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酸浸工艺处理氧化铜矿,分析了在不同的条件下对铜浸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40目、温度75℃、酸矿质量比1∶2、液固体积质量比4∶1、搅拌浸出5h的情况下,铜浸出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粉煤灰焙烧——酸浸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焙烧、酸浸对提取铝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焙烧条件为:时间2h,焙烧温度850℃,粉煤灰与ZP的质量比为5∶1;浸出条件为:反应温度90℃,浸出时间2h,盐酸浓度5ml/l,液固比5ml/g的条件下,铝提取率达到93.12%。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了加温搅拌浸出过程中各因素对黄钾铁矾渣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105℃、液固比10;2、6mol/LNH。C1溶液搅拌浸出2h条件下,Zn、Pb和Cd的浸出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4.
王斌堂  汪君  赵建新 《科技风》2013,(11):114-115
为获得某铀矿的现场堆浸工业试验所需的前期试验参数,对该矿矿石进行了浸出条件试验和-2mm、-5mm、-10mm三种不同矿石粒级的柱浸出条件试验,考察矿石浸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柱浸试验矿石粒度对金属浸出率影响很大,矿石粒度越小,金属浸出率越高,渣计浸出率为86.3%~91.3%,浸出性能较好,理想的矿石粒度为-5mm。2)柱浸酸耗随矿石粒级的增大而减小,为8.7%~9.6%,耗酸中等,适合酸法浸出。3)柱浸试验理想的布液方式为:浸出初期,采用连续滴淋的布液方式,溶浸液采用较高酸度;中、后期,采用间歇滴淋布液方式,溶浸液采用较低酸度。该试验结果能为该矿床堆浸工业性试验有关技术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广西某低品位氧化锰矿石原矿性质特点,试验采用两矿法酸浸及强磁选方案比较。酸浸试验显示锰浸出率高达94.89%;强磁选获得的试验指标:锰品位22.11%、MnO2品位28.01%、锰回收率70.40%。  相似文献   

6.
以稀硫酸为浸出剂,对含In0.6%的氧化铟烟尘,进行了浸出终酸、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浸出液固比以及氧气分压对铟浸出率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终酸浓度100克/升、温度为90℃、时间180min、液固比5:1、氧气分压0.1MPa、搅拌速度300r/min的条件下,铟浸出率为97%;在温度105℃处,铟浸出率出现拐点。  相似文献   

7.
每年我国产生的废弃锂离子电池数量持续增加,实现废弃锂离子电池中贵重金属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具有很大的价值。本研究用葡萄糖作为还原剂来促进钴酸锂的酸浸过程,研究了葡萄糖投加量、酸浓度、固液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pH等因素对钴的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几个因素对钴的回收率影响都较为明显,最佳实验条件如下:浸出温度为90℃,浸出时间为1 h,硫酸浓度为3 mol/L,液固比为250 mL/g,葡萄糖添加量为10 g。在此实验条件下钴的平均浸出率为98.68%。表明利用硫酸-葡萄糖体系进行酸浸效果显著,降低了反应成本。  相似文献   

8.
权开兄  杨玲 《青海科技》2010,17(2):75-80
本文通过微生物浸铀这一新的浸矿方法的试验研究,从微生物学、湿法冶金两个角度对细菌浸出的影响因素和微生物浸矿机制作了初步探讨,对培养基、酸度、温度、氧气供给量、阴离子和阳离子浓度、矿石粒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氧化亚铁硫杆菌浸铀扩大试验,总结了浸铀机理,探讨了细菌浸铀与721铀矿石的关系,以及浸出时间、浸出剂中Fe3+浓度等因素对铀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微生物浸出(槽浸)可提高铀的浸出率、降低酸耗、缩短浸出时间,且工艺操作简单、经济效益好、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9.
额济纳旗难选氧化铜矿的可浮性较差,选别指标不理想.为了提高铜精矿的指标,本文进行了硫酸浸出试验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矿石粒度-200目占75%、浸出时间6h、硫酸浓度1.5mol/l、液固体积质量4∶1的条件下,铜浸出率可达83.91%.  相似文献   

10.
阮桦  谢雪珍  叶有明 《大众科技》2012,(1):182-183,191
利用锡废渣合成锡酸钾,经浸出条件试验,得到最佳锡浸出条件为:10 mol/L盐酸,共浸出三次,每次浸出6h。锡酸钾合成最佳条件为:中和温度为20~25℃,中和PH为2.5,得到的α-锡酸用去离子水洗涤时,需调节洗涤混合液的PH为2.5。该工艺流程短,方法简单易行,产品直收率可达到97%以上,锡金属损失少,项目设备投入少,易于产业化。  相似文献   

11.
对难选镍钼多金属矿进行了湿法工艺浸出试验研究。对纯碱用量、片碱用量、浸出液固比、浸出时间、浸出温度等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各个因素最佳条件:在碱性条件下、液固比为3∶1、温度90℃条件下浸出时间3h后,钼的浸出率达96%。  相似文献   

12.
为了达到危险废物焚烧残渣中重金属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本试验针对残渣中高含量的Cu,考察残渣中Cu的浸出特性,为其减量化和资源化提供基础。试验样品经过消解后测其中各重金属含量,发现其中Cu含量高达(21016±4)mg/kg,浸出毒性高出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标准的20±2倍,故本试验拟用浸提法对其进行减量化,以达到安全填埋的标准。采用盐酸、硫酸、EDTA和柠檬酸铵对Cu进行浸提回收,结果发现硫酸的浸提效果最好,最佳浸提条件为浓度0.25 mol/L、固液比1∶10、浸提时间为1.5h,浸提效率可达87%;研究还显示加入氢氟酸后,Cu浸提效率可高达96%。因此,通过化学浸提剂的浸提,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残渣中Cu的含量,降低环境二次污染的风险,同时有利于金属Cu进行资源回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把低毒环保氰化钠替代品——金蝉黄金选矿剂(简称金蝉)成功地应用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石英脉型金矿,获得金浸出率90.11%;与传统的氰化钠浸金剂做对比,浸出率低1.52%(氰化钠浸出率为91.63%),为开发该金矿提供了实施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硅铁低品位天然氧化锌矿处理存在的矿浆固液分离困难、Zn浸出率回收率低等问题,试验探讨了始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高低品位氧化矿浸出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晶致石墨矿碱酸法单因素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碱熔条件为Na OH/C质量比3.8g/10g、碱熔焙烧温度600℃、碱熔焙烧时间90min;酸浸条件为盐酸浓度8%、HCl/C用量比为20ml/5g、酸浸温度80℃、酸浸时间150min为最佳工艺。最后运用SEM、XRD、XPS等检测表明,固定碳含量从74.02%提升到90.43%。  相似文献   

16.
硫酸浓度和温度为影响浸出的关键因素,当使用浓硫酸并在高温(150C左右)下可以得到较高浸出率,此试验过程简单,且酸的使用量少和反应时间短,100g锰粉用酸70ml,用时约20min,浸出率>91%。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7,(25)
以唐山某地废弃线路板为研究对象,采用氨浸工艺回收铜试验。经试验表明:该试样的浸出最优条件为:氨水浓度为3mol/L、氯化铵浓度为2mol/L、浸出时间为2h、浸出温度为25℃时,铜的浸出率为82.35%。  相似文献   

18.
侍兴君  魏宗武  魏雪艳  高玚 《大众科技》2021,23(4):45-47,44
文章针对碱性湿法浸锑过程中,人工操作误差大,造成药剂用量不均、浸出指标不稳定的问题,设计了一套碱性浸出锑的自动控制系统并对含锑金精矿进行碱性湿法浸出研究.通过PLC控制系统进行碱性浸锑,不仅可保证浸出过程稳定,减少浸出药剂消耗量,降低电能消耗,同时可获得锑的浸出率为93.17%.  相似文献   

19.
为利用赤铁矿、工业盐酸及硅酸钠为原料,制备聚硅酸氯化铁絮凝剂的方法并得出最佳条件,运用实验分析、文献分析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聚硅酸氯化铁混凝性能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聚硅酸氯化铁絮凝剂的性能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酸浸的温度、反应的时间、盐酸的浓度以及液固比均对铁的浸出有一定的影响,得到的最佳条件使铁的浸出率可达到94.58%;该方法制备的聚硅酸氯化铁絮凝剂pH适用范围较广,在整个中性和弱碱性范围内的处理效果较好;处理水的温度在10~30℃时,其效果较好;与市售的絮凝剂比较,在加药量相同的情况下,具有形成絮体速度较快,沉降速度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选取某电解铜厂阳极泥进行脱铜处理,以硫酸溶液为介质,采用空气中的氧作为还原剂进行铜、砷浸出反应。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讨了鼓风时间、酸度、反应温度、液固比等因素对阳极泥中铜、砷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脱铜实验的最佳条件为鼓风时间5h、初始硫酸浓度180g/L、反应温度65℃,液固比3:1。在该条件下,脱铜实验渣率为61.49%,铜脱除率为85.13%、砷脱除率为52.36%、锑脱除率为1.63%,铋脱除率为7.12%,溶液中硒、金、银微量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