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大街小巷“网吧”开。“网吧”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娱乐休闲的好去处。然而,“网络世界”这一“虚拟空间”也给我们带来了现实的问题。此时,家长该做些什么呢?要掌握孩子网上交友情况中小学生有不少人上网聊天。一位中学生说,在网上说话很自由,不像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说话那么紧张,而且能够和陌生人交流,也很有趣。纯真的孩子们并不知道,网上闲聊,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许多网络骗子在聊天中,骗取孩子及其家庭资料。鉴于这种情况,家长应该与孩子多交流和谈心,了解孩子的上网情况,特别是网上交友的情况。家长知道孩子上网交…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网络发展迅速,网吧随之红火起来。繁华街道两旁的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地开设起来,醒目的招牌,闪烁的霓虹灯,似乎为城市增添几分繁华,然而谁又了解繁华背后隐藏了些什么呢?目前,城区办证的网吧也打着正规的牌子让许多中小学生上网,未办证的更不在话下,这些网吧吸引了大批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当今很多家长很害怕孩子上网,所以他们认为只要家里的电脑不上网,孩子就不能上网。可是这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当今的时代是“e时代”,剥夺孩子在网上驰骋的权利,是不是也就是剥夺了他个人发展的机会?父母在这里做的应该是学习或了解互联网而不是向孩子”关闭”网络或其他媒体。父母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脑的普及,上网已成为人们工作或业余时间的常事。街头网吧也如雨后春笋,给还没有电脑的人们提供了网上冲浪的便利。网络在人们工作以及文艺娱乐、通讯交友等方面,都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鉴于未成年人在上网活动中不能很好地辨别、抵御网上不健康的资讯,以及不能自控,以至通宵达旦沉迷上网,既影响学业,又损害身体健康的现象。为了保护孩子身心健康,国家早就明文规定,网吧不得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还对网吧的营业时间做了限定。但一些网吧老板为了多赚钱,用所谓“优惠措施”吸引中小学生上网,如提供快餐,帮学生做作业,代其父母参加家长…  相似文献   

5.
未来的世界是网络世界。中小学生作为21世纪的主人,掌握有关的网络知识是十分必要的。随着家庭电脑的普及,上网成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小学生也加入了网友行列。上网可以扩大视野,摄取知识,但网上“垃圾”也会危害和侵蚀青少年。那么,中小学生上网应注意些什么呢?怎样才能避免网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早已闯进了学生的生活。他们上网到底在干些什么?根据我校对学生寒假上网情况调查,他们所做的事情依次排列为:游戏、聊天、看新闻、学习、收发邮件。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上网主要是为了游戏和聊天,其次才是学习。那么,学生会不会受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他们会不会沉溺于网络导致上网成瘾?这些问题实在令老师和家长担忧,对学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日益深入与广泛。据《羊城晚报》报道,我国目前中小学生上网人数已占其总人数的15%,进入网吧的约70%是学生,其中七成沉迷于聊天室,近半数光顾过色情网站。斯立信市场研究顾问公司的一份调查亦表明,深圳中小学生对于网络功能的认识与家长们认为上网是增加知识的想法并不一致,在问及上网最大的功能是什么时,有61%的学生回答是“聊天”,42,5%的学生回答是“交友”。此外,利用网络玩游戏的学生也占很大比例,为26.7%。这一系列事实表明,网络不仅影响着成人的生活、工作、思想和文化,而且还更深刻地在这些方面影响着少年学生,网络文化已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我们不得不思考着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网络对少年心灵品性的养成有些什么影响,而我们成人及整个社会能为他们做些什么?随着越来越多的少年对网络的追逐与偏爱,这一问题日显重要,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网吧”问题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网吧问题的原因探析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中国的网民数量已节节上升,数字背后是网络产业大发展。但面对这个成就,是否该想想网络为我们的孩子们带来了什么?网络中出现了许多法律道德失范现象,而青少年是最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这就提醒我们,必须重视网络法律道德建设,必须加强青少年在网上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我们的网民里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他们的成长注定会深深打上网络的烙印,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青少年在网吧上网现象堪忧,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已经呼吁进行网吧管理,青少年在网吧上网现象已经引起了各界的重视,这应…  相似文献   

9.
对于孩子使用网络,从最初家长想方设法控制孩子使用电脑、接触网络,如:家里不买电脑、有电脑也不装网络、教育孩子不上网吧等;到今天不但学校里有开设网络课,学生还有能随时随地上网的手机、电子书包,孩子的信息素养已然成了社会、学校、家庭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电脑走进千家万户。学生不上网吧,在自己家中也可享受到上网的乐趣。据调查,我所带的班级里54名学生中48人家中有电脑。他们查资料,玩游戏,特别是聊天交友,不亦乐乎!老师、家长虽然大讲特讲上网的种种弊端,多方教育劝说,作用却不大。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电脑,提高效率,为学  相似文献   

11.
桂新 《教书育人》2002,(5):34-3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电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获得了接触网络的机会。今年九月,深圳市有关方面曾进行过一次调查。调查显示,目前,深圳市中小学生家庭的电脑拥有率为67%,已有4成的学生把上网当作课余的主要活动。这几年,广大农村的电脑普及率也在迅速提高。苏北一个有10万人口的县级市,40%以上的家庭买了电脑,孩子们在家里就可以到网上遨游。但是,正像许多专家指出的那样,网络是把“双刃剑”,家长在把电脑买回家的时候,切莫忽视对孩子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否则,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电脑走进千家万户。学生不上网吧,在自己家中也可享受到上网的乐趣。据调查,我所带的班级里54名学生中48人家中有电脑。他们查资料,玩游戏,特别是聊天交友,不亦乐乎!老师、家长虽然大讲特讲上网的种种弊端,多方教育劝说,作用却不大。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电脑,提高效率,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呢?我尝试了“陪聊”之法,效果还不错。  相似文献   

13.
网络是什么?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网络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在我接触的许多家长中,一说起网络就切齿痛恨,谈网色变,他们拒绝孩子上网理由非常充分——成绩下降、黑客、网恋、网友诈骗、命丧网吧等等。而大多数学生回答是——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实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能开拓视野,是学习的好帮手。一般老师的态度是一在不影响学习情况下有节制的上网。  相似文献   

14.
ZW聊天室     
本期话题:我看网络亲爱的小朋友,你上过网吗?你对上网有什么感觉吗?你平常上网都做些什么呢?你也许觉得它很好玩,或者很有用。然而却有些同学沉迷于网上游戏或网吧,而影响学习,甚至影响到日常的生活以及与父母的感情。那么网络是不是很可怕呢?不管你是怎么想的,欢迎来ZW聊天室作客,说说你内心的想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网络到底是什么?姓名:吴锦杰学校:上海市徐汇区张塘小学年级:三年级内容:我认为网络并不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它是一个学习的助手。如果需要收集资料,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也可以管理图书馆,通过它,你不用去图书馆,就能知道…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网络正在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许多学校都在努力普及电脑,鼓励学生在信息时代占据有利地位.许多家长给孩子购置电脑,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让孩子到网络上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而另一方面,却又出现许多学生上网痴迷,接受不良信息,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社会各界舆论纷纷,有的认为中学生在网上可以学到更多知识,支持他们上网,而有的则认为网上不健康东西太多,不应该让学生上网;有的不了解网络,听之任之.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使网络真正可以行之有效地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下面我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班里曾经有几个孩子对网络特别痴迷,他们主要是迷恋游戏和上网聊天,有时候竟然达到在网吧一泡一整天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学习。同时,我了解到其他学生也对网络充满了向往,他们会趁家长不注意时忙里偷闲到网上转一圈。联想到自己对网络的爱好,也就不难理解孩子们的行为了。但如何趋利避害.让网络服务于我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一直是我苦思冥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于2002年11月15日颁布并实施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彻底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使多年来经营、管理不善的“网吧”得到了规范约束,保护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安全,深受广大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热心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识之士的欢迎。但是封杀“网吧”并不是对网络的封杀,互联网这一新事物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窗口,同样,中学生也离不开网络。那么,中学生远离网吧后将到哪儿上网呢?对此文化部官员在解读新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时指出:“提倡中小学生在教师、家长或监护…  相似文献   

18.
最近 ,和两位学生家长聊天 ,他们的一番话令人惊愕。其中一个家长的孩子因经常去网吧上网聊天而被其他同学举报。我和这位家长谈起这件事 ,他振振有词地说 :“现在孩子减负了 ,没什么事做 ,闷得慌 ,去网吧放松放松也无所谓。”另一位家长的孩子连续几天没到校上学 ,家长却对此一无所知。当问其原因时 ,他说 :“孩子减负以后 ,我每天就很少过问他的作业 ,和他接触的时间也较少 ,所以对他逃学的事一无所知。”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家长和老师共同担负着教育孩子的责任。孩子减负后 ,家长该帮些什么?首先 ,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悄悄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中学生上网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学生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甚至走向犯罪道路的事时有发生。中学生“上网”往往成了“恶习”的代名词,教师、家长谈“网”色变。中学生能不能上网呢?如何看待中学生上网呢?就此,我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请看学生们自己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20.
燕子姐姐:我特别喜欢玩电脑,电脑实在太棒了,可以画画、打游戏、上网查资料什么的。我做梦都想有一台电脑,可软磨硬泡了许久,爸爸就是不肯买,说那样会使我“玩物丧志”,我只是想学习更多的电脑知识呀,爸爸为什么就不能理解我呢?南昌市松柏小学五(2)班陈朝晖朝晖同学:姐姐相信你的愿望是好的,可父母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电脑这个现代高科技产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各行各业带来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有许多人坠入各种“网络陷阱”,比如网上欺诈、电子游戏、聊天上瘾等,甚至有的还成为利用电脑违法犯罪的“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