》、《诗经·将仲子》等5首古诗,表明方言学与古代文学的学科交叉,既有利于在古籍整理中进行正确释读,也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古代诗歌教学。  相似文献   

6.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有一篇讨论《诗经》的文字,被题为《孔子诗论》。《孔子诗论》中有大量的通假字。文中对《孔子诗论》中的通假字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分析,指出了这些通假字在声、韵、调三方面所反映出的上古汉语语音的特点;同时也指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这篇讨论《诗经》的文字,在没有弄清它的真正作者之前,题为《诗论》最为确切。  相似文献   

7.
音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语音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大致可分上古、中古、近古和现代四个时期。结合研究对象,可把音韵学细分为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等韵学四个部分(略去了人们比较熟悉的现代语音)。古音学以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特别是《诗经》为主要研究对象,是研究上古汉语语音系统的。今音学以《切韵》、《广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诗经》中语音变化较大、音理较为复杂的通假字和本字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这些通假的古音依据,明确了其古今音变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诗经词典》中的拟声词加以甄别和补充。以文献、文意和字形相结合来确定是否拟声词,归纳出《诗经》拟声词的四个特点。参照后代材料,可以看出:摹拟同一主体的拟声词间具有语音联系;重新审视上古复辅音声母问题,对韵部间关系的认识可开辟一条新路;词语结构的发展与语体有关。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中用在变易主谓句的“其”字历来说法各异,本文试从语法、语义、语用、语音修辞等几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其”字的代词属性。  相似文献   

11.
从《诗经》与儒、释、道;《诗经》与政治文化;《诗经》与农耕文化;《诗经》与宗法文化;《诗经》与伦理文化;《诗经》与婚丧文化;《诗经》追求自由的倾向等七个方面阐释了"诗经文化"。《诗经》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明与文化的镜子,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1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对我国文学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故而很多学者对其诗篇深究不已,对《诗经》的解释,一是以礼说《诗经》,一是以诗释《诗经》,这里谈谈以诗释《诗经》。以诗释《诗经》就是视《诗经》为文学作品,如同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样,它是既要谈其诗的思想性,又要感悟诗的艺术美。而与之相应的是以礼说《诗经》,即是用礼仪礼制解释《诗经》中相关的诗篇,用产生《诗经》的那个时代的礼仪制诠释《诗经》中含礼之诗,这对于诗的解释来说似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诗释《诗经》似乎显得合乎规范和常理,解…  相似文献   

13.
王质是宋代《诗经》研究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诗经》研究专著《诗总闻》能用文学的眼光来关注《诗经》,从多方面对《诗经》的文学特质加以论述,展现了《诗经》清新明丽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14.
明代诗话对《诗经》的文学品评,主要围绕四个话题展开:对《诗经》的产生历史进行文学性的探源;对《诗经》的审美意蕴进行多视角的揭示;对《诗经》的表现手法进行悉心细致的体味;阐述《诗经》对后世诗风诗情的智慧启迪。明代诗话对《诗经》的文学品评使得明代《诗经》的文学阐释更为精彩。  相似文献   

15.
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和宋代朱熹《诗集传》是诗经学史上两部重要的著作。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称《毛诗正义》为《诗经》研究的第二个里程碑,《诗集传》为《诗经》研究的第三个里程碑。洪湛侯《诗经学史》认为《毛诗正义》集汉魏《诗》学之大成,《诗集传》是“诗经宋学”集大成的权成之作:  相似文献   

16.
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和宋代朱熹《诗集传》是诗经学史上两部重要的著作。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称《毛诗正义》为《诗经》研究的第二个里程碑,《诗集传》为《诗经》研究的第三个里程碑。洪湛侯《诗经学史》认为  相似文献   

17.
《四库全书总目》"诗类"共收《诗经》书目147部。在提要中,四库馆臣强调《诗经》的经学地位,反对删改《诗经》,主张在研究《诗经》时兼收并蓄,消除门户之见,同时强烈反对从文学角度解读《诗经》。  相似文献   

18.
汉代对《诗经》的研究继承了先秦研究《诗经》的成果,同时也注入了汉儒对于《诗经》的独特思想和汉代的时代特色。上博简《孔子诗论》的出土,使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先秦与汉代在说《诗》态度、对《诗经》社会作用认识、对《诗经》政治作用认识、对《诗经》历史性认识等各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史记》主要采用间接引用与直接引用《诗经》的方法,前者据《诗经》诗句写史,从《诗经》中摄取史料;后者则是直接引用《诗经》中某些篇章的诗句,以阐述自己对史实的观点。这种引用《诗经》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清代至今,对明代《诗经》学的研究仍存不足,而明代《诗经》学研究又在整个《诗经》学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现以《诗经》中《小雅·采薇》篇为例,从对明代《诗经》学著作中关于《采薇》篇的资料整理出发,期望通过对现象的分析,管中窥豹,见出明代《诗经》学的衍进方向,并于《采薇》篇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