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说明文因文体的特殊性,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准确阅读说明文,应掌握以下要点:首先,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明确说明重点。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我们阅读时,应抓住这个重点,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例如《松鼠》一文,作者用文学笔调向我们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形、温良的习性和乖巧的性格等三个特点。又如《中国石拱桥》则牢牢扣住“石”和“拱”,从“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两方面突出石拱桥区别于一般桥梁的特征。而《死海不死》的作者则抓住死海“咸度高”这一特征进行说明。其次,要分析说明顺序。常见的说…  相似文献   

2.
曾有作家说过 :写文章是整理我们的思想 ,使之明确化、条理化、具体化的过程。这句话应用在写说明文时尤为重要。要写好说明文 ,在注重抓住事物特征 ,准确进行说明的同时 ,定位好说明目的 ,恰当地安排说明顺序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安排好说明顺序 ,首先应明确一个容易混淆的问题——一、明确说明文结构和说明顺序的区别有一道关于《中国石拱桥》的阅读分析题 ,要求说一说文章介绍赵州桥时所用的说明顺序。由于当时给定的“标准答案”是“总分”,因此凡答“从整体到局部”的一律视作错。这种严格地按标准答案阅卷造成的冤案虽已成为…  相似文献   

3.
个性与共性     
楚楚同学问:《中国石拱桥》一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象的特征又是什么?阅读说明文时,对说明对象的确定是方向问题。而对特征的领悟又是内容的问题。因此,在阅读说明文时,这两点是关系到是否读懂的问题。《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说明具体事物的说明文。我们循着这个具体的“物”来梳理一下“文”:全文由石拱桥起笔进而着重介绍中国石拱桥,再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去剖析中国石拱桥的结构,探究中国石拱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缘此,我们可以初步确定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但究竟是一座具体的石拱桥,还是一类石拱桥抑或是所有石拱桥,尚需辨思。我们在细读此文后,可以断定  相似文献   

4.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知识为根本任务,以解释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形式、成因、关系、功用等为主面目的的文体。阅读说明文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一篇说明文写得好不好,首先要看它是否抓住了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有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也就是这一事物的个性、特殊性,在阅读说明文时,只有把握了这一特殊性,把握了其本质属性,才能弄清楚所要说明的事物。如阅读《中国石拱桥》,首先就要把握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征,因为这一特征是全文说明的中心,…  相似文献   

5.
说明文解说客观事物,介绍科学知识,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教学时应着眼于它的逻辑性、准确性。但同时应看到,许多优秀说明文,是逻辑性、准确性、文学性三者兼备的。以《中国石拱桥》、《宇宙里有些什么》为例,择其要者有: (一) 形象生动的描绘: 《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已对石拱桥桥洞的形状特征作了说明;这一句后“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  相似文献   

6.
说明文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文章体裁。无论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都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和结构形式,力求层次清晰,重点突出。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在艺术表现上有三个重要特色。一、以逻辑顺序为主结合时间顺序本文主要按照从一般到特殊、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首先从石拱桥的特点说起,结合其优美形式、出现时间、坚固结构进行具体说明;然后说到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历史悠久,几乎到处都有、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新课程标准》,说明文阅读的主要考点为:理解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明确文中说明事物的顺序;明确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结合语境分析语言的准确性;探究文章的中心和意义;能把文章的说明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并扩展延伸,加以理解。我结合新课程改革以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总结出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策略,供学习参考之用。一、找准说明的对象,把握对象的特征说明事物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重点1 .理解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 ,逐层深入地进行说明的写法。2 .体会说明文讲求准确的语言特点。二、课文解读作为一个享有国际威望的著名桥梁专家 ,为了向大众传播石拱桥的知识 ,茅以升遵照客观事物自身的关系 ,进行了条分缕析、井然有序的说明。按照“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 (即赵州桥、卢沟桥 )→中国石拱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中国石拱桥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的顺序安排结构 ,有总述有分述 ,条理清晰 ,通俗易懂。三、教学过程(一 )内容呈现1 .快速默读课文 ,扫清文字障碍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 .自由朗…  相似文献   

10.
说明文的叙述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一般来说,说明事物发展变化宜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等实体事物宜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理宜用逻辑顺序。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掌握时间、空间叙述顺序,但是对于运用逻辑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组织文章内容,却感到头疼。逻辑顺序就是在说明事物时按被说明对象的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安排文章结构。这种顺序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例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先概述一般石拱桥的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有悠久的历史”,接着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  相似文献   

11.
单元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说明文(《蜘蛛》、《中国石拱桥》、《核舟记》、《蛇岛》、《看云识天气》)写法各有特点,又不乏共同之处:细致、准确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合理安排顺序,恰当选择说明方法,并以准确的语言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2.
阅读说明文,要学会分析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是由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的,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就会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来谋篇布局,一般情况下,介绍建筑的说明文,主要运用空间顺序(包括方位顺序)可抓住行踪或方位名词作推敲,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凡尔赛宫》;介绍事物发展,演变或工作程序的说明文,主要借助于时间顺序,可抓住时间名词和序数词作揣摩,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活板》,其中程序顺序从属于时间顺序。介绍事理的说明文,主要运用逻辑顺序,如《万紫千红的花》,《统筹方法》。有许多文章,由于说明的需要往往综合运用多  相似文献   

13.
〔大纲要求〕掌握说明文的一般特点。阅读说明文,能理解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和方法,体会语言的准确性。〔教材依据〕《描写和说明》、《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初中第2册),《说明的方法》(初中第2册)。基本课文12篇:《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宇宙里有些什么》、《蜘蛛》、《苏州园林》、《中国石拱  相似文献   

14.
四、五单元是本册书的重点单元。六篇文章都是紧紧抓住事物自身的特征,将说明和描写结合起来,具有一定文艺性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是说明建筑物的外形,构造的。教学时除抓住这一特点外,重点使学生认识说明与描写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描写在说明文中的作用,同时了解说明建筑物一般采用的说明顺序,提高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春蚕到死丝方尽》《宇宙里有些什么》《食物从何处来》《奇特的激光》是说明动、植物生长,宇宙科学,现代科技的知识小品。教学时重点使学生理解:抓住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征,才能把事物说清楚这一道理,同时了解并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课本中茅以升写的《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出色的说明文,其说明技巧主要有四个特点:一、运用了顺序的说明方法本文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进行说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说明文的写作有明确的要求 :能写“简单的说明文”,即“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可见 ,初学写作说明文需注意三点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正确使用说明方法。其中“说明事物的特征”是说明文的根本目的。如果把说明目的比作“过河”,那么说明方法即是过河的“桥”。没有了说明方法的桥 ,过河也就可望而不可及了。恰当使用说明方法 ,可以使说明对象的特征更突出 ,说明事理的阐述更充分。说明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准确把握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 ,而且要能根据说明目的和说明对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说明能力着重指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说明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够从比较阅读中掌握说明文的特点,以形成能力。说明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也能从比较写作中掌握说明文的特点,逐渐形成能力。说明文的比较写作要和说明文的比较阅读同步进行,方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作法如下:一、从同一题材、不同文体的写作中,比较表达方式,掌握说明文的特点。比如,同是写桥,《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它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历史上的光辉成就以及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增况,主要用的是说明。《北京立交桥》则是记叙文。它叙述了北京立交桥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训练中,说明文的练习相对其他文体少,但说明文的阅读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阅读说明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明确说明对象: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就是如此。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二、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观察是直接获得写作的素材,那么阅读则是间接获得这种材料.作家茅盾在讲观察时说,除了观察外,“同时也要读书”.培养和训练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能力,要指导他们从范文中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特征,安排什么样的说明顺序,主要使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如教《向沙漠进军》,要指导他们抓住“沙漠危害——征服的方法”这个总结构;而在说明征服方法时,又是根据它危害所使用的“武器——风和沙”,按“抵御——进攻——  相似文献   

20.
史峰 《小学生》2010,(7):22-22
说明顺序是说明文的行文“脉络”,只有顾序清楚,文章才会顺畅。不同的说明文需要选用不同的说明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