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1991年全国体质与健康监测样本中13岁~18岁汉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身高和体重生长发育匀称程度的分析、探讨了各地区特别是肥胖和瘦弱多发地区中学生形态发育的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新疆贫困地区的维吾尔族、汉族中学生体质状况进行对比研究,随机抽取南疆贫困团场2 238名中学生进行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能力等专门测试,结果发现:南疆贫困团场青少年汉族学生身高略高于维吾尔族,体重和胸围低于维吾尔族学生;汉族学生的肺活量普遍高于维吾尔族,且女生在16-18岁年龄段差异显著;汉族学生的下肢弹跳力、爆发力优于维吾尔族学生,维吾尔族男生耐力素质优于汉族,而维吾尔族女生的耐力素质低于汉族女生,且部分年龄段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新疆西北部哈萨克自治州13-18岁城、乡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进行全面探究,结果显示:新疆哈萨克族中学生的体质状况整体较好,但反映其体质状况的各个指标发展不均衡,有些指标整体偏低。通过本课题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哈萨克族中学生的体质状况现状,为哈萨克族中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湘鄂渝边界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3-6岁儿童进行身体形态和机能指标的测试,了解和掌握了边界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3-6岁儿童的体质现状,结果显示:(1)边界地区儿童之间的体质状况基本接近。(2)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边界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儿童的形态指标较差,机能指标各有优劣。  相似文献   

5.
沿海大中学生体质状况的调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体质监测、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当前宁波市大中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进行调研分析,结果发现:宁波市大中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增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各项指标,除身体形态和男生17岁、18岁、19~22岁年龄组的胸围指标低于全国同龄人外,其余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同龄人.他们的身体形态指标,大部分与全国同龄人基本相近,少部分与全国同龄人存在着差异.身体机能指标与全国同龄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身体素质指标,少部分与全国同龄人基本相近,大部分与全国同龄人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黑龙江省汉族大学生体质、健康调研1985-2009的数据为基础,对汉族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基础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性研究,将该研究与全国汉族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进行对比研究,并对高等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开展的成效进行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7.
塔吉克族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600名13~17岁的塔吉克族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和调查.对调查获取的塔吉克族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部分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柯尔克孜族中学生的相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塔吉克族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海南黎族和汉族小学生身体形态的调查与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文亭  张雅玲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523-1524,1531
通过查阅资料、数理统计、比较研究和专家论证等方法,对海南省黎族和汉族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身体形态指标的发展变化进行了统计推断(t检验)、分析研究和专家论证.结果表明海南黎汉族小学生的身体形态中的身高、体重、胸围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黎汉族小学生之间比较也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经过分析研究,提出增强黎族小学生体质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乌鲁木齐市15岁维吾尔族、汉族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数据统计,并与1985年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中学生身体素质不是退步了,而是有着很大的进步,尤其是维族的立定跳远、耐力跑成绩提高幅度较大。汉族除了女生耐力跑提高较大,其他素质有提高但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运用统计学原理,通过对1995年、2000年、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浙江农村汉族学生断面的BMI(身体质量指数)曲线拟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995年、2000年、2005年浙江省农村汉族7~22岁男生BMI指数快速增长期主要集中在9~14岁年龄段,1995年女生BMI指数快速增长期主要集中在9~13岁年龄段,2000-2005年女生主要集中在9~11岁年龄段,农村女生BMI指数突增期较男生提前1~3岁。  相似文献   

11.
随机抽取阜阳周边乡村中学13-16岁农村留守青少年学生,按性别以每岁为一组,共计8个年龄组,每一年龄组50人,进行体质测试,包括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等9项指标,与全国同龄青少年体质数据进行比较来分析皖北农村留守青少年的体质状况,结果表明:皖北农村留守青少年身体形态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全国同龄平均水平(P〈0.001),速度、柔韧等身体素质较好,明显高于全国均值(P〈0.001或P〈0.01),但力量素质较差,需加强科学合理的力量锻炼,大力重视农村留守青少年的体质发展;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有针对性的开展行动,为促进我国农村留守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在借鉴相关的身体自尊量表的基础上,对中央民族大学2013级选择部分藏族、汉族男生的进行了身体自尊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民族但同一运动项目的学生身体自尊存在差异,同一民族不同运动项目存在身体自尊差异,特别是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身体自尊感确存在着显著差异。对藏族和汉族学生身体自尊进行比较发现,藏族学生身体自尊水平高,这其中民族特点占有很大的因素。学生身体自尊也和学生的饮食习惯,休闲娱乐活动,环境差异,自我评价标准以及运动项目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藏、汉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采用UPI对361名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藏族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显著优于汉族学生,但存在心理亚健康的学生比例均较高;藏族与汉族学中,女生总体心理亚健康状况都显著差于男生,但其心理亚健康水平都没有受到城乡、父母关系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采用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调查问卷,对保山市长期杂居的不同民族初中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状况进行考察,结果发现:第一,汉族、傣族初中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略低于彝族、白族学生;第二,四民族初中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一与初二显著高于初三;第三,汉族女生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显著高于男生,而彝族、白族、傣族初中生非智力因素发展除个别项目外基本无显著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5.
欲了解土家族学生的体质现状,在湘西北对土家族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了抽样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土家族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运动素质存在城乡和土汉差异:土家族学生的身高、体重、男生肺活量、女生仰卧起坐等城市优于乡村,男生上肢力量等素质乡村优于城市;与汉族比较,土家族学生身高发育较晚,较矮,肺活量较小,城市学生体重较轻,耐力素质较好,农村学生的体型较矮胖,中学男生上肢力量素质较好.体质差异主要是地区经济、生活、教育条件和锻炼机会的差异所致,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提高土家族学生体质的根本途径.建议体质监测时,土家族学生按城、乡分组,消除因样本城乡构成不同所致的偏倚.  相似文献   

16.
摘要:以人口学和体育学交叉学科的视角对1985—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报告数据进行研究。方法:用均值、标准误、方差分析、趋势检验、F检验、t检验、发展增量和增速对耐力发展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2019年、2024年耐力发展进行预测。结果:对7次全国7~18岁汉族学生耐力指标长期趋势进行分析;对7~18岁汉族学生2019年和2024年耐力指标进行预测;探索用新方法、新思想研究体质测试相关数据,希望推动我国体质与健康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结果和结论:29年来,中国汉族7~18岁学生耐力素质整体呈线性下降趋势,存在性别、城乡、年龄差异;2019、2024年不同年龄组耐力素质预测方向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