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不同比例培养料配方对白灵菇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产量试验,白灵菇培养料配方①和⑦表现较好,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子实体平均产量较高,生物学效率高。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皮对几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DA培养基为对照,探讨了分别用不去皮马铃薯、50%马铃薯皮和100%马铃薯皮代替PDA培养基中的去皮马铃薯对平菇、香菇、毛木耳、茶新菇、杏鲍菇和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去皮马铃薯培养的六种食用菌菌丝生长势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异;50%马铃薯皮和100%马铃薯皮对茶新菇、白灵菇和杏鲍菇菌丝生长均无明显影响,只有香菇菌丝生长势减弱;毛木耳以50%马铃薯皮培养较好;以100%马铃薯皮培养平菇,菌丝生长速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五种杀菌剂对绿色木霉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了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扑霉灵、疫霉灵及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混济等五种杀菌剂对绿色木霉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药剂、不同浓度对绿色木霉菌丝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甲基托布津对绿色木霉菌丝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多菌灵、混合剂、扑霉灵、疫霉灵。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的关键之一是培养基优化,氮源是培养基优化中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每一种氮源成分组成不同,对食用菌生长有不同影响,筛选出合适的氮源及其最适浓度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常见的有机氮源为黄豆饼粉、麸皮、蛋白胨、酵母膏等;无机氮源为硝酸钠、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等。以上氮源对食用菌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但尚未有人将新型液态氮源——蛋白液作为食用菌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氮源进行研究。本文使用由河南省科学院研发的产品——蛋白液作为4种食用菌(平菇、金针菇、杏鲍菇和白灵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唯一氮源,以葡萄糖作为唯一碳源,研究不同浓度的蛋白液对食用菌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3种杀菌剂对绿色木霉和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绿色木霉和平菇菌丝生长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多菌灵在使用稀释倍数为1500~2000倍时,既能抑制绿色木霉菌丝生长,又对平菇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克霉灵对菌丝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克霉灵、菇耳康抑制绿色木霉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6.
通过应用杏鲍菇菌丝对温度、pH值、碳源及生长调节剂浓度等不同条件处理下生长速度的测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杏鲍菇最适生长的温度为25℃,pH值为7,合适碳源为葡萄糖,其用量为20g/L.添加激素对菌丝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10个不同来源的白灵菇品种亲缘关系,采用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技术,系统分析了不同地区白灵菇ITS的多态性.用ClustalX、MEGA4等软件分析结果显示,10个不同来源的白灵菇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其中有9个品种的同源性高达98.5%,其可能来自同一品系,而另一个品种与其他9个差异较大,此可能来自其他品系或是一株突变品种.  相似文献   

8.
研究如下形式实对称矩阵的逆特征值问题An=琢1茁1……茁n-1茁1琢20……0埙……埙0茁n-1……0琢n,An-1=琢1茁1……茁n-2茁1琢20……0埙……埙0茁n-2……0琢n-1茁i>0(i=1,…,n-1)给定(姿,x),(滋,y),其中姿,滋∈R,x∈Rn,y∈Rn-1,茁>0,构造An使得n-1i=1仪茁i=茁,(姿,x),(滋,y)分别是An,An-1,的特征对,并给出相应的算法和数值例子。  相似文献   

9.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克霉灵对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及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克霉灵对绿色木霉菌丝生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以1600μg/ml和3200μg/ml克霉灵对绿色木霉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200μg/ml-1600μg/ml的克霉灵对毛木耳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1600μg/ml的克霉灵促进作用最强,而3200μg/ml的克霉灵对毛木耳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在491nm处优化人工虫草茼丝中多糖含量的测定条件,研究了不同提取条件对其含量的影响.经实验确定测定多糖的最优条件为:在40℃下,用苯酚-硫酸作显色剂,与待测液反应15min.并采用正交实验对人工虫草菌丝粉中的多糖提取条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1.
杏鲍菇周年生产栽培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杏鲍菇对培殖环境的要求及其经济价值;探讨制约杏鲍菇周年生产、影响品质和无法获得最佳生物学效率的因由。提出采用人工办法创设杏鲍菇生长的最佳条件,可克服因季节变化而带来的气温与相对湿度等因素的不稳定性,实现杏鲍菇的周年生产。  相似文献   

12.
杏鲍菇提取液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观察食用菌——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DC.ex Fr.)对小鼠小肠功能的影响.以正常、新斯的明负荷、肾上腺素负荷为研究模型,采用炭末小肠推进试验法.杏鲍菇提取液1次性ig给药12 g.kg-1可显著促进正常小鼠的小肠运动(P<0.05);杏鲍菇提取液对肾上腺素负荷引起小鼠小肠推进抑制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对新斯的明负荷小鼠引起的小肠推进亢进没有明显拮抗作用(P>0.05).杏鲍菇提取液有加强小鼠小肠运动功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以板栗苞壳为主要碳源物质,以稻草、杂树叶、板栗叶和桑枝屑等为辅助碳源物质,以米糠为氮源物质,设置10个处理进行杏鲍菇栽培试验。从菌丝生长状况、生长周期、子实体性状特征、生物学效率和菇的商品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板栗苞壳与板栗叶栽培杏鲍菇是可行的,单独以板栗苞壳为碳源物质或者在板栗苞壳中添加适量的稻草、杂树叶、板栗叶和桑枝屑等物质,均可获得较好的栽培效果。  相似文献   

14.
许多实验让实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促进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文中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法获取大量杏鲍菇菌丝,并从中分离、纯化出两种杏鲍菇多糖即A1和A2.分别用浓度为7mg/mL的A1和A2作为小鼠的免疫增强剂,观察其对抗肿瘤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多糖对小鼠产生较好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苯酚-硫酸法,用精制白灵菇、杏鲍菇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对白灵菇和杏鲍菇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白灵菇多糖的平均回收率为9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6%;杏鲍菇多糖的平均回收率为96.0%,相对标准偏差RSD=4.56%.白灵菇中多糖含量为7.58%,杏鲍菇多糖含量为6.00%.  相似文献   

16.
对3个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基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配方3(木屑26.0%+甘蔗渣13.0%+玉米芯24.0%+玉米粉8.0%+豆粕8.5%+麸皮18.0%+石灰1.0%+碳酸钙1.5%)在菌包培菌时间、产量、转化率、菇头比例及菌包工厂化周年培养综合成本方面表现最优,可在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温度、pH、水浴时间下杏鲍菇菌柄中SOD酶比活性及其保留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柄具有较高的SOD活性,25℃下,比活性可达351.4U/mg prot,最适宜保存其活性的pH为7.80,杏鲍菇菌柄中的SOD热稳定性突出,即使在100℃下水浴15min后,其SOD酶活保留率仍然高达74.17%(以25℃时测定活性为100%),具备优良的加工性能,但长时间的高温条件会使SOD酶活性的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8.
杏鲍菇红枣复合运动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杏鲍菇和红枣为主要原料,对杏鲍菇与红枣复合运动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质量标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复合运动饮料的配方.结果表明:杏鲍菇红枣复合运动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杏鲍菇提取液60 mL,红枣提取液50 mL,白砂糖50 g,柠檬酸0.4 g,黄原胶0.2 g(以饮料体积500 mL计).据此研制出的饮料富含营养,适合运动人群饮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杏鲍菇(pleurotus eyngii)降解啤酒糟液态发酵生产木聚糖酶,运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了啤酒糟、玉米芯与麸皮的不同组分、氮源、pH值、培养时间、转速、装瓶量等对产木聚糖酶活力的影响,并对其粗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源为3%啤酒糟、1%麸皮和1%玉米芯,氮源为0.5%酵母膏,pH值为5,培养时间为8d,转速为160 r/m in,接种量为10%,装瓶量为100 mL/250mL时,酶活力最高。其粗酶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6,在pH4~6的范围内酶活性较稳定。但粗酶液的热稳定较差,当温度升至60℃时酶活力损失65%以上。  相似文献   

20.
在PDA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加入适宜浓度0.06mg/L或0.06mg/L~0.10mg/L的芸苔素内酯,可促进平菇菌丝体的生长,延缓菌丝体衰老,延长菌种保藏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