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字教学是汉语国际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培养学生的汉字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本文分析了汉字意识的形成过程,总结了学生的汉字认知情况,并依据汉字意识培养原则,提出了树立学生汉字认知观念、展示字音和字形、加强构形意识的培养、对字义进行适当讲解等有效策略,以期提升汉语国际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汉字修辞教学实践中,广泛地运用比较的方法,既可以增强学生比较观察的意识,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汉字修辞教学中运用比较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汉字修辞与汉字修辞的比较,汉字修辞与语言要素修辞的比较.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近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及考生知识背景的分析,本文主张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并重的原则。本文强调在指导性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在具体课程的教学中,应特别加强汉语汉字和中华文化知识的教学;加强外语教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教学;加强跨文化教学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了解书法历史、汉字字体源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和书写能力十分必要.书法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从书法文化意识的熏陶,多种方式激发兴趣,重视课堂练习和及时反馈这四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让书法浸润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的书法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书法能力.  相似文献   

5.
当前小学教师普遍缺乏汉字学知识,致使不科学的识字教学制约了整个语文教学的效率.科学的识字教学首先符合汉字科学.有限的汉字包含着无穷的词义,科学地分析、讲授汉字形、音、义三者的关系,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识字效率,且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品味汉字、丰富词汇、培养语感,提高领悟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写作中减少错别字,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并有助于启迪思维,展开想象和联想.  相似文献   

6.
在汉字修辞教学实践中,广泛地运用比较的方法,既可以增强学生比较观察的意识,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汉字修辞教学中运用比较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汉字修辞与汉字修辞的比较,汉字修辞与语言要素修辞的比较。  相似文献   

7.
探索性问题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的问题,此类题目的条件或结论不完备,要求考生结合已有条件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自己去探索.它对考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及综合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有利于培养考生探索、分析、归纳、判断、讨论与证明等多方面的能力,使考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  相似文献   

8.
解答字形题,识记积累是关键.汉字是表义的文字,理解把握字义词意,有助于识记字的字形,甚至可以推知很多汉字的字形;考生在识记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将字形与该词语的意义结合起来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这样效果会好得多.  相似文献   

9.
完形填空广泛运用于各类考试中,是难度较大的一种题型.本文探讨其理论依据,并且通过个案分析寻求其解题技巧,旨在为考生更好地解答完形填空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考生始终要有整体意识和语篇意识.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近年来高考试题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主要表现在要求考生在熟练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这就要求考生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学会独立地进行思考。那么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怎样才能有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11.
<正>第一轮复习:基础复习重点:明确方向,构建基础知识体系一、分析中考真题,找准备考方向纵观近三年沈阳市道德与法治中考试卷,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重视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中考命题改革的重点。试题增强了探究性与开放性,培养考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命题体现时代性,引导考生关心国内、省内和沈阳市重大时事热点问题;体现地域性,引导考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依靠计算机打字,而忽视了手写汉字.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越来越差.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思想不重视,对汉字的美感意识淡化,书写技能差.因此,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加强汉字书写练习.首先,要把握好关系,把书法与一般的汉字书写区分开来,要求学生能够写出流畅自然的实用汉字即可;其次是要坚持科学的练习方法,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强化整篇摹写训练.  相似文献   

13.
岳子熙 《考试周刊》2015,(40):167-168
本文通过教学反思和教学课堂观摩,总结出初级对外汉语读写课教学中忽视汉字教学或者过分重视汉字教学;过分强调语法或者忽视语法;字、词、句、篇之间练习缺乏照应,以及学生课堂反应不积极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相应教学策略,尤其是针对"读""写"两种能力,进行了融合式的教学策略设计,提出培养学生语素意识、汉字意识、语法意识,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保留至今的表意文字,与拼音文字相比,其显著的特征是字形结构与表意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汉字的这一特征是由汉字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同音词多,又缺乏形态变化,加上方言分歧严重,而具有表意性质的汉字正好适应这些特点而满足交际的需要.因为文字是古代先民创造的,所以,汉字的这种通过其字形(偏旁、肩架)结构而表意的性质,必然被赋予了古代先民的意识、习俗、文化心理与社会背景.否则,难以形成约定俗成的能充分表意的汉字.从这个意义上讲,汉字即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所以对古文字字形进行分析、研究,对研究中国文化尤其上古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几个汉字的结构入手,分析先民的造字过程与意识驱动,从而窥探汉字结构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上古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提笔忘字"、大学教授批改论文需要帮助学生查找错别字的现象.这些现象绝不是个别现象,说明了中国传统的汉字文化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前景.汉字具有总数多、常用字少的特点,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汉字可作为书法艺术.针对目前学校汉字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结合汉字的特点提高对汉字文化的认识,通过分析汉字的音形义来更好地掌握汉字;提高对汉字书法艺术的认识,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利用汉字构词灵活的特点,举一反三,掌握更多的汉字.  相似文献   

16.
王显峰 《家长》2023,(31):115-117
<正>汉字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受到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将汉字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助力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赋能小学语文课堂深刻的育人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中不断挖掘汉字文化的正确应用路径,推进汉字文化的融合。本文分析了汉字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及融入原则,并探讨了具体融入路径,旨在让语文教学更具文化内涵与育人价值。汉字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高中数学学习形成了对考生数学思想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它不仅是考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而且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培养考生数学意识、形成优良思维素质的关键,因此我们要有加强数学思想方法学习的意识,并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挖掘和渗透.  相似文献   

18.
与往年相比 ,2 0 0 4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Ⅱ卷历史试题突出考查了学生的概括能力。由于试题要求考生必须从所给的材料中客观地、准确地、创造性地概括出简明的历史结论 ,所以 ,今年高考的历史主观试题在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 ,从本省高考答卷来看 ,考生的成绩并不理想 ,这说明概括能力是考生的薄弱环节。因此 ,本文先分析考生在答卷中所暴露的问题 ,然后再对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概括能力谈几点建议 ,以供参考。一、答卷中所暴露的问题1.审题不准。主要表现为不…  相似文献   

19.
朱栋 《教师》2010,(11)
日前,上海四高校自主招生取消语文考试的消息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颇感痛惜.这一"学科歧视"现象引起众多考生、教师的关注.对此,我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试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为例,浅谈怎样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热爱祖国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汉字祖先》是我校自主开发的配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有关识字教学的语文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汉字的情感,树立主动识字的愿望,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汉字构形规律对识字的重要性。汉字的形义关系是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本教学设计中,尝试运用“溯源——对照”的方式认识象形字的构字特点;依据“分解——组合”法科学而灵活地析解指事、会意字;强化偏旁教学的字理意识,做到“教一个得一串”,认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效率。在教学中,注意形与义的有机结合,凸显字理教学的特色,更好地为学生掌握汉字特点、识记汉字字形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