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着,那就是语文越来越难教,越来越不知道怎么教。笔者认为这就涉及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问题,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借鉴已有的适应自己特点的教学模式以指导自己工作,另一方面又要结合自身特长,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语文教师感慨越来越难教了,越来越不知道如何教了,越来越不知道该教什么了.笔者针对上述问题,试图对“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做些理论的阐释,以期望破解语文教学的难解之题.  相似文献   

3.
张军 《吉林教育》2006,(9):36-36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很多教师认为语文难教,就难在不知道阅读教学教什么,怎么教。这里,笔者只是结合新课程教学的大背景和语文教学的整体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作为语文教师,恐怕都有一种感受,即作文难教,其操作性较语文知识的教学弱得多。对于初执教鞭的教师来说,有的简直不知道该从何入手。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笔者的切身体会是:作文教学是一件费时长、投入多、难得像语文知识教学那样见到大面积丰收的艰苦工作。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之所以“少、慢、差、费”,原因在于许多语文教师不知道自己要教什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也是人云亦云,云山雾海。至于是否应该这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我们不少的语文教师是不清楚的。  相似文献   

6.
王芬 《语文天地》2010,(5):34-35
作为语文教师,恐怕都有一种感受.即作文难教。其操作性较语文知识的教学弱得多。对于初执教鞭的教师来说,有的简直不知道该从何入手。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切身体会到作文教学是一件费时长、投入多、难得像语文知识教学那样见到大面积丰收的艰苦工作。  相似文献   

7.
李文 《青海教育》2010,(3):27-27
于永正老师在他的《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一文中说:“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众所周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8.
凌虹 《湖南教育》2010,(4):32-34
教材文本是教师教学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有的教师片面理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不知道将文本置于什么位置;有些教师盲目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无暇关照教材文本,甚至冷落、淡化、遗忘教材文本。其实,文本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最宝贵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学无论怎样改革,也不能忘“本”,否则就是舍本求末。语文教学只有把“本”留住,把“本”激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陈虎林 《教育》2013,(9):60-60
当今教育,正处于一个变革的转型时期,新旧教学理念、新旧教学模式、新旧教学方式的碰撞,不仅给中小学语文教学与改革带来了巨大冲击,也给中小学语文教师究竟应具备怎样的素养提出了严峻挑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清楚地看到教改大趋势下掺杂着的不和谐的音符,如:语文课上教师一口浓重的方音;语文老师不喜欢读书,甚至不读书;语文教师因为书写能力较低,整堂语文课没有一个字的板书。诸如此类的现象,揭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语文教师应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才能适应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0.
如今可读的东西是越来越多,而中学生因课业繁重,读书的时间是越来越少,绝大多数语文教师虽深知阅读的重要,但顶着升学率的压力,又苦于语文素养的提高非一日之功,也只好望“读”兴叹。因此,不少初中时自认为语文成绩尚好的学生升人高中后面对语文试卷顿感迷茫,为什么我们学过的不考,考的全是课外的知识?高中教学中存在的弊病愈发使学生产生“教考分离”的错觉,  相似文献   

11.
向长春 《湖北教育》2003,(17):27-27
在语文教育的十条总目标中,有关语文能力的四至十条都是从学生“能实践”的角度进行描述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经历语文实践活动无疑是达成语文目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转变语文教学观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重理性、轻感性,重结论、轻过程,重说教、轻实践。传统的语文教教学以教师为本位,要么以教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要么是先教后学,不教不学。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案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我想并不是说不用多媒体了,不要过多花哨的教学环节了,一支粉笔一本书就是简单。简单不等于随意和平庸,它是扎实的专业素养、厚重的知识积淀,是返璞归真,是教学机智,是大巧若拙。蜂采百花酿成蜜,厚积之后而薄发。我想这"简单"的背后应是老师的"不简单"。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做到"不简单",我认为就是:多读书。  相似文献   

13.
笔者的一位师兄,当年中文系的四大文人之一,近日忽然弃语文而教生物。理由竟然是:语文教师很多,读书同道太少。这貌似奇怪的改行理由,细思先让人一怔:能读书、善读书不正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吗?再想却让人一惊:我们有多少语文教师一直坚守读书的本分呢?很多语文教师要求学生读书,自己却除了教材、教辅根本不读其他书,更别说经典了!教师自己都不读书,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读书?教师自己的语文素养缺少源头活水,仅凭自己学生时代的一点知识积累与成人经验,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能保证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从教17年的语文教师,在前10年的教学中,我埋头于语文课本,忙于备课、考试、批改、答疑,很少读书。经过10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做为一名语文教师, 仅仅知道勤奋刻苦地工作,仅仅精通课本是不够的;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除了要有敬业精神和精通教材外,还要博览群书;只有这样,他才能深入地理解教材,熟练地驾驭教材, 他才能在课堂上高屋建瓴地随意挥洒,他才能更好地给予学生人文的关怀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学无常规,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对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最好体现。现实中,许多语文教师将阅读教学进行得有声有色,但面对作文教学却是一筹莫展,许多教师不知道在作文方面给学生教什么,怎么教。而许多教师往往将作文教学看作是语文教学中一个独立的部分,将它单独进行教学。其实,作文教学可以不用独立划分出来,单独教学的,完全可以将其与平时的阅读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使读与写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不少语文教师特别是年轻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的任务理解为只是“教课本”.从第一篇课文教到最后一篇课文就算完成了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教每一篇课文.往往也是从作者背景介绍开始,讲第一段、第二段……然后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练习一、练习二……然后又教下一篇课文.上课照本宣科。教学依照一个固定的套路,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主要工作.抓好学生的习作是当前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而能上好作文课,更是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但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着实令许多语文教师头疼。作文到底怎么教?为什么花了大力气,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仍旧达不到预期目标?思想贫乏,语言苍白无力,千人一面。事实上有少数语文教师并不实实在在教作文,或者说,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作文教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作文自然就能写好了。”“学生生活太单调了。  相似文献   

19.
《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是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的精华辑录。全书囊括了于漪教育教学生涯中的三件大事:作为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工作,作为学校校长的学校建设工作,作为老一辈教育家的培养后辈教师工作,但其主体部分还是语文教学工作,从语文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全书有一套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走上教师工作岗位也快十个年头了,但对于教学工作我一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怕就怕误人子弟罪大恶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才是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到底要教些什么?语文教学到底要怎么教?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会失去方向,没有正确的方法就会陷入被动,没有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