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金属离子对黄粉虫NAGase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粉虫为材料,以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EC 3.2.1.52)为研究对象.研究各种金属离子对NAGase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一价碱金属Li 、Na 、K 等对酶活力基本上没有效应;Ca2 、Mg2 、Ba2 等碱土金属离子对酶活力也没有显著影响;而正三价金属离子Al3 和Fe3 、过渡金属离子Zn2 和Cd2 、重金属离子Cu2 、Ag 、Hg2 和Pb2 等对该酶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Hg2 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2.5 mmol/L Hg2 可使酶活力完全丧失.进一步研究了Cu2 的抑制作用动力学,结果显示:Cu2 对酶的抑制作用为非竞争性可逆抑制,抑制常数KI=KIS=5.5 mmol/L.  相似文献   

2.
光照、温度对亮蓝色素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光照、温度及酸度等因素对食用合成色素亮蓝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亮蓝色素的酸稳定性较好,在pH=2~9的范围内能稳定保存;耐热性较好,温度对其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暗处放置有利于色素的保存;金属离子K 、Na 、Mg2 、Al3 、Mg2 、Zn2 与其共存,稳定性较好;Fe3 和Cu2 的加入,会使亮蓝色素溶液变色,生成难溶物;食品中只能添加微量的Fe3 、Cu2 .  相似文献   

3.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是中学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主要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是取决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当然还跟反应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一、根据金属、非金属活动性判断 (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 金属原子还原性:K>Ca>Na>Mg>Al>Zn>Fe>Sn>Pb> (H) >Cu> Hg>Ag>Pt>Au. 对应阳离子氧化性:K+<Ca2+<Na+ <Mg2+<Al3+ <Zn2+ <Fe2+ <Sn2+ <Pb2+<(H+) <Cu2+<Fe3+ <Hg2+<Ag+.  相似文献   

4.
一、填空题(第1—4小题每空1分,5-8小题每空2分,共38分)1.将氢氧化铁放入水中,向其中滴入酚酞试液,振荡,酚酞试液显色。2.在Ag、Zn、Fe、Mg、Cu几种金属中:(1)在稀硫酸中最容易变为金属离子的是,(2)不能从盐酸中置换出氢的金属是,(3)在上述五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与其他四种金属都能发生置换反应,这种金属是。3.含有硫的煤经充分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溶液吸收,使其变为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盐。4.Mg、Fe、Cu三种金属混和物与适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滤纸上留下有,滤液中存在的阳离…  相似文献   

5.
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法、同步荧光法和三维荧光法研究了金属离子Fe2+、Fe3+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的竞争结合作用.结果表明,Fe2+、Fe3+对BSA的内源荧光都有明显的猝灭作用,猝灭机理均为静态猝灭和动态猝灭的联合作用,主导作用分别为静态猝灭和动态猝灭,并分别计算了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参数,Fe3+与BSA的结合能力强于Fe2+.弱的结合力使BSA与Fe2+、Fe3+相互作用后构型没有明显改变.当Fe2+、Fe3+同时与BSA相互作用时,二者表现出弱的竞争取代现象.  相似文献   

6.
1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 常见金属原子的活动性顺序为:K CaNa Mg Al Mn Zn Fe Cr Ni Sn Pb(H)Cu HgAg Pt Au ①从左到右,金属原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②Fe3+氧化能力介于Hg2+、Ag+之间.2 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 常见非金属原子的活动性顺序为F O ClBr I S P C Si  相似文献   

7.
1.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 原子氧化性逐渐减弱F,O,Cl,Br,I,S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如氧化性:F2>O2 还原性:Br-Cu2+ 还原性:Fe>Cu  相似文献   

8.
一、中考动态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中考常考的一个重点内容.常见的考查点: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通过设计探究实验,来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等. 二、知识点 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2.应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相似文献   

9.
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和朗伯定律,测定并比较朝天椒、线椒和灯笼椒中微量元素Cu、K、Fe、Mg的含量差异。三种辣椒中元素的含量从高到低皆为K、Mg、Fe、Cu。同一种元素在不同辣椒中的含量高低存在差异,Cu在线椒中含量最高,朝天椒次之,灯笼椒最低。而K、Fe、Mg的含量均是灯笼椒最高,线椒次之,朝天椒最低。  相似文献   

10.
例(嘉兴)经过课外学习,小明发现镍(Ni)也能排入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中:K、、Na、Mg、Al、Zn、Fe、Ni、Sn、Pb、(H)、Cu、Hg、Ag、Pt、Au.(1)请用元素符号将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补充完整.(2)已知在镍盐中镍元素显+2价.试写出一个有金属镍参加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11.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罗丹明B衍生物荧光分子探针RBA,研究了其光谱性能及对Fe^3+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RBA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和乙醇/水溶液形成的混合介质中,对Fe^3+有高选择性、高灵敏性的荧光检测。在pH为7.0,553/576 nm条件下,随着Fe^3+的浓度递增,RBA荧光强度呈现显著线性增强。其荧光增强主要是由于Fe^3+诱导了分子中的酰胺闭环结构发生开环,导致分子结构的共轭程度增大。此外,RBA对其他常见金属离子Cu2+,Ag+,Zn2+,Cd2+,Hg^2+,Na^+,K+,Mg^2+,Ba^2+,Mn^2+,Co^2+,Ni^2+和Pb2+等的硝酸盐溶液几乎不引起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变化。  相似文献   

12.
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偶氮水杨醛的酰腙类探针分子,利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考察了其对Fe3+、Hg2+、Ag+、Ca2+、Cu2+、Co2+、Ni2+、Cd2+、Pb2+、Zn2+、Cr3+和Mg2+等12种阳离子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该探针在DMSO/H2O(体积比8/2)的含水体系中,对Cu2+具有专一选择性比色识别效果;且当加入Cu2+时,溶液颜色立刻由无色变为黄色,而加入其它阳离子则无变化,说明该探针能够实现对Cu2+裸眼检测。  相似文献   

13.
对栀子红色素稳定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栀子红色素总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它具有良好的耐光性、耐酸碱性;H2O2、山梨酸钾、蔗糖、柠檬酸对其没有不良影响;温度对其有一定的影响;金属离子(Cu^2+、Fe^3+)、Na2SO4对其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黄色七彩菊花作材料,对其花色素提取条件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以蒸馏水作为提取剂,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色素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优化提取条件为:温度80℃,料液比1:11.1(g/mL),提取时间30min。理化性质表明:不同温度、pH值对色素颜色有较大影响,色素的光稳定性及抗氧化性能力较差,色素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和抗还原性能力;Na^+、K^+、Ca^2+、Al^3+四种离子对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小,Cu^2+、Fe^3+对色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以紫粒小麦麸皮的乙醇浸提色素溶液(pH=2)为材料,进行了紫粒小麦籽粒色素的光谱特性的测定以及pH、温度、自然光、氧化剂(H202)、还原剂(NazS03和维生素C)、防腐剂(苯甲酸钠)和柠檬酸、食盐、蔗糖等食品饮料添加剂以及常见金属离子(VF^2+、Ca^2+、Zn^2+、Mg^2+、Al^3+、Cu^2+、Fe^3+)等对紫粒小麦籽粒色素稳定性影响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可见光区,紫粒小麦籽粒色素酸性乙醇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紫粒小麦籽粒色素的颜色与pH有关,pH越小颜色越鲜艳,在pH≤3时紫粒小麦籽粒色素呈现稳定的棕红色;蔗糖、食盐、热、还原剂对紫粒小麦籽粒色素的影响很小;常见金属离子除Cu^2+、Fe^3+外,其他均对紫粒小麦籽粒色素无影响;紫粒小麦籽粒色素抗光照但不抗氧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掺杂Fe^3+、Cu^2+的TiO2.以日落黄为目标降解物,研究Fe^3+、Cu^2+掺杂TiO2为催化剂的紫外光催化反应,考察了金属离子的掺杂量、催化剂的加入量、光照时间、溶液pH值、溶液初始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3+掺杂对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的效果优于Cu^2+掺杂.在Fe^3+、Cu^2+掺杂比为1.5%,Fe^3+、Cu^2+掺杂催化剂用量分别为0.04、0.1 g/L,紫外光催化降解2 h,pH为10,初始浓度为6 mg/L的日落黄100 mL的条件下,Fe^3+、Cu^2+掺杂的催化剂脱色率分别达92.14%、58.68%.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不同时间段内(24、48、72h)福寿螺肝脏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观察重金属污染物对福寿螺肝脏的脂质过氧化影响,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离子铬(Cr3+)、铅(Pb2+)、铜(Cu2+)对福寿螺的胁迫作用.结果显示:在Cr3+的胁迫下,福寿螺肝脏内的丙二醛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u2+胁迫下,丙二醛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并且与重金属浓度成正比,在最大浓度72h时达到最大值;用Pb2+处理时,MDA含量显著上升,但各浓度在72h时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SiO2催化荆,用浸渍法将Mg元素担载在Cu/SiO2催化荆制得Mg-Cu/SiO2催化荆,研究在NO+CO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Mg修饰的采用方法(c)制备的Cu/SiO2催化荆,当Cu的含量是载体SiO2质量的2%,Mg的含量是载体SiO2质量的3%时,Mg-Cu/SiO2催化荆活性最高,250℃时NO生成N2的转化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混合显色剂同时测定时酸度范围的简便计算公式为:(mq-np)lg[R]>(mlgβNLn-nlgβMLm)+(nlgβMRp-mlgβNRq)+2(m+n),(mq-np)lg[L]>(plgβNLn-qlgβMLm)+(qlgβMRp-plgβNRq)+2(p+q).lg[R]>2-lgKNRq,lg[L]>2-lgKMLm,其中M、N为被测金属离子,R、L为显色剂,β、K分别为各配合物的累积稳定常数和稳定常数.根据系数mq和np的相对大小,前两式均可分为三种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