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德育低效一直是困扰当今我国学校教育的普遍问题,德育理论和实践上的误区是德育低效的根源性因素.要明确德育本应为道德教育,坚持德育为教育的道德目的,使道德教育成为社会价值引导与学生个体自主建构的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2.
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而在学校中和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但是现代学校中的部分班主任将日常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到了学生的成绩上,并没有给予德育教育应有的重视。基于此种现象,本篇文章从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的影响因素及突围策略探寻入手,阐述了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几点突围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激励相容:基于我国高校“无效管理”现象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校管理存在管理低效和管理负效等“无效管理”现象,它是由很多因素所引起,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没有建立起激励相容的机制,激励不相容。导致激励不相容的原因可归结为学校管理外部的原因和学校管理内部的原因。完善我国高校的激励相容机制,应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者及教师三个方面做相应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德育低效一直是困扰当今我国学校教育的普遍问题,德育理论和实践上的误区是德育低效的根源性因素。要明确德育本应为道德教育,坚持德育为教育的道德目的,使道德教育成为社会价值引导与学生个体自主建构的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5.
德育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可以这么说,它是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诸方面的关键性管理,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指导的决定的作用.据此,德育应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都得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当今社会的各种因素渗透和干扰学校的德育,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难度越来越大,我们德育领导小组人员特别是班主任长期处于防又不胜防管又不胜管的状态,终日为了让一千多名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而忧心忡忡,为此,我们决心改变那种出事时急于对付,太平时松一口气的被动应战式的头痛医头的低效管教方式,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有系统,并适合学生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要采取有效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力争主动、科学、着力地抓好德育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学校管理的目的在于使整个学校工作协调运转,实现教育目标.教师,是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因素,只有依靠教师,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实现学校的总体目标.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始终要把教师管理放到首位.1988年,我校进行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开始试行校长负责制,实行定编聘任制,校内结构补贴制,并形成以校长负  相似文献   

7.
正初任教师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通过研究发现,初任教师对课堂管理问题缺乏研究和反思;职前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忽视了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培养;任职学校不重视,选拔指导教师不严格;初任教师教学期望与现实出现偏差等因素是导致初任教师课堂管理低效的重要原因。为此,需要采取加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管理中,人为地"制造复杂"可能会带来管理的低效甚至无效,因此,化繁为简是管理变革的重要原则.作为学校管理者,应从明确办学目标、工作程序、工作方式等方面入手,追求并实现管理的简洁高效.  相似文献   

9.
参与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方式,它是一把双刃剑。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努力提高学校参与管理的有效性,消除参与管理的低效与无效现象。为此学校管理者在实施参与管理的过程中要采取以下措施:对决策问题进行界定,决定是否需要参与,多大程度的参与;要营造参与的氛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会议效率;综合运用多种参与形式;引导社区参与。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改革低效性之多维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学校教育改革正逐渐沦于低效性的危险之中,主要表现为不在改、不能改、不愿改。探寻其中的原因并突破这些低效因素,不仅必要,而且迫切。明晰学校教育改革的价值基础,顾及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刻性和艰难性,容忍多样化的改革生态,并将学校争取自身利益的途径纳入教育改革设计,是学校教育改革走出低效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人性化管理是建立在学校制度化管理基础之上而非和制度化相对立的管理,制度是人性化管理的基石,制度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自身蕴含着人性化的因素,是最富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学校管理能否发挥制度的人性化管理功能,取决于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但简约的制度体系、制度制定的程序是否规范、制度内容是否合理、制度执行是否坚决与公平。  相似文献   

12.
学校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及其严重后果使学校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学校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可以从校舍设备、制度与管理、安全文化三个校内因素以及家庭、社会和不可抗力三个校外因素加以分析,解决的对策则是要全方位地为学校安全提供物质保证、制度保证、文化保证、家教保证和社会保证。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面临着各种社会风险,同时学校教育中的一些风险因素演变成的风险事件也给社会带来风险。因此,我国学校亟待实施学校教育社会风险管理。学校教育社会风险是指社会上的各种相关因素、自然灾害以及学校教育活动与管理本身等因素变量演化成的风险事件给学校教育带来某种危险的可能性或后果,以及学校教育本身的一些风险因素演变成的风险事件给社会带来的某种危险的可能性或后果。据此,学校教育社会风险指标体系,是一个由学校面临的教育社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学校教育对社会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成的指标群。  相似文献   

14.
学校管理道德观的冲突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管理道德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学校管理者的道德观表现出了功利与权利的冲突,效率与公平的冲突,“人治”与“法治”的冲突。这些冲突不仅导致学校管理道德失范,也直接侵犯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切身利益,影响着学校的形象和质量。学校管理道德观的冲突根源于学校管理者的多方面因素,受制于学校管理者多方面认识。学校管理必须走出狭隘的、封闭的、专制的怪圈,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转变学校管理观念,明确学校管理职能,彰显学校管理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5.
影响学校改进、提升与发展的领导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领导是学校战略的部署者,也是学校文化的引领者.目前我国薄弱学校领导与管理存在两个极端表现:一是校长的颁导太少、管理太多,二是学校管理粗放、无序、随意.研究表明,领导文化是影响学校改进、提升与发展的学校文化之一.构建领导文化应体现以下四大特点:专业引领的基本范式,多元分权的民主思维,精细管理的实践模式,追究问责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areer progress of female principals in Greek secondary schools and the under‐representation of women in management positions. Drawing on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six women principals in Athens,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factors affecting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management.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women are greatly under‐represented in secondary school management positions. The main reasons for this disadvantage are personal factors, covert discrimination, gender stereotypes and constraints experienced through their socially defined roles.  相似文献   

17.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analyze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successful site-based management (SBM), but none has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ose factors or their predictive value. In California, school leadership teams (SLTs) represent an aspect of school based management that is teacher-led and oriented to curriculum and school reform. The teams do not operate within the context of a prescribed programmatic formula and are not encumbered by personnel and budgeting decisions as are SBM committees. They receive training to learn to work together to impro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t their schools with the goal of affecting student outcomes. To try to understand which factors are predictive of effective SLTs, we analyzed survey data from 71 elementary and 71 secondary SLTs that had received 1 full year of training. Using path analysis, we tested a model that identifie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factors that are most likely to influence the team's ability to focu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of their ability to focus on this important variable was the use of data collected within the school to identify needs and guide future decisions. Our findings also advanced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SLTs work and revealed: (1)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team skills in problem-solving as a predictor of many other positive relations; (2) the significance of strong professional relations as a predictor of positive district relations, use of data, and a focu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3) the paradox of teams needing to hear parent and student voices and, at the same time, coping with the negative effect on professional relations if they are present on the team.  相似文献   

18.
There remain research gaps concerning how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management leads to educational outcom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ollowing research question: how do managerial and pedagogical factors in school management affect educational outcom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relational trust? The qualitative case study in Ghana revealed that low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provoked by conflicts over a chieftaincy issue, affected learning outcomes owing to a lack of relational trust among actors and factors in school management. This points to the significance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which plays a foundational role i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study describes and applies a process model to catalog and asses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The School'Based Management Process Development Model was designed to sequentially outline the factors present in a school system's establishment of school based management,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data analysis.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在我国的不断推进,人们愈加发现学校教育管理的理念与模式是影响新课改的关键要素。通过阐述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内涵,从不同的视角对传统的学校领导观与道德领导观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新课程背景下道德领导的现实意义和将道德领导的理念应用于学校管理的具体路径,旨在对新的课程改革取得更好的成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