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鲁科版《化学2》(必修)第2章第2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之前学生已经对化学反应从很多方面进行了学习,如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衡定律,遵守能量守衡定律,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形成。等等。本节将从化学反应的快慢这个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该节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3.
一、设计思想化学课堂教学中应遵循"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因此,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然后从分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从每一种反应类型中选做实验,使学生把握化学反应中质量  相似文献   

4.
从化学学科理解的角度出发,以《化学反应原理》中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中某些内容为例,从重视学生提问、加强专业阅读、熟悉化学史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教师化学学科理解,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对教材的比较分析和挖掘,从微观化学键角度和宏观能量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清它们的相互关系,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实现有效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本章包含三个部分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其中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 ,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对化学反应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必然 ,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在内容编排上集中体现在下列两个方面 :其一 ,衔接更加合理 ,从认知结构看 ,初中已经学习过化合价的概念 ,有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初步认识 ,离子、燃烧等概念也具备 ;从心理特征看 ,高一学生思维基本成熟 ,有了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化学反应中的相关计算”是鲁教版第五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是初中化学计算的核心内容。本节以培育学生化学素养为主旨,以化学反应中的相关计算为载体,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简单计算,理解化学反应中相关计算的依据,掌握计算的解题步骤和规范的解题格式,并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感受化学反应中的相关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章内容,共有三节.第一节是质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是学习和掌握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第二节是化学方程式,讲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意义以及方程式配平;第三节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从量的角度研究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9.
"势能的改变"是下节"能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基础,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本节进述重力势能及其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以及与重力做功的关系。由于与动能定理的表述不一致,学生往往不易理解,教学时最好能结合一些实例,从功能关系、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解开学生的困惑,为下节讲机械能守恒定律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0.
“学生必做实验”是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栏目,确保了学生基本的实验活动,有利于学科素养的培育。“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是必修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指定的三个学生必做实验之一,相关学科知识的教学要求是:知道化学反应可以实现化学能与其他能量形式的转化,以原电池为例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初步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思想 :教师创造性地教学 ,学生研究性地学习。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2、技能目标  (1)通过对能源的学习 ,培养学生辨证、全面地认识问题的科学态度。(2 )在研究性作业的分析、设计中 ,初步认识一些研究问题的思维角度和方法。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开发能源、有效利用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 :1、化学反应过程中 ,能量的转换。2、加深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教学难点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观点的建立。2、研究性学习思维习惯的培…  相似文献   

12.
<正>内容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查阅资料: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验: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市场调查:不同种类电池的特点、性能与用途。人教版苏教版鲁科版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化学反应与能量  相似文献   

13.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定量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君 《教学月刊》2006,(10):58-59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人教版化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第二章《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全章分为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包括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在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中,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这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材是通过用大理石与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来说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该说实验现象明显,学生也能接受。但是笔者认为这个实验只是从定性的角度说明了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可不可以从定量的角度来论证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呢?笔者认为这样的扩展既是可行的,又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学习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达方法,完全有能力从定量的角度来学习;另一方面,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了把教材中的定性实验改成定量实验加以考查的趋势,作为教师有必要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加以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4.
本节课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的第一课时。“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着力于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机会,创造刺激学生思维的情景,引导学生从自然科学的方法多角度、多方位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学习、掌握双基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等品质。”本着这种观点,我进行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限度之后,教材安排了难度较大的化学反应方向的内容。这符合"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发展自己的知识体系。2.从学生的知识基础考虑,教材回避了熵判据、  相似文献   

16.
中学化学教材中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往往会使用碱与铵盐反应设计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让学生感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相似文献   

17.
1 探究背景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利用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在此之前,学生通过对原子、分子的学习和微粒观的建立,已经能从微观角度上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认识到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但是还不能将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三不变"(种类、个数和质量不变)和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守恒这一宏观现象联系起来.特别是在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中,当学生看到由于浮力的影响而导致天平失衡时,更是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质疑质量守恒定律.鉴于学生产生的认知冲突,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消除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消除空气浮力影响的专题探究.  相似文献   

18.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内容,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开篇,它起着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本文从生活中的化学入手,创设情境并通过学生小组实验,变教为导,从探究的角度诠释了教学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翁玉草 《成才之路》2014,(21):78-78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内容选自“化学反应原理”专题1第一单元第二部分,在必修2及前面一节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对于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的关系、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是在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介绍了常见的获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数据的方法,即通过实验测量以及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同时也为该单元的第三部分“能源的充分利用”中的煤转化为水煤气的热量利用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内容逻辑性强,体现了知识的逻辑顺序,教材首先在第6页设置“活动与探究”,通过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让学生切身体验测量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的方法;然后介绍了某些反应的反应热无法测量,从而引出进行反应热计算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介绍计算的依据-盖斯定律,并在第8页设置“问题解决”,引导学生在讨论例题的基础上总结运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的一般思路,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相似文献   

20.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涉及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的内容所占分值均超过14分,充分体现了此部分内容在化学学科中的基础地位和能力选拔上的重要作用.面对2006年高考,怎样才能复习好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呢?笔者试从化学反应的本质角度加以阐释,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