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1,(3):7
《古炉》电子书版权引发讨论:出版社怕作家背弃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贾平凹新书《古炉》的电子书版权归属引发关注。《文汇报》报道:《古炉》的电子书版权归谁?据专家分析,根据中国的版权法,任何没有明确说明授予出版社的权利,都归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探讨出版社在版权贸易方面取得成功的原因时,常常把目光更多地集中在版权贸易的一些技术性层面上。我们以为,在版权贸易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与出版社整体的经营宗旨和经营理念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甚至是更具决定性的因素。随着版权贸易的不断深入与成熟,版权贸易的竞争,将是价格、双方出版社的定位、合作对象的诚信度等综合因素的竞争。正是由于有了品牌为后盾,人民文学出版社才在《哈利·波特》的版权竞争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3.
人民文学出版社作为国家级的专业文学出版社,历来重视版权贸易,尤其是版权输出,依托其雄厚的资源优势,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近几年来人文社每年向海外输出版权十余项,2005年达到了18项,其中<藏獒>一书就成功地输出到了台湾地区.  相似文献   

4.
第三届BIBF国际版权贸易研讨会于1月26~28日在北京召开,它由国家版权局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承办,旨在促进国内出版社在5月将要举行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广泛开展版权贸易,全国193家出版社约25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国家版权局副局长沈仁干、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许超、中图副总经理袁水仙、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齐相潼、外研社社长李朋义、北大出版社社长彭松建、世图出版公司总经理李峰、华艺出版社副社长金丽红、人民文学出版社王瑞琴、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版权部经理Rainer Justke、日本角川书店国际事业部(辶十)壮一等做了精彩的演讲,人们的话题纷纷聚焦在入世上,并提出许多有益的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山西版权贸易的"热"与"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琦 《编辑之友》2005,(6):30-32
一 在出版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中国出版大步走向市场的进程中,版权贸易成为国内众多出版社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支柱.  相似文献   

6.
目前翻译著作中的问题,很值得注意。我国颁布著作权法以及加入国际版权公约以后,翻译著作大为减少.有的出版社减少90%。但是,出版社为了取得经济利益,一些名著又重复翻译,甚至全集也有两种版本,使读者难以挑选;更有甚者,有的将旧译改头换面,或东一段西一段,择拼成新译;还有在版权贸易上,对一些畅销原著在外商面前互相竞价,抢购版权。 原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翻译家绿原在《出版广角》(1997.1)中著文《文学翻译工作浅见》,对翻译著作出版中诸多问题提出意见。他觉得翻译著作要有统一规划,分工负责。他说。前不久国内两个《尤利西斯》译本打官司,闹得在香港和美国都为之沸沸扬扬、有一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纷至沓来搞版权引进的出版社中 ,有的是将其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目标 ,要建立起新的经济增长点 ;也有的是重在参与 ,打赢就打 ,打输就撤 ,为的是过把瘾。这样在版权引进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这种状况不仅搅乱了国内市场 ,也妨害了我国出版业的国际声誉。这些不良现象主要表现在 :(1)没有明确的引进战略 ,缺乏文化眼光和长远目标。对出版社而言 ,引进图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引进版权与本土创作的结合 ,打造出专业品牌 ,扩大市场占有率。而有些出版社却缺乏这种明确目标 ,不知道为什么需要引进、该引进什么 ,表现为…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正式加入国际版权公约以来,我国的国际版权贸易活动日益活跃,很多出版社(包括一些杂志社)不仅积极寻求版权合作,有相当一部分出版社还设立了专门的版权部门和专职版权人员,并积极参加各种版权贸易活动。国内出版社的版权活动不仅带动了国内版权贸易活动的规模,如开始每两年  相似文献   

9.
书业内外     
群雄逐鹿《哈利·波特》中文版权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英国作家罗琳的《哈利·波特》成为风靡全球的畅销书后,参与中文版权角逐的出版社据称有lO多家,其中业已证实的是少儿社(上海)、中少社、江苏少儿社、光明日报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等6家。究竟谁会取得中文版权,众说纷纭,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0.
正2011年1月,著名作家贾平凹将小说《古炉》数字版权"一女二嫁",引发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与网易读书的版权纠纷。事件的起源,当然是贾大作家本人,因为利益的考量将本来属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数字版权,又卖给了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国出版界逐渐与国际接轨,图书版权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在从事版权贸易的众多出版社之中,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版权贸易做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从1990年至今,10余年间世图引进版权3000多种,购权重印的国外科技期刊数百种,购权图书占全公司图书品种的70%以上。世图成为中国引进图书和科技期刊品种最多的出版公司,在国内众多的出版社中堪称“版权贸易的老大”。由于实施了强势购权的策略,世图的销售码洋从1995的4500万发展到2001年的3个多亿,连续6年保持了30%的增长速度,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世图公司的版权贸易为什么能做得那么好?战略定位准确、人才架构合理、点面结合发挥  相似文献   

12.
强档资讯     
版权贸易先进单位系列报道 机械工业出版社开展国际合作出版及版权贸易业务较早。1992年以后,随着我国加入国际版权公约及国内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出版社对外合作出版业务发生了较大变化,并适时提出双向贸易原则,加大了较国内有明显优势且国内需求较大的国外计算机、汽车、经管及外语类  相似文献   

13.
2000年至200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的版权贸易工作在集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又取得了新的进步,在内部管理上集团配合全社局域网的开通和使用,设计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版权贸易自动化管理程序,使版权贸易工作中繁琐的操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到目前为止,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是国内各出版社中首家运用自行设计的计算机程序进行版权贸易管理的出版社。  相似文献   

14.
在版权输出的链条上,有两个最主要的问题:输出什么,输出给谁。本文专谈"输出给谁"。我把输出对象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国外出版社,二是具体的人,三是输出到哪些国家。一、国外出版社版权输出必须要学会借力,借国外出版社的力。最有可能购买版权的国外出版社,往往是那些对中国主题最感兴趣的出版社;专注于出版中国主题的图书的出版社;最希望扩大在中国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优秀外版书的引进来促进图书市场细分,带来许多新的图书品类,让国内出版社有机会与国际出版机构在合作中寻求发展和突破,也给图书的作者提供多维视角和创意思路,还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版权经理人.“引进一借鉴-原创—走出去”是国内众多出版社近些年实施并且证明有效的“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6.
李晓明 《今传媒》2016,(9):166-168
艺术类出版社由于本身受众和图书选题的限制,在国内出版市场中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状态,但从整体图书市场的发展来看,读者对艺术类图书的需求量正在逐年提高。近几年,随着版权贸易的大规模开展,国内出版社对版权运营的概念逐渐加强,版权已逐步纳入出版社的资产管理,并成为提升出版社实力的重要部分。本文从艺术类出版社开展版权贸易的意义、优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环境下利用版权贸易进行出版社转型的方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某出版社在纽约设立的书店人走书空,国内培养了多年的经理人员转而投奔外商去了;某出版社在美国物色的留学生,非但没帮国内输出版权贸易,倒是帮外商私下推销了一套经管丛书给国内另一家出版社,后来干  相似文献   

18.
版权资源是出版社的宝贵财富,在出版业激烈的竞争中,谁占有丰富的版权资源,谁就占有优势。出版社的版权管理主要指版权贸易管理。版权贸易分国外和国内两种,此外,在一个中国的范围内,也存在与台、港、澳地区的版权贸易问题。 我国于1992年加入世界两个多边公约——《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出版行业开始与世界接轨。根据两项公约的规定,参加国际版权公约的国家政府要向其他任何缔约国作者的有版权的作品提供与本国作品同样的保护。我国1991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就是本着“政府管理原则”颁布的版权保护方面的法律。版权既包括作者的著作权,也包括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而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又包括出版者拥有的由作者授予的某一作品(著作、译作)的专有出版权和发行经营权。因此,获得国外优秀图书的出版权和发行权,是出版社优化出版结构、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版权贸易的策略与要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中国出版社立足国内市场,抢占国际市场,大力开展版权贸易的条件逐步成熟。国内一此出版社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有益的经验。但是,一些中西部出版社还只停留在国内市场的开发上,缺乏对国际图书市场的了解,没有大胆地走出去引进来。怎样认识版权贸易?如何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回忆录《星火燎原》的发行量,在国内也是数一数二的。 1982年战士出版社(现解放军出版社)出齐十集,发行231万多册;人民文学出版社从1958年9月至1963年10月出版八集发行372万多册;共发行600多万册,这是1982年根据编辑部保存的资料统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