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2.
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实际水平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之间的衔接。创设职业情境,帮助学生纠正认识偏差,体验职业活动.活化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3.
陈延亮 《甘肃教育》2020,(2):174-174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适时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一、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1.诱发性原则。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保证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4.
冯燕 《甘肃教育》2013,(23):74-7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便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为此,我尝试着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出既富有情趣  相似文献   

7.
过去数学课上知识的呈现过于抽象,缺乏现实情境的依托,数学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往往不够。课改以后,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则非常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出发,提出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对于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是有帮助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好像数学课脱离了生活情境就脱离了学生的认知,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有时教师们辛  相似文献   

8.
陈桂宝 《快乐阅读》2011,(26):154-155
初中数学新课程主张教师创设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创设哗众取宠的教学情境,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对此,笔者拟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创设数学情境教学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活动教学强调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师教学的指导性 ,以学生自主活动促使发展。我在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年…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  相似文献   

11.
黄晓敏 《教师》2015,(4):44
小学数学是趣味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教学时要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将数学和学生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让课堂充满阳光。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做到四重:即重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让学生亲近数学;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重自主探索,让学生去创造数学;重实际运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实践数学,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情境,是指学生在进行学习数学的活动时所处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事实说明,教学情境和数学教学成功与否密切相关。有效的学习情境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形象,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为此,老师们都非常重视情境的创设,力求将自己置于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新课程改革提出在教学中要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的活动,使学生学会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经验,简要分析探究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涛 《甘肃教育》2011,(17):73-73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相似文献   

18.
许雪荣 《新疆教育》2012,(23):28-28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依据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认识事物都是从外表来认识的特点。那么小学数学教学就必须将抽象的数理知识转化成形象生动的场景呈现给学生,才可使学生易于接受。而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显然,教学情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这一瓶颈的突破,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情境教学的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第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激发情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学生乐学,好学,善学。因而在课堂上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发乐学兴趣,促进主动学习;把数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数学活动中探索数学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牛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小学教学中,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联系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主动地学好数学,下面就这几年来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