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国平 《中国教师》2013,(Z1):177-177
现代体育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体育是在偶然的情况下产生的,但偶然中存在着必然性。现代体育已经发展到了很高水平,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受到"生命在于运动"理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了运动的行列中来。体育在社会中不断地发展,人们对体育的理解也不断加深,达到了新的水平,"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锻炼,基  相似文献   

2.
泰戈尔曾说:"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下,体育运动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体育教学也开始不断探索与改进。然而,当前我国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师思维混乱、学生学习体育动因不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本文主要以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深入研究身体练习体验如何应用于体育教学当中,以期能够不断提升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发展,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课程标准"取代了沿用几十年的教学大纲。体育与健康课五大学习领域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都强调学生情感的培养。学生体育情感是"新课程标准"中体育学习领域的内容之一,它是支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的内部动力,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重视学生在运动实践中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越来越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随着体育新课程实施进程不断向前推进,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种种误区,学校体育界同仁进行了广泛讨论和研究。这其中对运动技能教学误区和各种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现象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因为体育新课程中运动技能学习是课程性质的体现,同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及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又是课程的重要理念。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新课程的本业、是主业,而享受运动乐趣又是体育的内在因素,是体育的魅力和生命。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关注度也随之增加。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理念存在着许多问题,不重视对小学生的情感培养、忽视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该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现代的社会发展,严重阻碍了小学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并且由于教师的专业素养较低,使体育课程难以实现教育目标,不利于对学生培养正确的体育观念与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小学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如何能在体育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重视,采取创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快乐体育"理念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有效提升小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本文就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为学生学习服务"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和精神。"掌握体育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是中学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要求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抓好体育课的密度,达成教学预设目标。文章通过对练习密度概念、计算方法、科学预计与实施策略及调控练习密度的意义等方面的据理阐述,重视从提高课的密度入手,优化课堂教学层次,充分体现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体育新课标课程目标体系的简析、运动技能的概念及构成成分分析、运动技术与技能的关系探讨,进而从体育课程的性质、"运动主线"与"健康主线"的关系、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等方面论述了体育课程必须重视运动技术教学.  相似文献   

9.
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实施新课程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历史重任,教师面临更大的考验与挑战,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努力、成长与发展。在探索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每个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我国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也取得了卓越成果。体育运动是全人类的共同"语言",我国体育健儿在世界体育舞台上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运动也越来越重视,人们已经深刻意识到体育运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的体育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因为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所以培养小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是每个学校、每个体育老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生体质不断下降,在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同时,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定量的"加餐",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体能素质课课练、运动处方教学、体育作业布置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在体育课堂中给学生制定运动"营养餐",以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结构化教学是依赖结构化意识、思路和方法,促使学生思维结构层次不断提升,思维能力有效发展的教学。结构化意识是建立在意识及其结构之上,并自觉运用意识的双重结构,通过差异性与相似性对比等方法,不断形成结构的认识过程。在"健康中国"时代背景与"健康第一"学科追求下,体育学科结构化意识的结构是:"我"-运动-X。该结构的内涵是,想方设法唤醒、激发、维持"我"(每个学生),促其投身到运动中,通过X即具体的运动项目或练习内容,提高"我"的运动能力,体现健康行为,彰显体育品德,使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小学阶段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灵动"体育是指基于对新课程理念和体育教学深刻的反思,提出的带有鲜明个性的发展性课程概念。运用"灵动"理念实施运动技能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较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学生体能,让体育教学走向轻松高效。  相似文献   

14.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学校体育是终生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5.
宋成刚  乔凯 《考试周刊》2012,(93):106-106
体育课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在体育教学日趋科学化、规范化的今天,体育课运动量的合理安排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合理安排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量,是衡量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合理安排好大学体育课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初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联系着小学与中学的教育,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都在快速发展,所以有必要促进体育教学提高效率,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体魄不断增强,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在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正在由"快乐体育"向着"阳光体育"转换,这两种教学模式在当今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都有一定的体现。"快乐体育"重视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重视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找准学生的兴趣所在,从学习兴趣入手分析,使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阳光体育"是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中大力推广的教学模式,促进"快乐体育"朝着"阳光体育"的正确转变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7):106-107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体育教学得到广泛的关注。它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让他们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育教学,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塑造创新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浅谈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其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身体锻炼、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和技能,更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呼声越来越大.尤其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落实与贯彻之后,体育教师头脑中牢固树立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进行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新的教育理念有效的教育方法手段也在不断的运用与开发。但是,需要我们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教材里的教学内容多是传统的耳熟能详的运动项目,对于目前社会上新兴的运动项目却涉足不深。基于此种现状,我觉得有必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做一点推广新兴运动项目的尝试,以使学生对于体育课更加的感兴趣,使我们的体育教学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0.
王建峰 《成才之路》2011,(11):55-55
笔者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有过不少的发现与尝试。我感到,体育虽然不是主要科目,有的学生和教师不太重视,但也绝对不可忽略它的重要性。只有认识上去了,才能把体育作为一门主要的必修课,让学生认可和端正态度,以达到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具体目标包括五个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