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少林拳与巴蜀武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目前流传在四川地区的少林拳受到巴蜀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风格特点与技理已有所适变,呈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少林武术。诸多史料和事实说明,少林拳在巴蜀武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巴蜀武术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河南登封市西郊,背依嵩山,面向颍水,西邻嵩山少林寺,有一家闻名遐迩的武术学校——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武术学校的创办人是少林拳传人、名列“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之榜的梁以全先生,院长则是梁以全先生的长子梁少宗。梁以全先生的次子梁少飞,则担任着河南省郑州市体育局武术协会秘书长的职务。  相似文献   

3.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中的一朵奇葩,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点明显,体系完整,既有拳术、器械、对练,又有实战散打、技击功法等内容,其中少林拳又被誉为中国武坛四大名拳之一,而少林五花连环拳便是少林拳种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4.
河南嵩山少林寺是北派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已不待言。而福建泉州少林寺是南派少林武术的发源地,虽言者甚众,但多系传说,史籍难稽,迄难定论。由于反清复明的秘密会社——天地会等,把少林寺和少林拳神秘化了;又由于光绪年问,有人写了一部涉及南少林的小说《万年青》,以臆造虚构的情节,混淆史实。不少从《万年青》派生而来的武侠故事更  相似文献   

5.
少林拳因河南嵩山少林寺而得名,是中华武术一大流派名拳,且有天下功夫出少林的美誉。少林拳注重实用,讲求功力,动作刚健雄武,快猛疾速,奇妙多变,攻守严密紧凑,以声助威,以气催力,出手滚动而发,曲而不直,直而不曲,起落进退常以直来直往,故有拳打一直线、拳打卧牛地之说。  相似文献   

6.
<正>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流派纷繁。在我国各种拳术流派中,少林拳术历史悠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在广泛流传中,许多少林派武术家吸取民间武术的精华,精心研练,派衍创新,形成了风格多样的庞杂拳种,有的已不复称作少林拳。在这些少林流派中,同样有南北、内外家之分。关于少林拳的形成,向来诸说不一,下面一种说法比较符合实际。远在北魏时代,民间练武术之风日盛,后来,一些武功较深的人,由于各种原因,遁入空门,在少林寺削发为僧,操练拳棍,看山护庙,健身自卫,为少林武术奠定了基础。历经数代不断充实发展,才形成了少林拳派。  相似文献   

7.
武兵 《武当》2004,(9):36-39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中的一朵奇葩,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点明显,体系完整,既有拳术、器械、对练,又有实战散打、技击功法等内容,其中少林拳又被誉为中国武坛四大名拳之一,而少林五花连环拳便是少林拳种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8.
嵩山少林寺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少林武术是中国古老而完整的著名流派,以其快如闪电、刚柔相济、简捷实用、技击性强的独特风格享誉武术界,故有“天下功夫出少林”的美誉。  相似文献   

9.
少林洋弟子     
举世闻名的少林武功,丰富多采,风格独具,在国内外越来越有吸引力。近年来,已经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七万多名武术爱好者,千里迢迢,来到嵩山脚下的少林寺,朝观参拜,求师学艺,接受少林拳械的系统训练。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熟谙少林武术的高手,有的  相似文献   

10.
少林武术发展的分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林武术是动态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发展分期的研究界定,有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少林武术的发展历程,更加清楚什么是少林武术。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疏理出少林武术的发展分期,并概括出各分期的宏观特征及少林武术的总体特点。研究指出:少林武术的发展可分为:“发韧、显武、茁壮、附会、重生”五个分期;总体概括其脉络传承,可以归纳为“讲究实战、禅宗文化、禅武合一、武医结合、注重功法”等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迷踪拳因属少林拳系而被世人称为外家拳;但近代迷踪拳的传播者孙通从嵩山少林寺学得此艺后,遍访大江南北,拜会许多名师高手,汲取了形意、八卦等各家之长,遂使迷踪拳除在主体上继承了少林外家拳的架子和风格外,更形成了自己内外兼练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2.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继《少林大金刚拳》连载完毕后,于2008年第1期推出中国少林著名拳法——少林五形八法拳(第二路72势)。原第一路108势与实战术已于1983年在《中国武术》(英文版)、《武术健身》《中国体育》连载,得到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好评。此拳共分四段,其结构严整、技法精湛、风格古朴、动势强悍,实战技术简洁、全面,实用性强。此拳法由北派少林拳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秦庆丰先生主笔,动作照片仍采用三十年前作者原照,并加以图解、技术要点提示,及实战用法说明,从研修与自学角度便于读者较深层次地理解、诠释拳术内涵,提高少林拳法的实际演练能力和技战水平。  相似文献   

13.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继《少林大金刚拳》连载完毕后,于2008年第1期推出中国少林著名拳法——少林五形八法拳(第二路72势)。原“第一路108势与实战术”已于1983年在《中国武术》(英文版)、《武术健身》《中国体育》连载,得到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的好评。此拳共分四段,其结构严整、技法精湛、风格古朴、动势强悍,实战技术简洁、全面,实用性强。 此拳法由北派少林拳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会长秦庆丰先生主笔,动作照片仍采用三十年前作者原照,并加以图解、技术要点提示,及实战用法说明,从研修与自学角度便于读者较深层次地理解、诠释拳术内涵,提高少林拳法的实际演练能力和技战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一、少林拳的名称少林拳的少林二字,系少林寺的简称,少林寺系指河南嵩山少林寺。一般把在少林寺练的拳法都称为少林拳,但究其渊源,实为“少林寺拳法”的简称。在明代的《五杂俎》和清代的《清稗类钞》等书中,都称之为“少林寺拳法”(日本现在就称之为少林寺拳法——译注)。  相似文献   

15.
由开封嵩山少林寺武术协会会长,少林寺33代正宗弟子,少林寺武术教材、系列教学片的示教者,永文大师亲自执教的开封嵩山少林寺武术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少林武僧团团长永信大师为名誉校长,少林方丈素喜大师为顾问。 一、普通班。全年学杂费600元,每期二年一次交费,只收1千元,含住宿费。学习少林武术基本功、少林寺正宗拳术,刀、枪、剑、棍、对练等。 二、教练进修班。学期一年,学杂费800元(含住宿费)。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南、北少林武术之间的技术体系及其特点有何共性与差异模糊不清,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通过个案研究,深入分析南、北少林武术各自的风格特点,比较二者的共性与差异,以期通过明晰南、北少林武术技术风格特点来印证南、北少林武术乃同宗异派.  相似文献   

17.
通风报信     
《中华武术》2003,(3):53-53
少林功夫5月打进香港 中国少林寺文化大展定于今年5月6~12日在香港举行。主办者称,嵩山少林寺的珍粹将首度公开面世。 此次大展由嵩山少林寺、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联合主办。活动分为四大部分,包括少林1500年武术珍粹表演、少林武功国际研讨会、少林文化三大巨著发布会、少林表演大型晚宴,期间并将举行少林珍贵图片展。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届时将亲率武僧团到港,表演一些外界难得一见的少林功夫。  相似文献   

18.
少林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少林拳又是少林武术的精华体现.它以内外兼修为并重的鲜明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摄养生之精髓,强身健体之功效,集技击之大成及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吸引着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9.
“北有少林、南有武当”,是自清初以来在武林中流传的共识。“北有少林”,不是说少林寺是少林拳术的发源地,“南有武当”,也不是说武当派拳术均发源于武当,而是指两类不同风格、特点、内涵流派的武术体系,“少林”与“武当”已成了这两类武术体系的代号。  相似文献   

20.
少林武术“拳禅合一”的结合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林武术的形成与佛教禅宗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六个方面探讨二者的结合点:佛教礼法与少林拳礼的结合,禅定打坐与少林坐功的结合,佛教戒约与少林禁约的结合,佛教养生与少林内功的结合,禅宗要义与少林心法的结合,佛教称谓与套路名称的结合.总之,少林武术的上乘功夫总带有几分禅机,更具有几分玄机,这正是少林武术的魅力与神秘所在,也是人们孜孜以求的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