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网络使用率和网络成瘾率。通过对大学生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及其上网行为特征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使用者可划分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倾向和网络未成瘾三种状态,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中,三种网络成瘾状态的比例有显著差异;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大学生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活动以及对网络影响和网络成瘾的认识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泉州市高职院校学生网络成瘾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程度、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高职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泉州市5所高职院校学生中进行了现场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发生率为9.27%;男生比女生、三年级比一二年级的学生陷入网络的程度深;网络成瘾的发生与上网者每周上网时长、上网地点、上网目的、上网主要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应从多方面进行针对性防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现状及与网络成瘾、学习倦怠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青少年上网成瘾自评量表、大学生手机上网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月平均手机上网支付费不同的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F=4.84,P=O.009);上课时用手机上网的频率不同的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F=3.24,P=O.041).②上课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学生(F=5.34,P=O.005);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存在显著差异(F=5.004,P=O.007).结论:网络成瘾程度高的学生也倾向于更多的使用手机上网,手机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排解学习倦怠情绪的重要工具,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总体素养还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网络使用行为及其特征,采用《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对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初二学生网络成瘾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初二学生基本都有上网经历,平均每周上网4次左右,上网时长大多3小时;上网地点集中在家里;上网行为以聊天和游戏为主;上网目的以娱乐和交友为主;网络成瘾检出率为17%,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没有显著性差异,男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调查的基础上,笔者从家庭层面提出关注初中生网络使用习惯、针对不同性别开展教育、加强家庭网络监控、预防网络成瘾倾向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行为、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成瘾的成因是近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采用问卷测量法对内蒙古地区6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试图探讨网络行为、生活事件等因素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其预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上网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在上网目的上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程度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在生活事件的总分和各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生活事件的健康因子和其他因子可以预测网络成瘾;(3)网络行为可以通过生活事件间接预测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青少年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的基本情况,本研究使用问卷法调查了吉林省12所学校的4~9年级480名学生。调查发现:吉林省青少年学生网络普及率为76.4%,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7.9%;网络成瘾的人数分布在每周上网时间上差异显著,在上网地点和上网目的上差异显著。据此建议:加强家长对学生上网行为的指导;学校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发挥心理辅导工作的作用;政府要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制定相关法律保护青少年网络使用者;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在现实生活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对安徽省8所高校的618名大学生进行采样调查,以研究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14.08%的网络成瘾者;男生较女生更容易网络成瘾;独生子女大学生较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容易网络成瘾;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在网络行为和网络内容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形式;网络成瘾会影响大学生学业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职校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现状,探讨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文章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对770名职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职校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比例为18.21%,并在性别、学校、年级、生源地等因素上差异显著,网络成瘾倾向者和非网络成瘾倾向者自我和谐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知职校学生上网人群中可能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现象,自我和谐对职校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网络行为模式进行研究,发现网络成瘾青少年无论是在性别、城乡、父亲职业等人口学资料上.还是在初次上网年龄、网龄、上网时间、上网频率、上网条件与上网地点、上网内容、网络态度、网络情感等方面与非成瘾青少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较大。使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和Young的网络成瘾调查问卷对昆明地区617名大学生使用网络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非常普遍,对待网络的态度较积极,能积极使用网络服务项目;上网原因主要为朋友怂恿、无聊和好奇;网络成瘾检出率为5%;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学生上网次数、时间和进行网络游戏有差异。应根据大学生网络使用特点,利用其积极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干预,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网络戍瘾青少年的网络行为模式进行研究,发现网络成瘾青少年无论是在性别、城乡、父亲职业等人口学资料上,还是在初次上网年龄、网龄、上网时间、上网频率、上网条件与上网地点、上网内容、网络态度、网络情感等方面与非成瘾青少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影响网络成瘾的上网行为、心理健康、家庭经济、学业成绩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上网行为和家庭经济状况对网络成瘾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健康因素对网络成瘾产生显著的负性影响,家庭经济与上网行为显著负相关,但却对网络成瘾产生正向影响,上述发现都为网络成瘾干预提供了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分别考察大学生人格因素与网络行为偏好和网络依赖状况之间的关系,探索了人格因素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的影响。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使用量表、中文网路成瘾量表、网络成瘾量表(Young)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对433位在校大学生(男生235人,女生198人)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大学生的上网内容偏好与性别、上网时间、人格因素中的精神质和内外倾向性都有显著相关;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与平均上网时间有显著中等正相关,与情绪稳定性有显著中等正相关,与精神质有显著微弱正相关;网络依赖与放松休闲行为与追求刺激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海南师范学院968名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对象上网原因、目的、时间、频率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学生网络成瘾的现象比较严重,9.5%的学生有网络成瘾行为.并且已明显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令人关注;必须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予以矫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理市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大理市某高校在校的一至四年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结果:该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16.5%,年龄、性别、上网目的、与同学的关系、初次上网年龄段和每次上网持续时间在正常组和成瘾组网络成瘾发生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上网持续时间、初次上网年龄段和参加课外活动情况是个体网络成瘾发生的危险因素,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是网络成瘾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在校大学生中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影响到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尽早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网络成瘾倾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城乡小学生在网络使用方面的差异,我们对来自城市和农村的240名4~6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城乡小学生在使用网络的人数上差异显著;小学生上网的地点、时间的城乡差异显著;小学生上网的目的、家长或教师对小学生上网指导的城乡差异不显著。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家长和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观念,加强对小学生上网行为的指导和监管。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采取整群分层抽样,使用青少年网络成瘾鉴别量表和自编的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因素问卷,以1827名青少年学生为对象,对影响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癔的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网络因素等六个方面,共包括29个因素。其中健康状况、理想抱负、业余爱好、父母不良嗜好、网吧经营、社会和科技发展迅速、上网频率及相对时间、上网地点、上网内容与动机等对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师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网络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网络行为调查分析表明:上网已经成为了体育专业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及交流;男生上网时间明显多于女生;网络成瘾的学生占据一定比例,已影响到了学习和身心健康.建议强化网络道德建设,发挥网络文化的科学性;注重引导,加强管理,正确运用网络资源;提高上网的自控能力,健康上网。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次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使用普及化程度高,高中生触网时间早。网络对高中生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既有较大的积极影响,也有较大的消极影响。(2)长时间上网组与短时上网组呈显著性差异的症状因子是: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敌对性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性因子。上网时间长的学生各症状因子得分普遍高出常模,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3)男生更高网络成瘾倾向,女生更多使用网络娱乐和获得信息。网吧上网和在家上网与网络成瘾显著呈正相关,上网频率和上网时长都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在网络成瘾的学生当中,娱乐性上网活动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鸿 《茂名学院学报》2006,16(2):51-53,63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日益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对294名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的调查表明:大学生最常使用的网络服务是信息查询、电子邮箱、多媒体娱乐等,主要的上网动机是获取信息、娱乐和学习;有2%的大学生有严重的网络成瘾症状,31.3%的大学生有轻微成瘾症状;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有显著相关,上网时间过长及较多使用网上聊天I、CQ、网络游戏和多媒体娱乐的人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