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经读物的迅速成长仅是书市上这两三年的事,但是谁也不可否认的是,财经类读物在书市上实际销售所占比例的庞大和可观,财经读物的异军突起,并快速成为书市销售上的“大块头”,时间之短和成长之快一样令人吃惊、令人兴奋。 “贫血”的本土财经读物 然而,说到财经读物,却又不能不坦承的一点遗憾是,财经读物市场一直是“洋人”的天下,欧美,尤其是美国作者的引进版读物成为书市上此类读物的畅销主流,就说2003年的上半年吧,《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基业长青》、《管  相似文献   

2.
试论档案学研究路向的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众多实例,论述我国档案学研究路向要实现五个转型,即:从体系意识转变为问题意识、从理论思辨转变为应用政策研究、从学术与行政视域的互相隔绝转变为互相融合、从本土视域转变为全球视域、从图情档学科的分立转变为三个学科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3.
提到引进版财经读物,人们不会忘记热销80万册的《杰克·韦尔奇自传》、20万册的《从优秀到卓越》、《基业长青》等等,作为引进版财经畅销读物强有力打造者的中信出版社,对引进版财经读物有什么新的见解呢?记者采访了该社图书策划方希,她诚恳地谈到引进版财经读物在中国市场面临  相似文献   

4.
冯岩 《出版参考》2012,(13):46+48
正有声出版物是一种较为新颖的阅读形式(同时代还包括如AmazonKindle等电子图书)。以往我们读书是用眼睛领略图书;而有声读物则是让我们闭上眼睛,用耳朵来聆听。这种从视觉到听觉的转变,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也为图书赋予了新的内含。现在,有声读物已经较为普遍了。从技术层面看,不仅有专门的有声读书设备,还有新一代智能手机(尤其是苹果iPhone)和MP3播放器(如苹果iPod),这些设备均可接听电子读物。读者可以从网上购买电子读物,并将其下载到自己的电脑或移动设备当中,丰富读者的有声读物目录。有声读物一般是由专人在专业录音棚内录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若出现问题还须重读),而每小时的录制费用也要高达400美元(约合人民币2531.09元)。以此算来,平均一本有声读物的制造费用大约从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31638.65元)起,质量高一些的甚至要破万元。  相似文献   

5.
卫玎  王宇 《编辑之友》2024,(4):28-33
媒介技术的进步促使有声读物需要在新的媒介技术框架下进行理念创新与实践创新。文章以媒介可供性为理论路径,从生产可供性、价值可供性、移动可供性、社交可供性、感知可供性、情感可供性六方面剖析了有声读物生产传播的实践逻辑。此分析过程是对西方引进理论媒介可供性在中国互联网情境下的实践探索和本土适应。为全面增强有声读物的可供性与服务力,文章进一步从内容生态范式革新、情感性移动阅读场景构建、社群成员身份认同强化、身体全感官要素激活等维度勾勒出有声读物出版创新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6.
赵建明 《出版参考》2017,(10):61-63
幼儿读物编辑具有自身的专业性,而这种专业性和幼儿教育的特殊性有一定关系.本文对幼儿读物编辑专业性和幼儿教育特殊性的联动关系做了深入分析,首先结合幼儿读物编辑的现状指出幼儿教育对象、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的特殊性,然后根据这些特殊性提出幼儿读物编辑专业性的培养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君昌  吕鹏 《视听界》2005,(2):11-16
由于媒介最直接的媒介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逐渐转变,媒介人的市场意识渐渐凸显,大家都明白媒体要走入市场,节目要赢得收视必须具备竞争机制和条件。节目靠什么在市场上赢得竞争?一靠节目质量,二靠建立、维护名牌栏目的品牌效应。而时至今日,单纯的质量营销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广播电视的品牌营销已经提到了日程并为广大电子媒介工作所理解和运用。这可以从被称为“本土最新锐的杂志”的“新周刊》连续多年打造“中国电视节目榜”窥豹一斑,  相似文献   

8.
财经读物当真是块“大肥肉”? 社社争出财经书,财经读物当真是块“大肥肉”?未必。 以中信社为例,在尝足了“奶酪”的美味后,它在财经读物的出版上更是不遗余力,《基业长青》、《似非而是》、《管人的真理》……直至2003年的《谁说大象不能跳舞》等等,书市上中信社的新版财经书已经不是一本一本地出,而是一群一群地出,隔几天到书市上转一圈,中信社的新版财经书总能使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女性阅读"成为国内出版界的一个关注热点,专门为女性读者量身打造的"女性读物"也不断增多,"女性阅读市场"渐趋成为图书市场日益分化下最具活力的一块子市场.这一专业市场,也从潜在的、分散的、粗放的状态慢慢转变为现实的、集中的、专业化的状态,需要国内出版者细分市场、直面需求,专业化满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女性阅读”成为国内出版界的一个关注热点,专门为女性读者量身打造的“女性读物”也不断增多,“女性阅读市场”渐趋成为图书市场日益分化下最具活力的一块子市场。这一专业市场,也从潜在的、分散的、粗放的状态慢慢转变为现实的、集中的、专业化的状态,需要国内出版者细分市场、直面需求、专业化满足。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畅销书成功秘诀之一:多样化宣传促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畅销书的行列中,青春校园类的中学生畅销书在近几年异军突起,占据了图书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种类也逐渐从过去单纯的少年小说转变为包含校园文学、网络文学、动漫文学、时尚读物等在内的各种题材的综合体,不仅在青少年文学领域里开拓出自己的一块重要领土,也给教育界乃至社会带来了诸多的思考与疑惑.随着中学生畅销书自1996年<花季·雨季>的第一次出版到几年后的<三重门>突然火爆"升温",伴随着一大批青少年作家的崛起,不经意间,青春读物已成为时下图书市场的"新宠",在市区各大书店的排行榜上,面向青少年的或以青少年为题材的青春读物销量均居前列.这种中学生畅销书"热"现象,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现象",而更多的是一种"出版现象",换言之,从图书传播的角度看,这类中学生畅销书的成功不仅意味着"(校园)青春小说"的成功,而且也是一种出版机制在其畅销书运作方式上的创新和成功.  相似文献   

12.
我在江西人民出版社工作,自一九七四年以来,编辑了反映我党革命根据地革命斗争的报告文学集、回忆录、历史故事等体裁读物二十来种。现在,从编辑这类革命历史题材读物的角度,谈谈责任编辑的工作。革命历史题材读物的编辑工作,受到这种题材本身特点的制约。要想编好这种读物,必须掌握这种读物的特点,那么,这种革命历史题材读物的特点是什么呢?据我看,有三个:  相似文献   

13.
有声出版物是一种较为新颖的阅读形式(同时代还包括如Amazon Kindle等电子图书).以往我们读书是用眼睛领略图书;而有声读物则是让我们闭上眼睛,用耳朵来聆听.这种从视觉到听觉的转变,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也为图书赋予了新的内含.现在,有声读物已经较为普遍了.  相似文献   

14.
由于媒介最直接的媒介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逐渐转变,媒介人的市场意识渐渐凸显,大家都明白媒体要走入市场,节目要赢得收视必须具备竞争机制和条件。节目靠什么在市场上赢得竞争?一靠节目质量,二靠建立、维护名牌栏目的品牌效应。而时至今日,单纯的质量营销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广播电视的品牌营销已经提到了日程并为广大电子媒介工作者所理解和运用。这可以从被称为“本土最新锐的杂志”的《新周刊》连续多年打造“中国电视节目榜”窥豹一斑,更可从“创新创意制片人2004全国电视百佳栏目”评选和中广学会2004年首开的中国广播电视“十佳…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推动图书出版事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图书评论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图书评论向社会推荐好书,使有益读物在读者中扩大影响,并使出版者受到鼓励。图书评论批评坏书,对出版者也是一种监督。与此同时,对不同学术内容,发表不同的见解,为活跃学术界的思想、促进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和发展,都有好处。  相似文献   

16.
自2000年以来,国家对中小学教材教辅读物的数量和价格采取了一系列"减负"、"限价"、"限利"措施,在教材教辅读物的供应总量中,计划征订的品种逐渐减少,面向市场的品种不断增多.以前学生手中的教辅读物,大部分通过行政手段征订,现在需要在零售市场购买,促使零售市场需求趋旺.在这种形势下,全国有500多家出版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教辅读物的开发,一些新华书店和不少的民营书店也在以各种形式涉足教辅读物出版领域,每年面市的教辅图书达上千套、数万个品种,教辅读物市场由几年前的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竞争已达到惨烈程度.  相似文献   

17.
在出版行业,对出版者权益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追溯版权保护的历史,在南宋的《东都事略》中就有"不许复版"的声明,这算是我国对出版者权益保护的最早记载。但是直到明清时期,这种对出版者权益的保护才成为一种普遍的意识,并且采取了许多具体的措施来保护书坊的经济利益和其他权益。而目前学术界还缺少对明清出版行业权益保护的研究。我们不揣浅陋,对这一课题进行一下梳理,希望能对当前我国出版行业的版权保护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有声读物的内容选择和语言表达为研究对象,对有声读物内容、生产方式、内容载体及其局限性进行了阐述,简要分析了有声读物的内容现状和存在问题,明确提出,语言表达就是核心生产力,悦耳悦心就是最好标准。要坚持精品意识,加快推进专业+用户生产内容模式。  相似文献   

19.
出版者的“文化人”属性规定了出版者自始至终都必须有自觉的、浓厚的文化意识,即要求出版者要有把出版视为社会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荣誉感,充分意识到出版是“有关文化积累、文化发展、文化启蒙、文化交流的严肃工作,是促进和弘扬人类精神活动、文明进步的伟大工作”。具体说来,这种文化意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正确的科学的出版思想.就是说要全面、深刻地认清出版工作的性质特征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解决一稿两投重复发表问题要靠法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李良明 《编辑学报》2003,15(1):17-18
解决一稿两投重复发表问题要靠法制。不论是作者,还是编辑出版部门,都应按我国著作权法办事。作者一稿两投不仅违背我国著作权法,而且有悖于我国的传统道德。出版者不及时处理稿件,履行法定义务,在著作权法规定的期限内给作者回执,也是违法的。出版者与作者在著作权法面前是平等的:作者在投稿时,应向出版者庄严承诺,保证在著作权法规定的审稿期内,不得向其他出版者投稿;出版者在收到稿件后,也要保证在著作权法规定的审稿期内完成一、二、三审,及时提出审稿意见和处理意见,通知作者。这样,作者与出版者之间,才能逐步建立互信的良性循环关系,一稿两投重复发表的问题自然可以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