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构建高效率、有益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共同体",给学生提供高水平学习的机会,使每一个人都能进入深度学习、高阶思维,最大限度地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但实践中"合作学习"存在诸多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是否真正转变:是坚守以教师为中心的"上课",还是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 "学案教学"就是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把教学过程设计成清晰的学习流程呈现给学生.课前,学生就按照学习流程进行充分的预习.课上,学生依案而学,教师凭案而导,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自学,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使"教案"和"学案"一体化.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教案"变成"学案",把"讲堂"变为"学堂",把"教材"变成学生自学的"蓝本",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使学生真正成为实践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在与教师、文本的多元对话中逐步形成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A案[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节课上,我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香港被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感受香港的繁华与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12,(Z2):30-31
拓展型课程与基础型课程、研究(探究)型课程组成了新课程的三大课程体系。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2010年颁布的《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改革的目标一是转变学习方式,二是培养综合学力。拓展型课程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终身发展以及实践能力提高的有效载体。拓展型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习经验;完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时空;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  相似文献   

6.
[教学设想] "本色阅读",注重学生阅读"初体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真诚"阅读和深度学习的起点.教师不给学生学案、不展示学习目标任务、不介绍作者或文本,让其凭借自己的能力自主阅读文本.目的是让他们生成初步的自我理解和产生属于自己的问题,不被老师"牵"着走.学生会对这些"私己"的问题更加负责,在进一步学习中不断自觉...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由此可见,数学教学过程应当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为了体现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第十一册 [教学过程] 一、现场调研 设计意图:因为这堂单元复习课是借班上课,对学生原有基础一无所知,故上课一开始就进行"现场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为针对性地复习作好准备.1.根据信息说出数量关系式.  相似文献   

9.
一、相同之处两者均可表示"几乎"差不多",均可修饰不定代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介词短语等,此时两者常可换用。如:It'salmost[nearly]impossible.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修饰形容词)Healmost[nearly]alwaysarriveslate.他差不多总是迟到。(修饰副词)Hefellandalmost[nearly]brokehisleg.他摔了一跤,险些摔断了腿。(修饰动词)Almost[nearly]allthestudentspassedtheexam.差不多所有的学生都通过了考试。(修饰不定代词)  相似文献   

10.
[课题思想]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学科"辅助式"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环境下任务型学习,"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分析]本课适合八、九年级的学生.学生学习了许多篇鲁迅的文章,但是对鲁迅其人和文章缺乏整体和深刻的认识.网上鲁迅的资料相当丰富,学生对在网络上自主学习的形式很感兴趣. [教学目标]了解鲁迅一生经历和鲁迅精神;感受鲁迅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推销"吗? 你们知道有关推销的故事吗? 2.学生讲述故事.从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还知道哪些推销商品的知识呢?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小小推销员",学习推销商品.(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12.
文[1]中钟启泉教授提出"使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知识,而非学科的知识",学习知识的目的不仅在于"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更在于让学生"加深对知识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文[2]建议对知识的理解不局限于公共知识,同时也要将个体知识纳入.无疑上述两种观点对知识的理解有着共同之处--关注个体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北京市启动2018年新中考改革方案,加强了历史、地理、政治这些之前所谓的"副科"的比重,旨在既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又鼓励学生有所专长.这一先进的教育指导思想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更快、更多、更牢固地学习和掌握各类知识,而缩短学习时间最快捷、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用心理学的方法激发全脑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包括科学记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正如美国学者莱许(R.Lesh)等所指出的:"实物操作只是数学概念发展的一个方面,其他的表述方式——如图像,书面语言、符号语言、现实情景等——同样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突出强调关注学生体验式学习的背景下,这句话给了我们新的启发:利用"图示"和"符号",同样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一、低年级学生在问题解决方面存在的障碍分析1.问题呈现的多样化造成的"题目理  相似文献   

15.
<正>[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本课教学体现学生主体方面的有:在阅读中有自读、精思、感悟、鉴赏、吸纳,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自主探究中感知、感悟。[教材分析]《剪枝的学问》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第八单元第26课。"剪枝的学问"这一标题告诉我们,文章写的是剪枝方面的学问。但作为小学语文教材,它不是纯粹的介绍所谓的"学问",而是伴随着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  相似文献   

16.
左巧云 《新作文》2022,(2):65-67
[教学目标] 1.明确侧面描写的含义,感知侧面描写的作用. 2.学习侧面描写的方法及运用原则. 3.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侧面描写来构思行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侧面描写进行构思写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艺术天子"宋徽宗组织了一场绘画比赛,画题为"踏花归来马蹄香",众画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结...  相似文献   

17.
一、树立"全息阅读"理念,品味经典,迁移习作言语体系 "全息阅读"渗透了"信息场"的理念,把一节课看成一个蕴含丰富信息量的"学习场",通过思维方式的转变,捕捉平常忽略的学习信息,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起到良好训练. [立体写作] 学完《草船借箭》之后,学生对三国人物的讨论特别火爆,对曹操、周瑜、诸葛亮等人物各有见地.六年级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走向社会的起始阶段,一本小说若能引导他们认识人情世故,观察世相万物,立体理解事件,岂不妙哉?  相似文献   

18.
文本解读 为了纪念香港回归祖国重大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教材选编了这篇课文.课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香港的美丽和繁华.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体介绍香港被人们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分别从香港的市场、美食、海洋公园和夜景,具体介绍香港的繁华和美丽,第六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主题,赞扬香港真是"一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与课文的开头相呼应.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不应做过多的讲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多样化作业设计是指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变传统教学中形式单一、方式单一、功能单一及封闭的、阻碍学生发展的、"冷冰冰"的作业方式,尊重儿童的天性,顺应儿童的学习规律,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多需求地设计作业. 作业对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良好的品质及学习习惯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三维目标定位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业作为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促进课程目标达成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它是一个主要渠道,通过作业载体,给学生提供练习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新《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及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享有对教育的"参与性"和"选择性",注重学生的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全程发展和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