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化学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性大病害,选用适宜的杀菌剂有效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对马铃薯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陇薯3号"为试验材料,制订了马铃薯叶片晚疫病病情分级标准和贮藏期间块茎晚疫病病情分级标准,通过计算晚疫病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研究分析了甲霜·锰锌、克露、硫酸铜钙、抑快净、丁子香酚、银法利、百泰和广枯灵等8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大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时,丁子香酚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率高达79.67%;马铃薯库存期间,银法利对马铃薯块茎晚疫病的防治效果高达86.22%.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性大病害,选用适宜的杀菌剂有效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对马铃薯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陇薯3号"为试验材料,制订了马铃薯叶片晚疫病病情分级标准和贮藏期间块茎晚疫病病情分级标准,通过计算晚疫病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研究分析了甲霜·锰锌、克露、硫酸铜钙、抑快净、丁子香酚、银法利、百泰和广枯灵等8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大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时,丁子香酚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率高达79.67%;马铃薯库存期间,银法利对马铃薯块茎晚疫病的防治效果高达86.22%.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进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薯3号大薯率高、产量高、商品性好,可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可在惠安县扩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4.
估算了食用型甘薯7个数量性状的主要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性状之间遗传力存在较大差异,应据此掌握不同性状的选择标准.单株大中薯率遗传力高,与鲜薯产量遗传相关密切,由该性状参与的指数方程选择效率高,是相关选择的关键性状.对鲜薯产量的直接选择也应给予足够重视.食用型甘薯育种应用选择指数方法进行综合选择,比直接选择鲜薯产量相对效率提高3.19~192.65个百分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2年试验,研究了增施钾肥对脱毒马铃薯产量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当地习惯施肥基础上增施钾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大中薯率、块茎淀粉含量和干物质含量,也提高了净同化率、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增施钾肥不同处理效果不同,以处理3、4效果最明显。根据增产提质效果及实际效益,推荐施肥量为:N100 kg/hm2、P2O580 kg/hm2、K2O 200 kg/hm2、农家肥104kg/hm2。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国内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分布、发展趋势及毒力基因组成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内容归类分析的方法,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分布、发展趋势及毒力基因组成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菌在我国马铃薯主产区分布广泛,生理小种类型增加,日趋复杂,Vir1-Vir11等11个毒力基因全部出现.结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应着力于新抗性品种的发掘和建立科学的种薯繁育体系,实现品种种植专门化,推行品种轮作制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述国内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分布、发展趋势及毒力基因组成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内容归类分析的方法,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分布、发展趋势及毒力基因组成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菌在我国马铃薯主产区分布广泛,生理小种类型增加,日趋复杂,Vir1-Vir11等11个毒力基因全部出现.结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应着力于新抗性品种的发掘和建立科学的种薯繁育体系,实现品种种植专门化,推行品种轮作制度.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红美、红玉、PM05、CH38、Min20、A160这6个彩色马铃薯品种(系)为研究材料,设置4个梯度的钾肥用量处理,分别为不施钾肥(CK),施钾肥100 kg/hm2(T1),施钾肥200 kg/hm2(T2),施钾肥300 kg/hm2(T3),每次处理4次重复,通过对不同施钾量处理下各品种的块茎产量、商品薯率、干物质积累量、钾含量测定、钾肥利用效率等指标的测定分析,明确了各彩色马铃薯品种(系)的最佳钾肥用量,为彩色马铃薯品种在呼伦贝尔岭西地区栽培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邓淑娟 《考试周刊》2011,(55):239-240
本试验观察鉴定了新近引进的龙薯14、福薯21、泉薯10号、湛薯118、广薯205、莆薯16、桂粉3号、金薯2号和湛薯20等9个南方甘薯品种的产量、薯块品质、抗病性等主要性状,应用了灰色系坑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评述了其在生产或育种上的利用价值。结果泉薯10号综合表现最好,其灰色加权关联度最高为0.886,除茎叶鲜产和薯块干物率低于对照种外,其他性状均好于或相当于对照种广薯87,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表现尤其突出,分别为2542.22和673.67kg/亩,分别比对照增产45.73%和23.78%,适宜作为高产红肉鲜薯食用型品种在生产和育种上利用;桂粉3号综合表现次之,其灰色加权关联度为0.774,适宜作为优质高干品种在生产和育种上利用;龙薯14、福薯21、湛薯118和金薯2号等4品种综合表现也较好,其灰色加权关联度也均高于对照种,其余品种综合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0.
在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丽水市,通过2年试验研究了马铃薯高产施肥措施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当地习惯施肥基础上,提高氮磷至N-120 kg/hm2、P2O5-80kg/hm2,同时增施钾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淀粉含量和商品率,提高了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干物质含量和净同化率.同时表明,增施磷钾肥不同处理效果不同,根据增产提质效果及实际效益,推荐施用量为:N-120 kg/hm2、P2O5 -80kg/hm2、K2O-170kg/hm2、农家肥104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