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曹伟林 《江苏教育》2023,(41):21-2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坚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办学理念,努力做“求真”教育,营造“求真”育人环境、构建“求真”育人课程、探索“求真”育人评价体系、赋能“求真”育人队伍,助力每一位师生成长。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育研究机构“上浮”、“下沉”现象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高校教育研究机构“上浮”、“下沉”现象出发 ,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求真求实”的新发展 ,以及我国高校教育科研机构面临的困境 ,提出了加强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一向称陶行知先生为中国的“求真派大诗人”。之所以说他是大诗人,是因为陶行知先生主张以审美的精神塑造人,把求真、致善、惟美作为教育的灵魂,追求真善美和谐统一与知情意和谐统一的教育境界,写出了一首壮丽的生活教育史诗。“求真派”则是我对这位先贤的一种个性化称谓,因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教书育人,教师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应“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必须讲求德育教育实效,重视做人教育理念,做到“欲求人成才,先求其成人”.  相似文献   

5.
“用心”写作不仅但是认真的写作态度,更是一种求真的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写作”。就是要教育学生敢于说真话,抒真情,表真意。求真是我们的教育理念中最重要的一务,一个求真的教师,会鼓励学生敢于说真话。会指导学生如何说真话,怎么站在公正的立场去审视评价周围的人情世故。郭老师在这方面就为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6.
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是什么”、“为什么”,是求真。科学精神是求真的精神,这是科学的精髓。人文要解决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是求善。人文精神是求善的教育,特别体现着人性。  相似文献   

7.
曹红悦 《上海教育》2005,(2A):59-61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都在努力践行着自己的“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德育理想。如今“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已成为我们行知人的一种教育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8.
吴江市实验小学在认真梳理学校发展历史、深入探究学校办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办“生动.大气的教育”,这一教育主张是对“求真”精神的生动践行。基于对“真”的哲学思考,认为教育“求真”应求规律之真,求现实之真,求可能之真;生动的教育是对现实之真的适度尊重,大气的教育是对规律之真的自觉皈依,“生动·大气”的教育是对可能之真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9.
“教育科研为教育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服务,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是教育科研的本质要求,是区域(学校)教育科研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区县教科研机构的职能之魂。能否坚持教育科研的三个服务方向,取决于教育科研能否求真,而教育科研求真之基则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模式,科学管理。笔者从教育科研求真角度,浅谈江宁区“十五”期间教育科研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一、教育科研的本质:求真实效(一)求真:教育科研的本质特征。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的现象、问题作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来探索教育规律和有效途…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科研就是探究各种教育现象的本质和教育事物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教育领域的求真过程。因此,求真是教育科研的本质要义和根本准则。求真是教育科研的生命力所在,坚持求真是每一位教育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养。这一点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是很不容易的。这就需要对教育科研的求真内涵、途径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团结,勤奋,文明,求真”,这八字教学目标,是我校的校训,它体现了当今教育的精神实质。“团结、勤奋”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文明、求真”是教育的最终效果。唐代散文家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教师并不是简单传授知识的工具,而是要肩负起塑造灵魂的重任。在全而推行现代教育的今天,如何教书育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初中新生推到初中教育的正常轨道上来,班主任负有更重大的使命。现将笔者对初中新生人学教育的几个方而作一阐述,与班主任朋友们共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人教育是一种高素质的教育 近年来,在各种媒体和日常生活中。有关“人”的词汇,人们用得越来越多,比如人精神、人素质、人教育、人关怀等。大家都觉得“人”和与“人”搭界的这些词汇,是一种层次、品位较高的东西。但什么是人呢?简单地说,人就是重视人的化。而人教育是一个社会和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不断健全的教育,是叫人求真求善求美的教育。按北京大学季羡林老先生的话说,就是教人“怎样做人和怎样做事”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本真”,就是“直本求真”。“立本”语出《中庸》“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和《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立本就是崇尚美德,追求至善。“求真”,语出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就是要认识世界,探索规律,崇尚科学,坚持真理,追求真、善、美。  相似文献   

14.
在重庆教育活动的八年中,陶行知把教育方针升华为“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创造的”;把教学的真谛概括为教“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千学万学,学作真人”;认为“人人是创造之人”,通过对儿童大脑、嘴、双手、时间、空间和眼睛的六大解放,采取每天“四问”、请教“八位顾问”等方法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此外,还阐发了“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人类都是同学”的教育社会化思想。  相似文献   

15.
吴春风 《现代语文》2005,(10):110-111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求真”的教育思想是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奋斗目标,是品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但今天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却深感求“真”的无奈,学生抄袭作文的现象越演越烈。这不仅表明在学生平常的作文练习上,而且频繁出现于每年一度的高考作文中。作文即做人,文品即人品。社会高呼诚信之风,  相似文献   

16.
“教育科学研究”日益成为一个走向世俗的日常概念。在这样的一个约定俗成的语境下,很多研究其实并无“科学”可言。教育科学研究者的求真态度、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与方法以及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哲学研究的关系等“科学”问题仍然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当诚信缺失成为中国社会现象中最顽固难治的病症,以至于学术剽窃、假货泛滥、假文凭盛行、谣言惑众、公信力低下、诈骗案频频发生时,每个尚有良知的国人,无不痛心疾首。从道德教育层面上讲,病症根子在“教人求真”的认知乏力。陶行知先生曾给教育下了一个最为简明的定义:“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理想和“培养真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张泽科 《四川教育》2002,(11):10-11
作为阿坝州15万羌族儿女的杰出代表,她20多年扎根于深山,在“无边”的师爱和不渝的“求真”中,写意了她的教育人生。  相似文献   

19.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求实、求准,它以人类追求“求真、臻美、至善”为终极目标,其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精神,表现为科学研究所持的观念、意识和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规范。我国科学精神的缺失,影响了当下中国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科学精神对教育研究思维的引导价值在于其确保教育研究把培养人和发展人作为研究的核心,确保教育研究人员努力探索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干教万教教人求真.干学万学学做真人。”他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人求真”,教人“追求真理做真人”。他提出“创造真善美的人格”,倡导“建筑人格长城”……怎样在集体之中,塑造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