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5000多年前,两河流域最早出现了城市,那是为神而筑的。在高耸如云的埃兹泰克(Eztec)神坛之下,庙堂台阶之下,人是神的奴仆。之后,城为君主的权贵而设计。进入工业革命后,城被机器占领,塞满了汽车和厂房。城市的历史告诉我们,城市并不一直是为普通人而筑。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城市景观要求运用当代城市设计的理论观点方法,解决历史文化景观的现实问题,涉及历史场景与现代生活的契合,保护整体风貌与更新局部特色的协调以及景观修复与场所营造等多方面内容,基于保护理念的城市景观可以提高现代社会文明的层次,并将旧城改造为体验多样化生活的场所,使人们关注历史,关注文化、关注地方特色,推动城市建设的多样化发展保护性城市景现……  相似文献   

3.
地处沿海地区的城市在历史发展中,往往有因地理环境影响产生的相似性,由此在其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中,尤其是历史陈列内容设计时不可避免的有相似之处。本文以烟台、厦门、香港三座沿海城市的综合性博物馆中常设历史展览在内容设计为例,探讨其设计的共性。  相似文献   

4.
刘秋萍 《兰台世界》2012,(17):42-43
档案馆建筑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它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底蕴,记载着城市的历史。现代档案馆建筑设计需符合现代档案管理的要求,档案馆建筑建设计应面向社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城市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万小菡 《视听界》2014,(4):105-106
近年来,许多城市台积极摄制表现城市历史文化、人文风情的纪录片,以突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以往,城市台的传播被限于本地范围内,所以,城市纪录片传播面窄、影响力小。  相似文献   

6.
《上海档案》2007,(3):32-32
庞尊丽在2006年第2期《四川档案》上撰文指出:一个城市的档案从总体上以集中的形式反映了该城市不同历史时空所特有的文明,记录了该城市文明建设的沧桑历程,展现了该城市的显著特色。城市文明建设的文化底蕴在很多方面来源于档案文化的衍生和历史延续。如何用档案文化夯实城市文明建设的根基,是档案工作参与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传承的视角,以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梅河路龙舒时代广场的形态空间设计为例,探讨"城市记忆"的城市设计思想方法与形态空间设计的问题,"城市记忆"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实质上是一个城市记忆载体文化传承与空间再现的城市设计问题。其形态设计绝不仅仅是对历史信息的简单复制,而是要传承其优秀的、有代表性的文化。其根本目的在于城镇形象特色的塑造。  相似文献   

8.
城市设计类图书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设计的概念和属性出发,分析了当前城市设计类图书分类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设计类图书分类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9.
城市出现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城市一般指20世纪以来的城市建设。那些林立的高楼、直人云霄的大厦、环境优美的小区、大型商场和超市都成为“城市”的代名词,城市是我们的居住环境,谁都希望生活在一个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环境中。然而城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过程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杭州正悄悄涌动着一股城市建设的热潮,伴随着时代的节拍,涌入建设城市化大都市的滚滚洪流。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的载体。一个城市,如若没有城市基础设施,就没有城市人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城市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就缺少极为重要的基本要素。因而,没有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就没有现代化的城市。以道路、桥梁为载体的交通系统是城市的脉络,在城市基础设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历史上看杭州市的道路,各个时期都在发展中变化。南宋时期,市区道路开始改变遇雨天泥泞不湛的状况,皆以砖石砌筑;元代…  相似文献   

11.
4月30日~5月6日.一场名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的城市文化交流盛会将在南京举行,古城西安理所当然也在受邀之列。作为发起城市,南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组织的“2003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排名”活动中进入前10位,充分说明了南京在继承历史、传播历史并以此促进现代化建设中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主流媒体的城市电台,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为农民有效地服务,如何承担起重大的历史责任,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答案应该是:作为城市电台,应该办好对农节目,为农民提供更多、更高有效地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历史文化名城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两院院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主任周干峙先生认为,历史文化名城应具有“很高的品质,很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相当久远的历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需求、经济张力、时代变迁导致了名城的保护已难以求全,许多城市采取了由全面保护到重点保护的策略,改造更新已是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无法回避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崔敏 《记者摇篮》2005,(2):23-23
老建筑就像一部编年史.记录着城市的历史.而一座城市历史也正是通过一个又一个老建筑而体现出来的。老建筑本身蕴藏着巨大的文化价值.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有的城市形成了许多能够体现城市精神和历史文脉的标志性建筑群,具有十分丰富的艺术魅力。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和规模的扩大.有的城市在动迁中,一些特色建筑被折除。而盲目抄袭或模仿欧美建筑形式.从而使一些城市失掉了独有的建筑标志与文化基因。对此,我们新闻舆论就应坚持科学发展观.进行正面引导。在这方面《大连日报》等媒体有所尝试。  相似文献   

15.
一个城市不可能没有精神,城市精神既反映一个城市的历史明传承,又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是优秀传统化和当代先进化的结晶。城市广播新闻人物报道面临一个重大命题是,怎样用广播多维视角,表达城市精神中一个核心内核,这就是一个城市奋发向上的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城市发展延续着历史与记忆,城市发展释放出历史记忆的内涵与底蕴。崂山区位于青岛东海岸,内拥青岛高新区、崂山风景区与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三个国家级政策区,是大青岛“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战略中的五大方阵之一,农村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乡村在快速隐去,城市在加速走来。开展崂山记忆工程,用图片、声像的形式为一个地区的历史留痕,将地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在人们的心灵记忆。  相似文献   

17.
声像档案是城建档案中非常重要的载体之一,并有着自身特有的显著特点。它为真实地记录和形象地再现城市发展历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为今后研究城市建设历史的具体现象,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看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主要看其文化品位如何。也就是指一个城市在精神文化生活领域的发展程度。西安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是十三朝的建都之地,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此同时,也不乏与现代气息浓厚的现代文明交相晖映。弘扬历史文化积淀,并充分利用现代文明,逐步提高西安城市文化品位,是建设国际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全球数字化的热潮一浪胜过一浪,从“数字地球”到“数字城市”,从“数字社区”到“数字家庭”,数字概念正逐步融入人们的思维。城建档案馆作为提供信息资源为城市建设服务的重要基地,毋庸置疑,已被推到了数字历史使命的前沿。一、城建档案管理现状与对数字化的渴求伴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建档案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它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一)为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提供现状和历史依据;(二)为城市建设划拨用地、确定工程建设方案,提供准确可靠的凭证;(三)为地上、地下工程设计提供周边环境状况;(四)…  相似文献   

20.
《工程建设与档案》2013,(4):479-479
2013年,地铁伴随城市发展已经走过150年的历史。1863年1月10日,按照查尔斯·皮尔逊律师的设计,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在伦敦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营。行驶在地下,由蒸汽机牵引,木材制成的车厢立即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更为有趣的是,走进车厢还有煤油灯提供照明。到2012年12月30日,北京新开通4条地铁新线后,北京地铁总里程跃居世界第一。排名随后的城市分别是首尔和上海,而地铁诞生地伦敦排名第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