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大学新闻英语课堂为实例,探讨教师在课堂传授"关注功能词"这一自主学习策略,让学生反复使用以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这一策略运用于口语报告准备中。用课堂观察、访谈方式查看效果,发现这一新学习策略不仅让同学们对功能词关注能力提高,而且帮助他们显著提升了口语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前不久,我有幸观摩了特级教师盛新凤的《如梦令》一课,感受颇多。一、课题引入,通读全词盛老师擅长课前热身,先由"词牌名"中的"词"字,巧妙导出"词"在这儿不是词语的意思,是指古代的一种文体。盛老师接着出示李清照的《如梦令》,让孩子比较这首词与以前学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从而让孩子明白: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每句字数不一定一样;词有词牌名,每一个词牌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式和韵律。为了引领学生感知词的音韵,盛老师依学而教,据学而生。她先让学生个体试读全词,接着用一种独特的吟诵方式(时而击掌  相似文献   

3.
<正>《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的一首词,被选入苏教版五年级教材。作为豪放派词人,辛弃疾难得一改粗犷豪放的词风,写出了这首田园风味浓厚的古词——《清平乐·村居》。很多教师在解读这首词的时候,往往从字面上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醉"和"喜",据此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从中揣度他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但到底词中的"醉"与"喜"该作何解读,让学生如何体会作者的深意呢?笔者听到薛法根老师与众不同的解读,眼前不由一亮。现根据薛法根老师  相似文献   

4.
<正>教师简要开场白后,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1)深入和体验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2)学习并掌握这首词的情感表达艺术。(3)背诵这首词。……检查课前自学情况,一学生领读生字词并解释重点词。生1读课文。师:这位同学重音读得还比较准,不过"更与何人说"这一句,重音的位置还要再注意啊,一定要突出"何"。还有,情感还需要再加强。还有谁想再读读?和他比比。大家再推荐个女同学。  相似文献   

5.
《清平乐村居》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词"这样的文学形式,这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婉约之作"。八百年前,南宋上饶农村是什么样子的呢?我决定和学生一起到辛弃疾的这首词里去看一看。八百年前的声音"词"是什么,让学生说说"词和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基本能看出  相似文献   

6.
刘娟 《考试周刊》2014,(36):103-103
<正>长期以来,自主学习一直是很多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教育学心理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何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广泛而深厚的研究课题。那么,作为农村学校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对于他们可不可行呢?尤其是英语学科,又该如何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呢?下面我就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简单地谈谈下自主学习方法的运用。一、教师的准备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在农村学校,自主学习模  相似文献   

7.
《渔歌子》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钓鱼的情景。词中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是一幅用词写就的山水画。如此语言清丽、情景交融的词应该如何教呢?一、"闻"意境【片段】师: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风景一直被文人墨客所钟爱,许多诗词佳作流传至今。还记得吗?白居易曾在《忆江南》中写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朝阳映照下的江景令诗人如此魂牵梦绕,那么烟雨蒙蒙的江南水乡又是  相似文献   

8.
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动去学习。长期以来由于初中地理一直是"副科",这让地理在大部分的学生眼里就成了无关紧要的一门课,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够。如何让学生做到自主学习呢?我总结两点: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二是运用教学用具引导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9.
季玉仙 《小学生》2013,(1):26-26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更新理念,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与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获得新知是促成学生主动发展最有效的方法。那么,该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探索呢?我不断地在思索:学生不懂探索方法怎么办?学生探索的空间如何合理安排?学生间差异如何调节等?经过几年的尝试,初见了一些成效。一、让学生有章可循,学习探索方法让学生掌握自主探索的方法是体现学生主动发展的标志之一。而让学生自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在各自的知识背景下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这是我们教学工作应该遵循的规律.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呢? 一、亲历体验--自主建构的前提 自主建构式教学也应该是情境式教学,教师应该创造适合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环境,在情境中让学生亲历体验,这是实现知识内化建构的必要条件与前提.  相似文献   

11.
小语新大纲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自主学习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落实这一精神呢?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更“真”更“实”呢?对此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两种文化的冲突,如何让这种冲突减低到最小,这有赖于译者在翻译过程所作的努力。汉语有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在翻译时如遭遇到汉语文化词时,有没有可能保留其原汁原味?若有可能,如何做到?围绕这一问题对新闻文本翻译中出现的汉语文化词(主要研究地方文化词)的翻译技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大背景下,教师们都注意到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角色也都发生了转变。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呢?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的经验,谈一谈自己。一、要根据讨论内容的需要灵活分组高中《语文》第二册《诗经两首》和《离骚》等文学作品,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字、词、句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去甚远。我总是让学生以两人为一组疏通诗或文章的大意。当然,也有  相似文献   

14.
<正>《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第一次以一篇课文的形式出现的宋词。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宋词的韵律美、画面美、色彩美、意境美呢?一、"词"与"诗"比较,体会词韵教学片断一:1.师:同学们,读着这首词,你有没有发现词与诗有什么不同?词又有什么特点?2.指名交流。  相似文献   

15.
美国学校情境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学校情境教学的产生源于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21世纪是一个充斥着科学技术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将如何应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呢?为什么许多年轻人都认为把学校中学得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是一件难事呢?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让我们认识到,学校教育的失败不仅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挫折,同时国家的商业和经济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因此,只有学校教育帮助学生为高标准的工作做好准备,这两个问题才能解决.那么如何让学校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准备呢?美国的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认为最好的答案就是情境教育学.  相似文献   

16.
<正>追求课堂实效、高效是每一位教师的目标,如何做到呢?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就能达成这一目标。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方式方法很多,围绕主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课堂实例1:诚信做人到永远】师:"诚信"一词相信同学们已经耳熟能详,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以及校园标语频频出现。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是"诚信做人到永远"。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呢?要想真正身体力行诚信,你内心有哪些疑惑希望老师和同学帮你解决呢?  相似文献   

17.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教学。究竟怎样进行识字、写字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语文素养,实现"喜欢识字、主动识字、独立识字"这一目标呢?本文就如何让学生自主识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朗读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朗读,让朗读展现语文教学的精彩呢?笔者认为,教学中可以通过品词析句,读出画面;创设情境,读出情感;示范朗读,引起共鸣;尊重个性,读出味道。  相似文献   

19.
生字词教学,一直是小学教学阶段的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对于阅读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但由于教师自身对生字词的教学研究不够透彻和深入,基本上一带而过,一读而过,造成生字词的教学现状是不透彻的,不深入的。本文将以这一现象为出发点,探讨如何让生字词不脱离文本,有血有肉,如何让生字词根植于教学重点中,而不是简单地扣上"重点"的帽子。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新大纲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自主学习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它符合以人为本的人文观.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落实这一精神呢?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更"真"更"实"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