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考察了“红色”系列词汇——“红颜”一词的意义及感情色彩。通过对“红颜”以及其词语组合的分析,我们认为,总体来讲,“红颜”一词同红色系列词汇一样,年轻、美丽等美好意义是其主流,虽然它也在某些情境中与“祸水”一词结合,出现负面意义,但这毕竞不是主流,对于“红颜”一词的感情色彩来说并没有多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五卅”运动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的中共领导人对“五卅”运动的总结,一方面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另方面也存在着极其严重的缺陷,这就是“左”倾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这些“左”倾思想主要表现在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片面认识,提出工人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发展是国民革命的唯一保证,以及对革命发展趋势的过左估计等,从而对大革命的失败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左”倾错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双基”与“双基教学”:认知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重打好基础,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训练,一直是中国数学教育的一个特点.近年来,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于“双基”与“双基教学”又表现出了新的关注.例如,这就构成了2 0 0 2年1 2月在苏州召开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会的主题.一般地说,“中国数学教育传统的界定与发展”显然更应被看成课程改革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1] ,从而,就“双基”与“双基教学”的问题而言,我们也就不应采取简单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而应从理论高度对各个相关问题做出深入分析,从而就能在课程改革中很好继承其中的优秀成分并切实…  相似文献   

4.
劳技靠训练,“感觉”是关键。学好一种技能要过三关:“结识”关,要 的是有形的真切感觉;“演试”关,要的是有情的熟悉感觉;“掌握”关,要的是有神 的灵巧感觉。在学生追求会学的主动性基础上,我们探索中学劳技课改革可能走 的启发“自觉”的教学路子。  相似文献   

5.
老子论“有”,“有”的内容总是要靠“名”来指称,但这种“名”不表达一种本质意义上的真实。在“有”的层面上否定“名”的固滞和分化,这一否定过程就不是一种走向非真实之途,而恰恰是向“无”的回归之旅。“有”与“无”都发生在同样一个层面上,在“有”的层面上言“道”,“道”也就是这一层面上的通畅之途。  相似文献   

6.
钟鸣 《中学生电脑》2014,(12):75-75
古语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要靠教师“传”,“业”要教师“授”,“惑”要靠教师“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分析了形容词“大”和“小”插入数量短语中间的不对称分布,并分别对形容词“大”和“小”与数量短语组合以及与名词组合时的相互制约进行了初步分析。形容词“大”和“小”与数量短语的组合是一个相互选择的结果,与量词本身的语义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样,形容词“大”和“小”与数量名短语的组合也要受到名词语义特点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一点点”和“一点儿”,与一般的量词重叠相比,具有特殊性。通过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二者的具有三大组合能力,均以与名词搭配为主,但在各类中各有侧重;二者组合能力的差异引起语义的差异,均可形容量少或程度轻,但前者程度更深,且含有“许多”义和“逐一”义;语用上,陈述句中“一点点”主要表现为主观陈述:正陈述1和逆陈述2,“一点儿”侧重于客观陈述;祈使句中前者的语气更为柔和,后者也可在命令句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而“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内容。理解课文内容要靠读;感受课文情感要靠读;积累语言文字更要靠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要以“读”贯穿阅读教学。粗读知晓大意,精读品味文字,熟读体验情感。那么,怎样进行“读”的训练?我存教学中探讨总结出如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0.
从1930年到1940年,新桂系在广西大规模编练“新民团”,使之成为独具特色、功能齐全的民众组织.根据统计资料,从1930年冬到抗战爆发前,广西共训练了150万以上的壮丁.加上抗战时期训练的壮丁,“新民团”的规模在两百万以上.  相似文献   

11.
温晓芳 《文教资料》2011,(18):49-51
现代汉语中用在谓词前边的“正”、“在”及用在谓词后面的“着”词性不同,但是在单独使用或搭配进入组合时却体现出共同的语法意义.而在很多句法环境中却不能互换.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语言实际出发,说明“兀”字及其组合在现代交城话中的用法和在《水浒传》中的用法,并加以比较,同时探求“兀”字及其组合的渊源,证实从先秦的“夫”字同音替代成后来的“堵”、“古”以至“兀”字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分析符号“≤”和“ <”的用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长期以来 ,人们对于符号“≤”和“ <”的用法就存在着争议 .不论是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报刊上 ,对这个问题的争论至今还在继续 ,矛盾还没有解决 .例如文 [1 ]和文 [2 ],仍在对这个问题进行辩论 .它们争论的焦点是对文 [3 ]一道数学题的证明 .这道题是 :设 f(x) =ax2 +bx +c对于任意x∈ [-1 ,1 ]都有 | f(x) |≤ 1 ,求证 :| f( 2 ) |≤ 8.实际上 ,能够证得 |f( 2 ) |≤ 7,| f( 2 ) |的最大值等于 7.证明过程省略 .文 [1 ]和文 [2 ]矛盾的实质是对“ <”和“≤”两个符号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复习课比较重“视训练”这个环节。在考前的综合复习课中,整堂课都用“于训练”的情况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训练”跟笔者主张“的操练”并不相同。通常的“训练”“是训”“和练”的结合,即教师的指导(训)和学生的练习(练)彼此结合。笔者认为,综合复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本中含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靠“学”。我觉得在教学实践中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在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学好、学活课本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导“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回归课本”,必须使学生对课本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认识到课本是学习的依据,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如果课本没有学好,就想另辟蹊径,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且会形成不良的学风及对…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市的高中示范校中,丰台二中并不醒目。从外表来看,它的校门不高大,后院的几排平房,更是透露出几许古朴的韵味:从师资力量来看,它没有名师云集的豪华阵容;从学校规格来看,它既非市重点也非区重点,但是在丰台区,学生和家长都“认”这所学校,二中是他们心中名副其实的“准重点”。问起个中的奥秘,李真校长说,二中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就靠两个字——“实”和“真”。  相似文献   

17.
运动场上,“冬季三项比赛”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200米一圈的跑道上,10多位五六年级的小女生正健步如飞,她们将在运动场上跑七圈半。“砰——”最后一圈的枪声终于响起!运动场上顿时沸腾起来:‘加油!加油!”“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冲!冲!向前冲!”老师、同学的鼓励在运动员的耳际回响。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个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可见阅读教学地位的重要,它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而“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理解课文内容耍靠读,感受课文情感要靠读,积累语言文字更要靠读,“以读为本”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  相似文献   

19.
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大跃进”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兵团既无全国“大跃进”前那种急躁冒进的思想基础,也无全国“大跃进”前经济飞速发展的经济基础,因此,兵团工业“大跃进”原因不是“左”倾思想泛滥,而是形势所迫。  相似文献   

20.
在推进新课改中,教师都注意了读的训练,如读中悟,读中说等,对口头语言的训练非常到位,可谓书声琅琅,语意盎然。但是,从课始到课末,往往一“文”难觅,几乎没有书面语言的训练,这种缺“文”现象令人深思。一、“文”的缺失现象之透析1.开展“文”的训练受课堂教学时间的约束,反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