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9 毫秒
1.
美国专利法规定了惩罚性赔偿,是为了加大对故意侵权人的惩罚力度,遏制专利侵权行为。但是,惩罚性赔偿也可能因为过度赔偿而激励诉讼,减损专利公开功能,进而阻碍技术创新。近年来,美国不仅提高了"故意侵权"的认定标准,而且司法实践中惩罚性赔偿适用比例和数额呈下降趋势。我国应该首先借鉴美国的完全赔偿原则,而非惩罚性赔偿。  相似文献   

2.
美国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规定较为完善,但成文中并不存在法定赔偿,主要按照利润损失法与合理使用费法来计算,但这两种方法经常是同时适用的,其并用的原理基于市场占有率法。我国也可借鉴这一并用的市场占有率法,这将有助于降低法定赔偿的适用比例。  相似文献   

3.
詹映  张弘 《科研管理》2015,36(7):145-153
为对我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状况作出客观评判,以近年来我国各级法院审理的4768件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司法判例为统计对象,重点围绕权利人维权成本和侵权人侵权代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知识产权维权"(经济)成本高"问题并不显著,但维权"周期长"问题确实存在,且多由确权程序引发诉讼中止所致。在侵权代价方面,知识产权侵权"赔偿低"问题十分突出,法院过多适用"法定赔偿"标准确定赔偿额,使权利人常常得不偿失,而"举证难"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建议我国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以提高侵权者侵权代价,并从解决"举证难"入手,破解"赔偿低"问题。同时,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确权机制,以根治知识产权维权"周期长"之痼疾。  相似文献   

4.
朱玛 《科技管理研究》2016,(12):146-150
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在立法秉承了"慎用"的精神,但在司法实践中却被广泛适用,甚至出现了滥用的趋势。鉴于法定赔偿本质上只是一种补充性的损害赔偿计算方法,应对法定赔偿的实践异化进行纠偏,规范法定赔偿的使用。一方面,要借鉴外国经验,完善立法和综合各种考量因素,避免适用法定赔偿的随意性;另一方面,要善用证据规则,优先采取其他损害赔偿计算方式,真正回归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本源。  相似文献   

5.
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对专利侵权适用专利使用费赔偿的条件、经济依据和赔偿倍数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当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和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都难以确定时,可适用专利使用费进行赔偿;专利使用费是专利权人在专利产品市场上未来经济利益的现值,可视为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以专利使用费的一定倍数作为赔偿额具有经济合理性,应该根据诉讼成本和侵权发生的概率对赔偿额的弹性来确定赔偿倍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梳理了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计算司法实践和学术研究成果,提出了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综合计算方法。通过企业财务成本费用利润归类计算专利技术成本费用利润贡献占比,通过计算产品全部标准必要专利数占全部专利数比例计算标准必要专利数与全部专利数量占比,通过技术功效矩阵专利价值分析计算专利权人标准必要专利分值与全部必要专利分值占比。通过将三个占比相乘得出标准必要专利的许可费率,为企业专利许可、司法审判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我国应建立企业技术贡献会计核算制度,完善技术要素贡献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建立标准必要专利认定标准和第三方认定制度,制定技术功效矩阵标准必要专利价值计算基本规范和流程。  相似文献   

7.
笔者通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11—2016年、适用法定赔偿案例、不同产业类型、不同类别专利的800件专利侵权案件中影响侵权法定赔偿数额的因素:侵权时间、专利类型、专利保护期限剩余时间、侵权专利数量、国别、侵权人个数、侵权人行为个数、专利是否实施、主观过错、侵权人规模、是否出口、产品价格等12个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得出:(1)各类产业的参考因素对侵权专利赔偿额的模糊灰色关联度存在较大差异。侵权行为个数、专利类型、侵权时间和侵权人规模对法定赔偿额的影响都比较显著。相反,国别、是否出口对法定赔偿的数额影响较小。(2)发明专利侵权赔偿额方面,专利是否实施具有最大的模糊隶属度,其次是侵权人行为个数、侵权时间、专利保护期限剩余时间等。对于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赔偿额方面,侵权人行为个数具有最大的模糊隶属度,其次是侵权时间、专利保护期限剩余时间、专利是否实施等。笔者希望该研究成果能为相关的职能部门或研究人员对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前,代表性国家形成合诉与分诉两种诉讼制度,不同的制度对专利侵权纠纷和解的影响并不相同,因此,分别构建合诉与分诉制度下专利权人和潜在侵权人之间专利诉讼的两回合博弈模型,通过逆向归纳法,从成本-收益角度对博弈模型进行求解及分析。结果表明:潜在侵权人和解率与和解金额负相关,与专利权人胜诉后的期望收益正相关;专利权人撤诉率与和解金额以及潜在侵权人和解费用负相关,与潜在侵权人诉讼费用正相关。与此同时,在分诉博弈模型中,潜在侵权人和解率还与专利权人赔偿诉讼费用负相关,专利权人撤诉率与潜在侵权人在侵权裁判后的市场损失正相关。因此,中国应提高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金额、适时借鉴分诉制度,企业也应当加大创新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等同原则"源于美国的判例法,属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官造法"原理。作为大陆法系的我国,"等同原则"已在司法实践中广泛地适用。但从法律渊源上看,在我国的专利法律体系下,至少在2000年以前,找不到其"成文法"的依据。只是在我国专利法第二次修改之后,最高人民法院才在(2001)法释字第21号司法解释的第十七条中,对等同原则作出了规定。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明确的专利侵权判定规则和方法,加之我国目前采取的分散式专利审判体制,"等同原则"的适用已造成了全国专利司法尺度极不统一,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极端的适用"等同原则"的案例,如广东某中级法院"创造性"地将装置独立权利要求和方法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混在一起,判定被告构成等同侵权。本文旨在结合案例,对专利等同侵权判定原则及其适用提出一些  相似文献   

10.
专利资产利润分成率的现有确定方法存在诸多缺陷,将模糊数学方法引入利润分成率的计算,创建基于集值统计的专利资产利润分成率综合评价法,并通过案例探讨该方法在评估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规范研究方法,在分析认股权证价值基础上,探讨了认股权证在公司投资中的杠杆作用,考察了引入认股权证后公司投资策略选择问题.并指出认股权证投资对公司收益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才测评是一种科学的综合选才方法体系,它通过对人员多个方面素质进行综合的测量和评价,为人员的招聘、录用、晋升、培训提供服务,企业的绩效管理无疑应该建立在科学的人才测评的基础上。从人才测评的角度,论述其在企业绩效管理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碳排放量对闭环供应链产生的影响,将碳排放量作为罚利润值的形式进行研究,构建以碳排放罚利润扰动下的两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动态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比较分析有无碳约束2种情况下的闭环供应链利润趋势,并讨论了在不同碳排放罚利润值扰动下的产品回收比例、利润分配、生产商和再制造商产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排放罚利润值的增大,再制造商产品逐渐取代生产商产品,闭环供应链的利润流向再制造商,这意味着产品回收再利用能有效减少闭环供应链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碳排量对闭环供应链产生的影响,将碳排放量作为罚利润值的形式进行研究,构建了以碳排放罚利润扰动下的两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动态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比较分析了有无碳约束两种情况下的闭环供应链利润趋势,并讨论了在不同碳排放罚利润值扰动下的产品回收比例、利润分配、生产商和再制造商产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碳排放罚利润值的增大,再制造商产品逐渐取代生产商产品,闭环供应链的利润流向再制造商,这意味着产品回收再利用能有效减少闭环供应链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5.
胡昌生  肖小锋  汪建国 《预测》2004,23(5):78-80,67
本文回顾了国外反向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的实际从理论上探讨了中国证券市场反向利润的来源问题、实证表明,中国证券市场的反向利润绝大多数源于股票的反应过度,有少部分源自共同因素在时间序列上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企业利润一直以来受到了企业管理者足够的重视,因为利润可以维持一个企业的经营与长期发展。运用中国制造业企业2005—2008年样本,首先分行业检验企业利润率的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其次检验企业利润的主要决定因素,其中对利润的衡量分为利润率和利润规模,最后分析研究企业利润的作用,结果认为:(1)中国制造业企业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并且利润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企业生产率水平、研发支出水平、营业费用支出水平、补贴收入水平都会对企业利润带来促进作用,而企业年龄、出口规模、债务规模、存货规模都会对企业利润产生负向影响;(3)企业利润与研发支出呈现"U"型关系,并且企业利润对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出口企业的这种促进作用会弱于非出口企业。  相似文献   

17.
田巍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6):172-175,209
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在分析现有产品共同研发模式基础上,对信息不对称下主导企业创新努力可有成本的证实、伙伴企业创新努力可有成本的证实、双边道德风险三种情况下企业间合作产品创新的契约形式和适合条件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契约下各方的创新努力程度和合作创新收益进行比较,并基于参与各方不同创新贡献能力下的契约选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利益机制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提出应该以利益为导向,吸引社会精英投身科技创新,以按劳分配原则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相结合,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发明专利与大型企业利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大型企业发明专利数和企业利润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者进行格兰杰检验,证明了发明专利数对企业利润的正向影响作用,并计算出发明专利数每提升1%利润相应的提升0.5615%。对研究结论进行了经济学分析,阐述发明专利和基础研究投入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时间滞后性,解析了我国大型企业基础研究资金投入量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通过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碳无形资产层次结构有向图,明晰碳无形资产对获取减排收益的影响路径;利用决策实验室法(DEMATEL)挖掘影响减排收益的关键性和驱动性碳无形资产。研究发现影响减排收益的直接、间接、根本碳无形资产;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工艺流程低碳再造、低碳战略、低碳技术研发能力是影响企业获取减排收益的核心要素;分配的碳排放权、低碳战略、低碳文化是影响企业减排收益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