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文学创作都少不了夸张。“夸张”二字,最早见于《列子·天端》:“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己者,亦何人哉?”意思是说,夸大其词,言过其实的人不可信。夸张又称铺张、夸饰、饰言等。《晏子·问下》:“夸言愧言”中的“夸言”;《史记·刘敬列传》:“两军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中的“夸矜”;《风俗通·声音》:“乐官所增饰”,及曹植《魏德论》:“宪度增饰”中的“增饰”;王充《论衡》中的“语增”、“增言”;李纯甫《雪诗》“千奇万巧难形容”中的“形容”等,用于修辞,皆为夸张之意。王充《论衡》中有好几篇涉及到夸张,其中《艺增篇》说:“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  相似文献   

2.
任何文学创作都少不了夸张。“夸张”二字,最早见于《列子·天端》:“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己者,亦何人哉?”意思是说,夸大其词,言过其实的人不可信。夸张又称铺张、夸饰、饰言等。《晏子·问下》:“夸言愧言”中的“夸言”;《史记·刘敬列传》:“两军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中的“夸矜”;《风俗通·声音》:“乐官所增饰”,及曹植《魏德论》:“宪度增饰”中的“增饰”;王充《论衡》中的“语增”、“增言”;李纯甫《雪诗》“千奇万巧难形容”中的“形容”等,用于修辞,皆为夸张之意。  相似文献   

3.
吕叔湘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札记叫《反义动词》(见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语文杂记》),其中谈到:“口语里只一个词,借进借出都叫‘借’,古汉语里‘借’和‘贷’都是既可以进,也可以出。”一般动词动作主体与动作对象都比较明确,比如“张三打李四一巴掌”,“李四给张三10元钱”、“张三喝李四一顿酒”,这些话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借”这个词很怪,单说“张三借李四10元钱”,听的人不知道是张三欠李四,还是李四欠张三,弄不明白。非得说“张三借给李四10元钱”,“李四从张三那儿借了10元钱”才能明白。其实,除了吕叔湘先生说的“借”之外,现代汉语中还有几个这类词,比如“租”“赊”。“张三租李四房  相似文献   

4.
留心发现     
一次,我去县民政局办事,在与几位民政干部闲聊中,无意中听他们说我县双河乡敬老院搞的不错:院长宋梦荣根据老人的要求,按各个老人的体力和特长划组编班,开展副业生产,年收入万余元。该院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除为五保老人购置一些文化、生活用品外,并隔三差五地邀请民间艺人到院演出,年终还要奖励院里的“五好老人”和“先进职工”,仔细一琢磨,觉得很有新闻价值。于是,我就到该院进一步作了深入、细致的采访,写了篇题为《双河敬老院  相似文献   

5.
热爱     
我是一位农民通讯员,4年发稿100多篇.我的体会正象爱因斯坦说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开始写稿时,我总感到周围发生的一切事都很平凡,没什么可写.一位队长田玉昌为了本村五保户生活得更好,竟把自己17岁的儿子给了这两位五保老人。这既给两位老人晚年带来了欢乐,又给村上农户减轻了负担,于是我写了篇《共产党员田玉昌送子赡养  相似文献   

6.
谷城新华书店农村下伸网点的建设,扎实细致,经得起风浪;这份调查报告也写得扎实细致,经得起推敲。调查报告就要这样写,不要花架子,不要大话、空话、废话。张扬别人“扎实细致”的调查报告,尤其需要“扎实细致”。下伸网点的建设,说难也难,说易也易。说易,是说只要一心扑在为人民服务上,不被“钱神爷”分神,什么好办法都能想出来,就是谷城新华书店大门上有一幅对联:千变万变,“两为”方针不能变;七改八改,“新华精神”不能改。说难,是说农村下伸网点的建设是一种综合治理的工作,不只要方向对头,肯于献身,还要符合实际,符合各种复杂因素综合形成的“现实”,“点子”都在“度”上。另外,还要得到上至省委下至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做工作就要是难处见“易”,易处见“难”,方能成事。  相似文献   

7.
热写冷改     
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都是在修改上狠下功夫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郭沫若说:“写剧本最重要的是多改。”老舍说:“思索的时间长,笔尖上便能滴出血与泪来。”何其芳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  相似文献   

8.
曹林 《青年记者》2017,(4):19-20
看到一个段子,很有意思.布什说:“我们准备枪杀4000万伊拉克人和1个修单车的.” CNN记者问:“1个修单车的?!为什么要杀死1个修单车的?” 布什转身拍拍鲍威尔的肩膀,说:“看吧,我都说没有人会关心那4000万伊拉克人.” 段子本是调侃,却很有意思地表现了“媒体偏爱奇怪个案”的报道特点,用夸张的方式让人们看到了新闻价值认知的误区.  相似文献   

9.
通讯员们写的人物通讯,绝大部分是关于本部门的“好人”及他们的“好事”。写作中的俗套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提起某某某,没有一个人不说他是一个……人”、“提起某某某,大家都翘起大姆指,说他是一个……人”。先进人物在本部门有人夸是正常的,但描写成这个程度,通常是不真实的。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就会有—千种不同的关于《哈姆雷特》的评论,何况一个大活人,人们的议论怎么会同一种说法呢?即使意见一致,表达也不会完全一样。 2,“某某某一心扑在工作上”,或者扑在柜台上、菜场上,甚至扑在算盘上、茶叶上等等,不一而足。先进人物确实起码是本职工作的模范,但每个人的特点不可能相同,绝不会是一种模式。有人是勤恳型,有人是钻研型,有人是创造型,还有人也许“不务正业”而在其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一个人无论如何不会只有“一心”,世上最叫人莫测的便是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0.
有人认为,基层的通讯员,缺乏新闻线索、重大题材,采写实在太难,我也有同感。与一位资深编辑谈及此事,他不同意我的看法,他说“新闻多的是,在我们眼皮底下就有不少新闻题材,关键在于自已是否用心去观察、思考,并把它变成文字。”于是我便当起了有心人,今年以来还真的写了不少新闻与新闻评论,并有不少见了报,且反映良好。诸如有人砍树开荒,我便写了《树重要还是人重要》;早锻炼路过菜场,见两个菜贩为争摊位而大吵大闹,我便写了《让他三尺有何妨?》;看到有人践踏草坪与绿化带,我便写了《珍惜我们的家园》;针对“沙风暴”猖獗,我便写了《不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灾难》;针对不断发生的火灾、爆炸与交通事故,我便写了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青年报·社会周刊》上以“老猫”的名字开了个专栏,叫“社会七日断想”,自此以后,有关老猫的种种传闻便撒开了。最典型的一种是“老猫是个40多岁的人,比较持重”,来信中最常见的问题则是:“你为什么叫老猫?”后来,有许多常读“断想”的人见到我,极惊诧:“你是老猫?”我说是,接着便是夸奖,弄得我极不自然,很想说,别这么夸我,我还打算进步呢。  相似文献   

12.
简而言之,写新闻就是用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文字描述新近发生和变动的事实。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的规律。然而,近几年来,这一客观规律却在被悄悄“改变”,以致产生了新闻写作的“流行病”。 症状之一:小题大作。大凡写新闻的人,几乎都聆听过“一滴水见大阳,一片树叶见森林”,“一粒砂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教诲。这些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写新闻要“以小见大”。不知什么原因,这些年来,“以小见大”的文章少了,“小题大作”的文章反而多了起来。譬如:某县建了一个柑桔销售公司,有记者硬将此写成《内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创举》;商家打折本属正常之举,可有记者偏要写成《从商家打折看市场经济:》;本是一个很平常的交通事故,有记者不惜版面,来它个《某某交通事故大纪实》……如此几百字便可写成的小事,却要大作一番文章,令读者十分费解。  相似文献   

13.
吹毛小集     
和而不同3月8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谈话节目《我们》,很有看头。可惜也有小小的疵点。主持人白岩松说:“古人有句话:‘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许多不同地方的人能和睦相处”。按,这古人便是孔子,语见《伦语·子路》。孔子说:“君子和而  相似文献   

14.
作为报人的查良镛一定比作为武侠小说作家的金庸名气小,知道查良镛与金庸是一个人的就更少了,但是细心的人还是可以发现“金庸”二字原来就是“镛”字一分为二.他的武侠小说风靡大陆、港台及海外华人地区,说他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华语作家之一,是一点也不夸张的.然而他自己在一次演讲中却说,他写小说仅仅是“附属于新闻工作的副业”,他解释说,写第一部小说时,在《新晚报》当编辑的他,是为了副刊的需要而写,后来的小说则是为了《明报》的需要而写.  相似文献   

15.
生活的深重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深重,便去见哲人,寻找解脱之法。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照哲人说的去做了,哲人便到路的另一头等他。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他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深重。”哲人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  相似文献   

16.
漫画初步     
除表现方法可以夸张,人物形象、动作也可以夸张,并且必须适当夸张,没有夸张的漫画就不成其为漫画。严格地说任何艺术都有夸张,话剧里说的话和生活里说的话就不一样,加强了逻辑重音就是夸张.舞蹈动作更是夸张的,比如表现纱厂女工的生产,用跳跃,用旋转当然都是“舞蹈语言”,我们可以理解那是在生活基础上的夸张。我们画漫画中的人物的动作也必须夸张,一般不超过戏剧和舞蹈的动作的程度那么大,有时又必须夸张到远远超过戏剧和舞蹈,在这方面我们有方便的条件:演员作不出的超高难动作,我们的漫  相似文献   

17.
把好数字关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报刊还是广播电视,失真的现象时常发生,其中数字失真的问题较为突出。记得有一次,一位通讯员写了一篇某乡搞好养老保险工作的稿子,稿中提到这个乡每月发给60岁以上的老人200元养老金。因此县此乡都较贫困,我便问作者这些钱是否每月都能及时给老人兑现,经过核实没有。这一问作者慌了神,吞吞吐吐地说:“我是从县里听别人说的,并没亲自到这个乡去采访,要不保险金就改成100元吧,这样更保险些。”还有一次,我收到了这样一篇通讯员来稿,稿件写一位农村青年通过自学掌握医术,悉心为乡亲们防病治病的事迹也较为突出。但感到不足的是,稿中主人翁自学的情况交待太少。为了补充这方面的材料,使主题更深刻,我接通了这位“老”通讯员的电话。当我提出问题后,他那边开口就说:“这还不好办,你就给他写上自学过《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吧!”说完又补充道:“你看这些行  相似文献   

18.
浅谈细节     
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细节,顾名思义,是细微或细小之节。或称之为作品的“血肉”,或称之为作品的“细胞”. 恩格斯在给哈克纳斯的信中,论及现实主义的特点时,曾指出应具备“细节的真实”这一重要前提. 谈及细节,人们常提到高尔基,列·托尔斯泰看了他写的小说《二十六个与一个》,说:“你写的炉灶安放得不对。”切莫小看这一个细节,面包炉子砌错了,那二十六个人脊背冲着窗户,瞧不见警察带走那个小女孩,这篇小说也就失真,或不能成立了. 高尔基对此引以为耻,他说:“这些好象很细小的错误,却有重大意义,因为它们破坏了艺术的真实性。”精彩的细节,可以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讲话是一门艺术,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见什么人讲什么话,大有学问。写文章亦如此,平铺直叙读来亲切,引经据典眼界大开,一针见血痛哉痛哉!那叫“写”在“点”子上。“说”不到人心里,“写”不到“点”子上,会被耻笑为傻瓜式的“对牛弹琴”,或叫空脑壳的“信口开河”。2005年11月25日晚,66岁的辽宁男子篮球队主教练蒋兴权,在山东临沂率队取得一场胜利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心平气和地说了几句话突然脸色一沉,话锋急转,对着当地一家媒体的记者大声斥责:“我今天在你们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说我是什么‘骨灰级’的教练,这对老人很不尊重。我年龄是大…  相似文献   

20.
近闻新闻队伍里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流记者搞承包,二流记者炒股票,三流记者拉广告,四流记者拿红包,五流记者写头条。”这句顺口溜当然是带着几分夸张的色彩的。但是,那前“四流”谁也不能说不存在。搞承包者,不仅承包在本市,而且还搞到市外、省外;炒股票,当然就不用说了,记者信息灵通,颇认行情,不仅是“炒家”,而且还是“赢家”;拉广告,这显然早已是记者的“副产品”,可谓“起步早”,又是“专营”项目;而拿红包,这似乎也不是新鲜话题,只是近来“有偿新闻”写得范围越来越大,红包分量越拿越重。人说,记者应该成为多才多艺、行行通晓的“杂家”,这真是“名不虚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