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感知接受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协作探究能力、学以致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是鼓励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了解信息技术发展;二是构建合作学习载体,提高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三是引入生活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操作能力;四是拓展空间,满足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式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式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式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是有的,但是教学效果却一般。究其原因是我们在教学时忽视了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教育对初中生学习和发展意义重大,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使命,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初中信息教育应用实践,并在应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背景下,着力要求提升信息技术老师的教学能力,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触类旁通的能力,并在信息探究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必须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节高效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效果是在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的同时,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能力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信息技术课程所需要的动手上机操作能力,是本学科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上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众多信息技术教师努力思考和探索的新问题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王咏梅 《考试周刊》2015,(18):120-121
随着新课标要求的不断提高,教育者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主要目标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具体就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信息技术课堂的开设,就是要求参与教育的人摒弃传统灌输式学习和死记硬背。大力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就如黑夜中的明灯,为新的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指明方向。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评价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各种表现和实践作品给出判定,而且合理的评价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热爱信息技术、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注重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基于信息技术学科的这些特点和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既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协调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对信息时代的适应能力,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上好信息技术课是信息技术教师一直探讨的问题,信息技术课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在每个学习任务中严格执行,适当拓宽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兴趣,提高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信息技术不仅是单纯的学习一种技能,它还是现代知识结构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林贵辉 《考试周刊》2013,(42):113-113
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为主线,以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陈开河 《学子》2014,(11):90-90
初中是学生储备知识、学习技能、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学生兴趣较低、注意力没有集中在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和掌握上、学习效率和效果较低的问题。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注意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出发,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本文将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助力推动学生探索能力为出发点,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思考,探讨和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要培养学生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本文对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的程序、策略进行了探索,希望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新东 《天津教育》2022,(22):150-152
<正>信息技术课是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能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理论性知识,并且提高个人的电脑操作实践能力。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高效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也需要结合大量的操作训练引导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但实际上,部分教师容易忽略信息技术课对学生的助力作用,只要求学生能了解浅薄的信息知识便可,而没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深化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印象、提高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通过优化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把握歌曲内容的能力;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有效激发学生体验和感受的效果;在视唱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在音乐兴趣活动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具不足和教师专业性薄弱的问题,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17.
探索科学地、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改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方法和模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小学信息技术是信息教育的起点,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与简单的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喜好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重视学生主动性的调动,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引入生活问题,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提高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成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衡量当代青年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准之一。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今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充满敬佩之意,不断追求新潮的信息技术产品,但对信息技术课堂却不是很感兴趣。本人认为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上好信息技术课是信息技术教师一直探讨的问题,信息技术课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在每个学习任务中严格执行,适当拓宽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