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文珠 《江西教育》2012,(34):44-45
学分制最早起源于美国,由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艾略特在选修课中首先运用,随着选修课制度的兴起而被世界大多数高等院校所采用。所谓的学分就是指衡量学生学习量的一种单位,即学生完成某学习科目所获得的分值单位,用于表明学生能够获得某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一目标所需接受的教学科目的总量。可见,学分制就是一种以  相似文献   

2.
实施学分制是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它关联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种主体,牵涉教学管理的多个层面。因此,廓清学分制的含义,认识普通高中实施学分制的意义,对于推动这一制度的施行,无疑是很重要的。学分制的含义(一)学分与学分制学分(credit)是学生完成某科目的学习所获得的分值单位,用于表明学生获得某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一目标所需接受的教学科目总量,是记录学生学习经历和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学分通常也叫做“卡内基单位(Carnegieunits)”、“学期学分时(semestercredithours)”或“季度学分时(quartercredithours)”。[1…  相似文献   

3.
1872年,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出现在了美国的哈佛大学.如果说选课制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那么学分制的应运而生则为规范和测量持有个性化课表的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保障.学分制(credit system)是以选课制和学分积累为核心创制的一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对课程设置僵死、修业年限划一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1872年,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出现在了美国的哈佛大学。如果说选课制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那么学分制的应运而生则为规范和测量持有个性化课表的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保障。学分制(creditsystem)是以选课制和学分积累为核心创制的一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对课程设置僵死、修业年限划一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早在1893年,美国就在中学提出了学分制的设想。当时全美教育协会的10人中等教育研究会为了确定大学入学资格审查的标准,在探讨中学改革及与大学、小学衔接问题的报告书中首次建议在中学毕业时修满一定的学分就有资格…  相似文献   

5.
学分制是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广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根本保证。在即将推出的新的高中课程体系中,将全面推行学年学分制,建立健全规范的更具有弹性的课程管理制度。学分制是关联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种主体的制度,牵涉教学管理的多个层面,廓清其含义,分析其功能,是研究普通高中实施学分制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学分制的涵义1.学分与学分制学分是成功地学完某项科目所获得的分值单位,用于表明学生获得某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个级别所需要的接受科目教学总量,是记录学生学习经历和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学分也通常…  相似文献   

6.
实施学分制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明  江涛 《教育与职业》2004,(23):15-17
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而言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是在选课制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学分制最早出现于德国,1872年之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得以逐步推广和完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认为:人的能力、素质等的差异,不能按同一僵硬的模式培养,主张扩大课程科目,允许学生有充分的选择范围,安排自己的学习专业和课程:选课制蓬勃兴起遇到的新问题是,如何计算学生毕业取得学位所必须完成的学习量,于是学分制应运而生。广义地讲,学分  相似文献   

7.
关于美国教育,我以为最值得我们借鉴的一点是它强调精神和想象的自由,以及在这种自由气氛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评精神。在美国的大学,这一点具体体现在学分制这种教学管理制度上。由于实行学分制,学生享有选择学习科目的自由。并且,学生选定科目后,如果在学习的头两周之内发觉自己并不喜爱这门课,还可以更换别的科目。美国大学里可供选择的科目很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学分制及其改革现状分析 学分制(credit system)的发展溯其根源,起源于选课制(elective system)的产生和发展,它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与学年制相对应。选课制于18世纪末首创于德国。之后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实行了选课制。1872年,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Eliot Charle William)提出:人的能力、素质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不能按同一僵硬的模式培养,他主张扩大课程科目,允许学生有充分的选择范围。而选课制遇到的新问题是如何计算学生毕业取得学位所必须完成的学习置,于是学分制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
探索一 构建素质学分制,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分制是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有别于学年制的现行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学生读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方能毕业而形成的学业管理制度。实施学分制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建立一种符合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在学分制中,学  相似文献   

10.
正学分制是一种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为计量单位来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并按照学分进行教学安排和学籍管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产生于19世纪的德国,最终由哈佛大学定型,并在美国逐步完善被高校广泛采用。选课制也称选科制或选修制,它是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学科、专业和课程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是在选课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选课制是学分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施学分制的核心内容,可以说没有选课制的学分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要  相似文献   

11.
一、弹性学分制的内容与特点一般认为,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有两种模式:学年制和学分制。学年制是以“学年”作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达到规定的年限,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的学习且各门成绩合格即可毕业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2.
正学分制始于德国大学的选课制,后在美国得以发展,成为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学分制度[1]。学分制是日本大学普遍采用的教育管理模式,日本的学分制度在法理上与欧美国家相似,但其学分制与美国大学的学分制有显著的不同。经过50多年的发展,日趋完善的学分制成为日本现代大学制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一、日本大学学分制的形成轨迹和变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开始全面学习  相似文献   

13.
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而言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是在选课制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学分制最早出现于德国,1872年之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得以逐步推广和完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认为:人的能力、素质等的差异,不能按同一僵硬的模式培养,主张扩大课程科目,允许学生有充分的选择范围,安排自己的学习专业和课程.选课制蓬勃兴起遇到的新问题是,如何计算学生毕业取得学位所必须完成的学习量,于是学分制应运而生.广义地讲,学分制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也是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学分制下高等学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来衡量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习时限的灵活性、课程考核的变通性。与学年制相比,其更适合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因才施教的原则,更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以学分制为主体的教学管理替代以学年制为主体的教学管理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从学分制这种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入手,分析学分制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学分制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的完成情况,以绩点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以取得最低学分为毕业标准的相对于学年制而提出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具有"弹性、灵活、兼容"的特征。中职学分制改革是一次相对于传统学年制而言深刻、彻底的教学改革系统工程,是一次教学制度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创新,它既体现一种教育思想又表现为一种实践模式。文章从学分制的产生入手,较深入的分析了学分制在中职学校实施的必要性、试行学分制过程中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以及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6.
曾锦 《高教研究》2006,22(2):14-17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来衡量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学习时限的灵活性、课程考核的变通性。与学年制相比,其更适合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因才施教的原则,更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以学分制为主体的教学管理替代以学年制为主体的教学管理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从学分制这种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入手,分析学分制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学分制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美国、日本、中国学分制之比较及完善我国学分制的设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美国、日本、中国学分制之比较及完善我国学分制的设想李志宏一、美国、日本、中国学分制的现状学分制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学校大力推行选修制度以后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克服了学年制缺乏灵活性的缺点,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精神,使优秀...  相似文献   

18.
刘若冰 《江苏高教》2003,(3):130-131
个性化成才教育的前提是承认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并给学生提供有差异的学习的选择机会。以自主选择、注重效率为重要特征的学分制 ,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学生个性 ,有利于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有利于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身禀赋与潜能。学分制作为一种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教学管理制度 ,它以选课制、主辅修制、重修制、免修制、学分绩点制、弹性学分制和间修制等为有机组成部分。它从制度上承认了学生的个体意向、智能的差异性 ,尊重了学生的发展权和学习…  相似文献   

19.
美国高校学分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实行学分制最早的国家,其学分制模式也最具代表性。研究和借鉴美国学分制的经验对我国学分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美国高校学分制对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启示是: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机制;建立科学的专业选择制度;改革课程设置制度;实行多种形式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考试制度;建立宽进严出的毕业制度。  相似文献   

20.
试议学分制     
试议学分制王松柏一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特有的以学分(Credit)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的产生、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学分制是在选课制的基础上产生的,最早实行选课制的是德国,而这种制度的发展和改进却在美国。所谓选课制(Ele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