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开放式教育呼唤学习型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的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报告指出:21世纪教育的本质特征———学习。鉴于以上认识,对于教师而言,那就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育者,更重要的应该是终身学习者。由此本文就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问题作些思考。一、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前瞻意义和现实意义1郾时代发展需要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当代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并正在掀起一场世界范围内的知识革命。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网络经济、网络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2.
主题 1 科学的新发现●主题提示1 6~ 1 8世纪 ,西欧诸国出现了一系列科学发明 ,引起了知识、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的巨大变革 ,人们常把这一时期的一系列科学发明和科技进步称作为“科学革命”。这场革命极大地展现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标志着科学对神学的战胜 ,近代科学的诞生。●知识梳理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1 .兴起的标志 :天文学领域的革命。2 .突出成就 :(1 )哥白尼 (波兰 ) :创立“太阳中心说” ,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 (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2 )开普勒 (德意志 ) :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 ,发现行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  相似文献   

3.
关于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型社会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文化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的必然要求;是学习革命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要顺利创建学习型社会,就要抓基础,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抓核心,提高民族整体素质;抓关键,构筑三个学习体系;抓落实,推进四个学习工程。  相似文献   

4.
1.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当今社会已进入学习型社会,有人说学习型社会的观念很“活”:活的知识观,不再只重视死的知识,而是高度重视知识的发展和更新;活的信息观,重视信息的时效性、动态性、综合性;活的学习观,不再把学习看做是一劳永逸的事,而是在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组织学习:新世纪成人学习的革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类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学习型社会需要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来支撑,而学习型组织又必须通过组织学习来创建。于是,新世纪的成人学习必须实现从“个体学习”转向“组织学习”的革命。  相似文献   

6.
媒体聚焦     
建设“学习之邦”,倡导“教育关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教育品质”,是时代的需要,也应是时代的精神;是公民社会的教育需求,也更应是公民社会的教育理念。 学习之邦——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学习可以改变国家的命运,学习可以兴邦;学习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学习可以立人。学习型社会是知识型社会的必然产物。人人宁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主动学习将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特征。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不再是学校一  相似文献   

7.
信息社会、小康社会与学习型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①在经济方面我们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②在文化方面则“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③这就使得“全面小康社会”、“信息化”和“学习型社会”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体。一、信息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大约1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学会种庄稼,这引起了农业革命。在200—250年前,人类释放了蒸汽的力量,从而引发了工业革命。上个世纪70年代,我们进入了即时通讯的时代,这引发了信息革命,从而世界将永远不同以往。农业社会的最大财富是土…  相似文献   

8.
“学习型社会”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声音.培养具有一定人文素养和科研意识的社会人才是学校肩负的责任。为此.构建“学习型学校”成为新时期教育的需求,学校应使“学习”成为育人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现、主流文化观念。长治五中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利用和开拓了—切尽可能利用的资源,使“学习型”组织确确实实地渗透到了学校的每一个方面,形成了教师在学习中育人、学生在学习中发展的主流文化,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为我们打造出一个“学习型学校”的典型。  相似文献   

9.
刘艳艳 《文教资料》2007,(15):136-137
学习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对我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积极探索通向学习型社会的途径。要从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建立终身教育体制等角度入手,加快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创建过程。  相似文献   

10.
李韵 《职业技术》2006,(24):129-130
党的十六大吹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军号角,要求“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面向21世纪,面对学习型社会,具有竞争力的学校,只能是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学校的建设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体现学校发扬主动精神和进取  相似文献   

11.
“终身教育”转向强调“终身学习”是教育发展的趋势;终身学习包括终身道德学习。“教育”与“学习”是同一问题两方面,后者更突出学习者的主体性。我们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了“终身学习”问题。十六大提出的“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是两个极具深远意义的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具有理论新意和时代意义,而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作为以学为主,专门培  相似文献   

13.
当今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家庭成为一个教育单位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家庭不但是孩子教育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家庭全体成员共同学习、相互学习、一起成长的最佳场所。只有把我们的家庭建设一所“家的学校”,成为学习型家庭,才能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才能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因此。学校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工作提出创建学习型家庭,积极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建设,既迎合时代的潮流,又符合学习化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学习型理论为基础的团队管理理念与工作方法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等,随着学习型团队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学习型教务处团队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教务处团队建设的必然选择。优秀的学习型教务处团队建设首先要深入了解学习型团队的发展背景及其深远意义,学习彼得·圣吉、加尔文、坎特等关于学习型组织的知识;其次是重视学习型团队的建设和评估,构建制度化和层次化的学习模式,建立保障性和激励性的学习行动机制;最后要重视个人和学习型团队的关系,协调好自身学习和团队学习的关系,努力做到协同进步、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5.
学习型学校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型组织,具有民主性、合作性、开放性、超越性、人文性五个特征;学习型学校具有明晰的教育理念,即教师从个人学习走向团队学习、学生从“维持性学习”走向“发展性学习”,建立灵活多元的培养目标体系,成为社区文化的中心;学习型学校的创建策略有:发展共同愿景,培育学习文化,制度从“管人”转换到“促人”,结构从“封闭”走向“开放”。  相似文献   

16.
从近代科学诞生起,科学与宗教一直处在冲突状态。科学与宗教的发展,共同经历了中世纪科学作为神学婢女、近代科学革命、达尔文革命等重要事件而到达现代。其间,科学与宗教的活动领域经历了此消彼长的演化,在相互冲突、对抗、交融的过程中,双方的个性特征也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17.
学习型社会不仅是一种话语时尚,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社会文明进化的风向标。当“学习”不仅成为一种身份标识而成为一种过程和自然之趣的时候,这个社会的文明开化程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学校组织无疑会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前站,教师则是学习型个人的先锋,或者也可以说,我们的教师要着力成为学习型教师。那么,学习型教师如何存在?有何竞争力?如何发展,需要怎样的外部保证?由此引出了对学习型教师的发展路径的系统追问和探究。一、学习型教师的核心竞争力:学习自觉及学习力提升理念和意义是行为的先导。在对学习型教师进…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生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系统”、“学习型大学”、“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等日益成为耳  相似文献   

19.
构建学习型组织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理想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的前瞻性、方法和工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学校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对学校组织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学校发展理想的指导理论,并提出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构建学习型学校的几项建议:学校要以系统思考为基础,发展自我评估;学校校长角色的变化;学校教师角色的变化;学校发展的目标构建———拥有共同愿景;学校发展的组织构建———团队学习,发挥集体智慧;学校发展的文化构建———建立分享反思的组织学习文化。  相似文献   

20.
邵志梅 《科学教育》2006,12(5):F0003-F0004
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技术革命在不断发展和深化,现代教育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基础学科———中学语文教学同样面临着挑战。语文教育一直被看作是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全个性发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的,所以人们一直非常重视语文学习。可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却非常令人担忧,学生纯解题技术提高了,但综合素质下降了,不会欣赏、不能领略名著深厚的人文意蕴。这样看来虽然知识学得不少,但不会阅读,不能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夫·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