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三网融合”面临五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2010年元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召开,"三网融合"进入了全面启动时期。在2010年3月的CCBN大会上,"三网融合"成为了广电业界高度重视的话题。虽然说"三网融合"对广电网将产生巨大的化学变化,但其化学变化毕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真正实现"三网融合",必将涉及体制、政策、管理、技术、法规、产业等诸多问题。具体说来,"三网融合"将面临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2.
“三网融合”背景下对媒介融合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强  夏虹 《今传媒》2012,(3):13-15
"三网融合"为媒介融合理念的践行提供了现实基础。我国"三网融合"历经十四年的发展,却未有实质性突破。通过梳理其演进历程,不难发现我国"三网融合"面临着条块壁垒等难题,唯有创新管理机制,方可打破目前的发展瓶颈。美国"三网融合"成熟的管理体系包含了两个核心要素,即《1996年电信法》和以联邦通讯委员会为核心的监管机构。如何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美国"三网融合"经验以及汲取教训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今年一月,国务院把三网融合定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三网融合成为2010年CCBN上一个中心议题,也是广电从业者都关心的话题。笔者认为三网融合是通向NGB时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共图书馆“三网融合”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曹平 《图书与情报》2011,(4):109-111,115
"三网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三网融合"在国内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图书馆界也对图书馆如何利用"三网融合"开展了一定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探讨,但在看到其带给图书馆发展机遇的同时,思考图书馆如何更好利用"三网融合"推进图书馆事业更应是图书馆人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组委会于2011年2月21日在北京民族饭店举办了推进三网融合共享广电未来CCBN2011新闻发布会,此次会议也标志着CCBN2011正式起航。新闻发布会以推进三网融合,共享广电未来为主题,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以及三网融合背景下,  相似文献   

6.
邬建中 《编辑之友》2015,(12):15-18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已在某种程度上发展为电视网、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三网融合".因此,电视产业必须进行相应转型.文章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相关探讨:从三网融合到新三网融合、从内容为王到平台为王、从人海战术到增加ARPU值、从经营城市到经营农村.  相似文献   

7.
"媒介融合"、"三网融合"、"多媒体"甚至"全媒体"这些提法,都是媒体融合在不同阶段认识的产物。如今融合进程已经在数字技术革命的驱动下,进入到了业务形态融合的层次,有了媒体融合"形似"的初始标准。但若要具备"神似"的要求,即实现产业、资本乃至组织上的深层融合,关键在于由顶层设计推动的跨界融合平台的构建,是否能够突破以往传统格局的限制,利用资源整合和产业发展的双重利好,寻求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家大型企业的华北油田,一直致力于信息化的建设。早在2005年初,就基本确定了"三网融合"的总体发展思路,并于2008年正式确定了"三网融合"发展目标。本文从华北油田通信的实际入手,分析油田勘探开发、生产建设、矿区生活中的信息化需求,通过"三网融合"的创新与实践,确定"传统网络---下一代网络---三网合一---三网融合"这一基本发展思路,加快向"三网融合"的演进步伐,为国内"三网融合"的发展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三网融合"是指广播电视网络、互联网和电信网的融合,在"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广播电视受到了巨大冲击,原有的新闻内容已经满足不了现如今全民娱乐时代受众的需求。本文通过对"三网融合"下的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的变化、理念、特点等多方面进行探究,分析在"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生产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林梅 《今传媒》2010,(11):41-42
"三网融合"时代,媒介经营出现从单一报道向开发资源的转变,具体呈现在对新闻信息的发掘基础上,对信息资源进行多重开发和深度分析;媒介管理的创新表现在:从编辑中心制到集成管理制的转变。集中体现为对信息、组织和产品的集成管理。本文对"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经营与管理方面的诸多创新进行观察与思考,力求为媒介经营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三网融合”对图书馆的影响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凯文 《图书馆论坛》2011,31(4):97-99,69
分析"三网融合"的含义及其技术优势,论述"三网融合"对图书馆的深刻影响,探讨"三网融合"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2012,(11):93-94
在"第四届三网融合中国峰会"上,中广协会会长李丹表示,全国已经有54个地区成为三网融合的试点区域,覆盖人口已经达到3亿以上,三网融合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李丹指出,2012年对于"三网融合"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年。首先,从宏观层面而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家支柱型产业,  相似文献   

13.
《视听界》2010,(2)
3月23日至25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展览会(CCBN2010)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捷成世纪作为CCBN的老朋友,经过前期大量精心的筹备,带上一年来的最新成果,高举融合三网做  相似文献   

14.
三网融合是世界信息产业的大势所趋,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三网融合在中国却长期停留在口头上、文字上,推而不动。从2001年3月15日出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到今天,已经历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十年时间在人类历史上不过是电光石火,在信息产业发展中却相当于一个时  相似文献   

15.
孔保尔  滑珊 《今传媒》2012,(7):118-119
本文笔者主要通过对我国报网融合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报网融合背景下"新型记者"的概念,并说明"新型记者"的本质是传统报纸媒体记者的三个转型。同时,笔者又补充强调了"新型记者"应具备的三个素质,以供业界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们需要怎样的三网融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三网融合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有10年的时间。在经历了电信固网与移动网络的一网融合和电信网与互联网的二网融合之后,我国当前正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之间的三网融合问题。虽然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大力推进三网融合的进程,但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三网融合,如何保证三网融合的健康发展,是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决策层共同面临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三网融合的概念、背景、模式和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7.
“三网融合”推进网络电视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琼 《今传媒》2010,(3):23-25
今年1月1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从提出三网融合的概念到现在已有十多了,目前,虽然三网融合在业务层面上已有所成效,并体现出了它的优势,但受到国家体制的限定和该行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阻碍,在其他层面上的进展并不大.本文介绍三网融合的概念,总结三网融合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三网融合"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网融合"在国内的发展状况,然后分析了"三网融合"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如何实现资源共享,最后探讨了实现"三网融合"后资源共享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2010年叫做媒介融合年是基于知行两方面的考量:在实践中,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三网融合终于启动破冰之旅;在理论上,学界的研究异常活跃,研究的成果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突破。本文通过分析发展态势和研究进展,力图较准确地描绘当下我国媒介融合的现实图景,供研究者和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